分享

辛弃疾一首词写尽了相思之苦2

 钟家台 2023-04-19 发布于湖北

辛弃疾一首词写尽了相思之苦2

首先,我们便来看看它的开篇“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即夕阳下寒鸦归巢勾起了我的相思之愁,池塘边的柳树却发出了嫩绿的新芽尽显温柔。从词情来看,这两句均是这位女主人公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所不同的是,前一句是萧条的冬景,后一句却是绿意萌动的春景。也就是一哀景,一乐景。但它的情感却只有一种,那就是写别愁离恨。

只不过前一句是正面描写,后一句是侧面描写。柳树嫩绿的新芽固然温柔,但那也只是女主人公联想到了她与意中人在一起时的欢愉罢了。现实始终是残酷无情的,不然也就不会有下文中的相思之苦了。因此辛弃疾这首词的开篇,便是通过所展现的两种景象、两种感受、两种感情,将女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新颖独到,以及工于发端,堪称千古名句。

紧接着“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便是直接抒写女主人公的相思之苦。它的意思是说,如果不是我眼下亲自遭遇到这离愁别恨的折磨,我是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有人会因为相思之苦而白头的。虽然它多少有点文学创作中的夸张,但是用来表达相思之苦,无疑更形象准确,也更能感染人。所以她面对此情此景,自然就会“肠已断,泪难,相思重上小红楼”。

离肠寸断,泪流难收,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由此可见,这位女主人公即使是在看不到意中人的身影后,也依然因为相思的缘故,而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红楼遥望。很显然,这就是相思之苦的具体表现。最后两句“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亦是对相思之苦的具体说明,即她明知乱山无数,遮挡了遥望的视线,但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不肯罢休。

对于这位女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我想很多人都深有体会。毕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常常出现这种“频倚阑干不自由”的做法。只不过有时候是深情,有时候只是不甘心罢了。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被山遮断的也是辛弃疾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不管怎么说,辛弃疾这首词是一首情真景真的千古名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