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本书令我震撼的不是那些“忠告”,而是书里的巴菲特

 小吴说书剧 2023-04-19 发布于云南

看完了范毅然编著的《巴菲特给儿女的一生忠告》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触不是那些“忠告”,而是喜欢上了书里的巴菲特。

原因有五点:

第一、巴菲特不但是个成功的投资大师,还是一位成功的父亲。

在教育方面,他尊重孩子的意愿,三个孩子都从事了自己喜欢的行业,走上了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长女苏茜,成了一个基金管理人兼家庭主妇,热心于教育事业;长子霍华德,过着自己喜欢的田园生活,在为解决全球饥饿问题做着自己的努力;小儿子彼得,则成了获得艾美奖的音乐家。

这三个孩子都没有因为巴菲特的成功而丧失个性,他们也有自己的成功,并因此而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第二、在学校里,巴菲特既不是一个态度冷漠的人,也不令人讨厌,只是一个独来独往者,有点儿不太合群。

“在班里我不是最受欢迎的人,但也不是最不受欢迎的人,我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

上面这段描写让小编感同身受,因为小编读书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习惯了独来独往,但并不冷漠,也不令人讨厌,是个很“默默无闻”的人。

第三、节俭,一直都是巴菲特的准则。他觉得钱都是辛苦赚来的,不应该一口气把它吃完。

巴菲特的节俭是出了名的,即使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之一,他也一直坚持节俭的美德。现在的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钱不多却不知节俭。

早在读高中时期,尽管每个月挣的钱比老师还多,存的钱比大学毕业生工作了几年还多,但当时只有15岁的巴菲特,花起钱来却比谁都少。他鞋只穿那双破得都是洞的网球鞋,送报穿,上学穿,和同学打球穿。有时学校开会非得穿皮鞋,他也穿一双鞋底快磨破的旧皮鞋,更让人受不了的是,他还穿颜色刺眼的黄袜子或者白袜子。

第四、在巴菲特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投资大师以后,他依旧保持着自己低调谦和的习惯。

有时候有人去奥马哈拜访他,他会亲自开车跑上1.5英里,穿过市区到机场迎接,没有丝毫的派头,当客人离开的时候,巴菲特会在送他们回到机场之前,顺道带他们去麦当劳吃午餐;第一次给巴菲特打电话的人,会很震惊地听到一声亲切的“喂”。

巴菲特的这种风格是他具有良好的人缘和赢得他人尊重的原因所在。

第五、巴菲特身体力行,在分析企业经营业务时,总是做到精益求精,非常注重细节。

而在投资与经营决策的过程中,巴菲特总是能够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很少犯错,这与他善于亲自调查、凡事亲力亲为的投资习惯是分不开的。

巴菲特一直有收集年报的习惯,在他的办公室里没有报价机,但档案间很多抽屉里装满了年报。所以,在巴菲特的脑海里,存有许多人想象不到的关于美国大企业的信息,并且他还用最新的年报一直更新着这些信息。

结合这五点,对于巴菲特的性情,大家心里是否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你们喜欢这种类型的人吗?欢迎点“在看”或者是进入公众号页面留言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