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缘起韩愈解读唐宋八大家

 海曲上人 2023-04-19 发布于山东

关于唐宋八大家,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的,有的对他们的诗词更是如数家珍甚至毫不夸张地可以倒背如流。作为小学,初中高中的必考项目,即便是历经多年依然可以朗朗上口的接上那么一两句。可见他们对后人的影响之大。

文以载道,千古之理。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以及宋代的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八位杰出的诗人。他们通过优美的诗句向外界展示了那个时代的思想、文化以及风景面貌。

虽然我们在学生时代学过了很多关于这些大家的诗词故事,但是对于他们的所塑造的从唐代到宋代的文学精神地深入了解却是不多。

在《唐宋八大家文学课》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了他们八位真实的自我:他们的饱经沧桑,他们的几度沉浮,还有他们的不羁与狂放。整本书采用夹叙夹议叙事结构,将史论结合,语言平易晓畅,带给我们一种极强的可读性。

文章图片1

这本书是《国家人文历史》精心编写。这里是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他们以“人文家国、历久弥新”为理念,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荣获国家记忆“年度历史文化品牌”、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等荣誉。

这本书由《国家人文历史》,围绕着唐宋之际八位文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的个人生活和文学创作而展开。

全书既从大处着眼,勾勒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又深入具体地叙写文人的读书、为官、交友、游历、遭贬黜等人生经历,呈现了生动可感的唐宋八大家的形象。

新思想源起战乱

陈寅恪评价宋代文化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正是韩愈开启了新思潮的时代。这其中主要包含了文学和思想。

历经东汉儒学衰颓的大背景,到西晋末年外来宗教的游说,因为当时人们朝不保夕,精神极度匮乏。到南北朝时期,玄学和佛学都得到了极大的繁荣。到了唐代始于对安史之乱的反思,儒学开始得到真正的复兴。正是这时历史选择了韩愈以儒家道德和古文传统改良文学,重塑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在书籍的第一章开篇就详细描述了韩愈在唐朝走向衰亡的大背景下,经历了颇为动荡的少年时代。辗转悲苦的生活,极大了影响了韩愈对儒学道德的理解。致使他在当时的思想背景之下,认为儒学是拯救世风、重新找到唐人的精神归宿。

重塑精神归宿,接下改革大旗

正是韩愈 柳宗元将古文运动推向了高潮。今人们习惯上把它称为“古文运动”。它的事件背景正是唐朝安史之乱后,国势衰落,藩镇割据,宦官弄权,由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一次文风、文体、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是在“复古”的口号下,主要对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一场文学革命,与欧洲的文艺复兴相似。

唐代古文运动是一次散文的文体文风的改革,自内容言是明道载道,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和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密切的关系;自形式言,是由骈体而散体,是散文自身发展的一种要求。

所以,这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

韩愈论文非常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情感力量,认为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在此基础上,韩愈还发展了孟子的“养气说”和梁肃的“文气说”,提出了一条为文的普遍原则:“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宋朝发展至鼎盛

到了宋代的苏轼认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韩、柳的出现,使得散体文的创作生面别开,气象一变。韩、柳在散体文的创作上有着众多的开拓。

文章图片2

所以,发展到宋代,文学更多的是以'雅'为主,辅之以俗,其根本原因主要还是受制于当时的文化根基,一方面,宋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发展,而许多文人墨客进入了仕途。

同时,宋朝时期的经济水平达到了空前规模,大面积的世俗文化就此产生,在文化演变的基础之上,宋朝的文学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其实,宋朝一直以重文轻武为自己的国策,这不仅奠定了文人在宋朝时的地位,同时印也引导了由文而'雅'的必然。一方面形成了新的文化风俗,而另一方面,也形成了'雅'儒风气。由于文人墨客大量充斥在朝廷之上,因此当时的文学创作也更多偏向于'雅'的方向。

说在最后

文中对诗文进行分析与解读时将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他们的人生经历与文学作品联系起来,更切近当时的实际,更符合他们的心境。追溯八大家的人生轨迹,探寻他们的心路历程,让我们能够更加真实、立体的从他们的文字所创造出的文学宇宙中感知他们的意境。

文章图片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