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王坟古树风波——树与中国社会之八

 新用户27889083 2023-04-19 发布于河南

说起七王,或许人们有点摸不着头脑,但若说光绪他爸爸,可能就人人都知道了。他就是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和恭亲王的弟弟,大名鼎鼎的世袭罔替铁帽子王醇亲王奕譞。因在道光帝的诸子中排行老七而得名。

奕譞的政治起步始于道光驾崩后的道光三十年,新皇帝上位封兄弟,奕譞得封醇郡王爵位。之后其因只有十几岁的缘故,政治上默默无闻。

他的政治爆发点是1861年的辛酉政变。这一年咸丰因患泻肚症死于承德,其子载淳继位,并留下遗诏由顾命八大臣辅政,这一安排就将慈禧和一向兄弟不和的弟弟恭亲王奕䜣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对此,权力欲极强的慈禧当然不甘心,乃联合老六恭王和妹夫醇王等人发动政变。奕譞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借探望妹妹的机会,帮助慈禧与在京城的奕䜣传递消息。最终,慈禧和奕䜣的联合获得成功。

可以说,此事乃奕譞一生最得意之功绩。那时,奕譞刚刚20出头,真可谓少年成名,战绩辉煌,成为了他一生最能夸耀的事情。对此,废帝溥仪的回忆中有详细描写:

“有一天,(醇)王府里演戏,演到《铡美案》最后一场,年幼的六叔载洵看见陈世美被包龙图铡的鲜血淋漓,吓得坐地大哭。我祖父立即声色俱厉地当众喝到:'太不像话!想我二十一岁时就亲手拿过肃顺,像你这样,将来还能担当起国家大事吗?原来,拿肃顺这件事才是他飞黄腾达的真正起点。”溥仪说的真是很到位。

因着这件事,奕譞也就成功的于两年后加亲王衔,并在其后晋封亲王,其子载湉入继大统后,又加封世袭罔替。

但是,政治上的得意,并不代表身体的舒适。看过溥仪的《我的前半生》的人都知道,清宫乃至王府养育孩子的模式都是很荒唐的,这导致了自同治帝始,清廷接连三帝无后。作为宫廷长大的奕譞的身体自然也不是很好。

同治七年(1868年),不过二十七八岁的奕譞得了一场病,病后气弱,不得不修养,而后又前往西山响塘庙避暑。而此响塘庙恰好是曾在醇王府中效力的两个王姓太监所建。他们闻听醇王前来,且尚无园寝,乃献策曰西山妙高峰有一绝佳地界。

奕譞闻言,半信半疑,乃带一李姓堪與师前往察看。到得地界得知,这是一处寺院,始建于唐代,名为法云寺,至金章宗时鼎盛,改称香水院。奕譞举目四顾,发现此处层嶂巍峨,丛林秀美,遍山流水潺湲,其湲澄澈如镜。山高三里许,凭凌一望,目及百里,洵大观也。尧民深赞不已,指古松西北,来龙正脉,点穴最佳。余喜极,不复狐疑,一言决断。

可见,虽然很年轻,但奕譞对于自己身后的休歇之地依然非常重视。此后,更是常常往来西山,察看工程进展和工程质量。在自己的儿子载湉当上皇帝后,就更加频繁,以示无心权力中心,只在意自己家的事。慈禧也乐见其态,曾拨专款银五万两,助其园寝的修建。

由于财力雄厚,园寝的修建也就进展神速。仅仅过了五六年就基本告成了。据文献记载,园寝分阴宅和阳宅两处。阴宅就是奕譞的墓园。阳宅有四个院落,内有祠堂、享殿、过厅、走廊、花园等,供其来查看时休歇,及后人祭奠时歇脚、守护墓园之用。据称,这院落其实就是原来的香水院。

墓园位于西山东面山坡上,坐西朝东。由于建在高山上,其墓园极其伟岸,迎面就是一道多达一百多级的巨石台阶,而且极其陡峭。台阶后面是黄琉璃瓦覆顶的碑亭,亭后面有月牙湖、石拱桥、飨堂,最后面是宝顶,即墓穴。

最特殊的是,在墓道旁边有一株古老的银杏树,其树八九合抱,高数十丈,乃万年之物。树龄固然古老,但清人说万年,未免其言过其实了。但是树龄有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应当不差。因为如果从唐代算起的话,树龄上千年应当不为过。

图片

香水院之泉眼         摄于2021

树旁还有潺潺泉水流过,滋润着古树。所以尽管已越上千年,古树却仍然生机勃勃,树冠葱茏茂密,枝繁叶茂,象征着世事兴隆。对此关系墓园风水的古树,奕譞极为重视,鉴于泉水已经淤塞,特命人妥加疏浚,周围砌以石栏杆,上叠石为屏为台,以供休憩

但是,就是这棵看来吉祥的古树,却使得死后的奕譞也不得安宁。

据帝党先锋王照《德宗遗事》记载,甲午战后,帝后党争的日趋激烈。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的一天,后党分子英年进谗言云:皇家的风水全被奕譞这一支占去了,必须伐了他坟上那棵古树,“以利本支”。慈禧闻听大喜,但未敢轻动。英年居然胆大包天,奏闻于德宗(光绪)。德宗大怒,并严敕曰:'尔等谁敢伐此树者,请先砍我头。’”英年居然敢打光绪生父祖坟的主意!光绪当然龙颜震怒,绝对不允许。

但英年并不收敛,转而又求慈禧,太后坚执益烈。双方僵持月余。一日上退朝,闻内侍言,太后于黎明带内务府人往贤王(醇王谥号贤,逝后称醇贤亲王)园寝矣。上亟命驾出城,奔之红山口,于舆中嚎啕大哭。因往时到此,即遥见亭亭如盖之白果树,今已无之也。连哭二十里。至园,太后已去,树身倒卧。数百人方斫其根,周环十余丈,挖成大池,以千余袋石灰沃水灌其根,虑其复生芽孽也。诸臣奏云:'太后亲执斧先砍三下,始令诸人伐之,固不敢违也。上无语,步行绕墓三匝顿足拭泪而归。’”

读至此,不由得心中五味杂陈:一怒慈禧之忌狠鸷悍,歹毒至连自己死去的妹夫都不放过;二悯光绪之受气无助,贵为皇帝,却连自己已经去世父亲的墓园都保护不了;三叹古树之悲惨命运,古人留给后人长达千余年的古树,居然被一疯婆毁于一旦!作为一个从事环境史研究的学者更是扼腕三叹!!我们再也无缘一观古树之风采,西山也因此少一绝美景观。

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文献的记载要证之实地才心里踏实。

在一个暖阳的冬日,急不可耐地和家属驾车奔赴西山。来到七王坟村,边走边打听,终于到达墓园前,但得到的答复却是闷棒一棒:墓园不开放!问之村民什么时候开放,答曰:马月!又是兜头一盆冷水!差点蒙了。但极度的不甘心。好在,墓园周边并无人管束,可以随便进出,乃走进来一观。

迎面是一道铁皮围挡,后面就是那道极陡的一百多级的台阶,台阶均已糜烂,上面长满荒草,已无法走人。铁皮墙外旁边张贴了告示:醇亲王墓。并写明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对此我十分纳闷,这么重要人物的墓园怎么可能是北京市的文物保护单位呢?证之网络,其实早在2019年王坟就已经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管理者不公布其国保级别,恐怕是不想为墓园的破败担责吧。

图片

墓园前的告示        摄于2021

抬头望去,只见树丛中一抹明黄探出头来,那应当就是碑亭的屋顶了,显示着逝者的尊贵身份。从文献图片看,碑亭确实是一座黄琉璃瓦歇山顶的建筑。

图片

露出树梢的碑亭屋顶 ,和碑亭前糜烂的台阶   摄于2021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