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IGC大潮下:入局门槛极低,投资人陷入空前焦虑

 数科星球 2023-04-19 发布于北京

创业门槛低、基金不好投。但是金子总会发光,当项目找到合适的痛点,AIGC 的能量将会逐渐释放。

@数科星球原创

作者丨苑晶

编辑丨大兔

“我的朋友在开发一个 '骂人’ 机器人,用 AIGC 训练,保证网络上和别人对骂不吃亏,”某位投资人兴高采烈地对数科星球(ID:digital-planet)讲道。在我们所了解的项目中,以上这种应用多如牛毛,并且 AIGC 应用已经燃遍互联网行业,人们为此如痴如醉,极像 2009 年后的移动互联网狂潮。

现在,就连普普通通的咖啡馆中,都弥漫着 AIGC 成分:“被失业” 的人们再燃希望、转业的人欲求抓住这颗稻草。我们在几次外出的过程中,都遇到了有创业者在谈论项目的场景。

按理说,一个行业如此火爆本应该是投资人最喜闻乐见的。但就我们所得到的情况来看,投资人们反倒因此陷入了焦虑。似乎,AIGC 项目并没那么好投。

01

投资人信心不足

“看了这么多项目,我印象中,没有一家我想去投的,”一个战略投资机构投资人对我们这样说。他私下中积极打探投资圈里同行的出手情况,得到的结论是,吆喝大于实际。直到在面对数科星球(ID:digital-planet)之时,他坦言,自己目前的状态是“越看越不想投”。

与移动互联网浪潮比起来,AIGC 项目同质化严重,项目团队的 “临时拼凑感” 强烈,投机成分颇高。绝大部分项目讲不清核心竞争力,难以给投资人较为信服的信心。“以至于,我们有些同行在 AIGC 转了一圈以后,回头去看新能源和新消费了。”他这样说。

除目前大模型或巨头公司所推出的产品外,绝大部分产品围绕着 “传统数字经济赋能” 的方式展开,即为已有的用户或生态企业提供 AIGC 型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逻辑在大公司的战略层面并无太大问题,但如若将其放在创新的框架中时,“缺乏颠覆式体验”、“没有明确的付费场景” 就变成了摆在新锐项目面前难以回避的痛点。

另一位投资人透露,他看到,目前人们对 AIGC 的期望过高,以至于有的想法太过不切实际,更有甚者,有人将已有未获得投资的项目重新包装,以 AIGC 概念寻求融资。

投资人们信心不足,但又保持着十足的好奇心,以至于在我们的社群中,投资同行逢人便问:“最近你们在投什么项目?”

02

基金的 “疯狂” 与纠结

“这些天,最忙活的是美元基金,”一位基金从业者说。在他看来,一些有 20-30 人团队规模的基金已为大模型 “跑吐血”。与之形成鲜明比较的是,人民币基金则显得十分 “岁月静好”。

如果我们将注意力拉回至普通人的朋友圈,关于国内大模型的你争我夺确乎影响了每一个人的神经。“Q1 完了,Q2 美元基金就要忙活应用层了,”在这位从业者眼中,美元基金投资者们已经开始了犹如马拉松式的 “拉练”。可以想见的是,在 4 月后,“刷爆” 普通人朋友圈的消息将会从大模型变换至应用产品。

在我们的多方求证下,在 2023 年的第二季度,各路美元基金将分成三组继续 AIGC 的投资热潮:

其一在 “领域模型” 中的文生视频、文生音乐、文生 3D 等赛道中布局;

其二在 infrastructure 为代表的算力网络、中间件等行业中找项目;

其三是看垂直领域内的应用机会。

在应用侧,目前摆在投资人们面前的难题是,如何分辨传统转型(如 SaaS 类)和增量 AIGC 产品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总结为:“AIGC 是颠覆性的存在?还是内嵌在传统数字经济企业中也可以?”(有意思的是,就像我们文章开头讲的案例,机器人 '骂人’ 确实是一个纯增量的 AIGC 场景)

有些投资人倡导 “项目方可以胆子更大一些”。这部分人所持的观点认为,Office365 在国内的销售情况不佳,即便是办公,未来在 AIGC 的争夺也难言谁胜谁负。

“为什么你要质疑 AIGC?我反倒认为 SaaS 行业可能要重新洗牌了”,某位资深从业者这样说。日前一张自媒体 KOL 的 ChatBot 营收表火遍 AIGC 圈,他认为,拥有私域流量的 KOL 或企业因天然拥有用户,此时此刻便是向 SaaS 发起挑战的最好时机。

在对谈中,这位从业者完善了相关逻辑,他补充:“AIGC 的技术优势期短暂,反而,有业务构建能力的企业更有优势。”

03

数字经济确实要洗牌了

“热门赛道年收入 1000 万,估值 6 个亿,也卷死了,”一位新能源赛道投资人回复。在他看来即便是抛弃 AIGC 赛道,有确定性机会的项目也十分不好投。相反地,AIGC 赛道估值还没那么贵。

在过去,SaaS 办公也出现了许多家优秀的公司。一位投资人提醒:“这里面逻辑很简单,比如 iSlide 这种插件,就在办公生态里活的很好,AIGC 插件的机会也可以看。”

在我们的深入对谈中,一些人提到了 AIGC 原画生成、游戏中 NPC 脚本生产以及剧本的精准语料的文生文机器人机会。相当多的投资人号召国内企业向出海场景看,并认为这是中国 To B 企业出海的良机。

“希音为什么这么牛,因为有强大的供应链,”一位资深行业从业者提及。在他看来,国内拥有深厚 “Users Base” 的企业会借力 AIGC 完成新的发展跃迁。

实际上,在数字经济领域中的 SaaS 等行业中,这种变化已然在发生。一些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管说:“现在知识搜索服务、知识图谱业务已经受到了挑战,一些公司内部开始出现了 '打架’ 的情况。” 在他看来,有些公司的商业模式事实上已经被摧毁了。“RPA 就是这样,在 NLP 主导的 GPT 产品中,RPA 这种 'workflow’ 产品,事实上已经沦为导入型产品了。”

结尾:在当下,如若评价 AIGC 所带来的机会,那便是创业门槛低,模型训练代价小。恰恰是在这种情况下,场景和用户群的结合才尤为关键。未来的企业诞生在哪里?一些投资人回复:“他们可能在清北,因为 VC 已经在 '围攻’ 清华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