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高考作文押题:心中有榜样,脚下有力量

 学思践悟必有成 2023-04-19 发布于甘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面对生活,人往往有三种态度:俯视、仰视、平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李白对庸碌无为的人生态度的俯视;“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是陆游对开创丰功伟业的诸葛亮的隔空仰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苏东坡与人生和解后对世界的平视……对象不同,境遇不同,人的态度也会各异。

古人的人生态度对今人往往有启示作用。请结合材料,从“俯视”“仰视”“平视”中任选一个或几个作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态度。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立意:

体现立德树人的核心,关注当代青年的精神成长。题目中的“古人的人生态度对今人往往有启示作用”,体现了命题者对青年人的精神成长的关注。俯视、仰视、平视的对象不同体现出考生的思想境界的高下和背后的人生观、价值观。

体现对思维水平的考查。本题是一个三元类型作文,材料中提供了“俯视”“仰视”“平视”三种态度,不论选择哪种态度都有的说。首先是要明确对象,然后据此表明态度才能有的放矢。其次,对于“俯视”“仰视”“平视”的内涵也要辩证地看,材料中有所提示,但又不局限于此,所以又强调“对象不同,境遇不同,人的态度也会各异”。因此,举例说,不能认为谈“仰视就只能写对成功人物的敬仰,而不能写对屈颜媚骨的人物的批判。最后,一篇文章,可以只谈“俯视”“仰视”“平视”中的一种态度,也可以在比较中谈两种或三种态度之间的关系,进而体现考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从写作素材上说,课本中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内容,都可入题。同时,如果考生关注现实生活,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现出来的各种英雄事迹、接连“翻车”的各种娱乐明星都可以成为表达观点所针对的对象。

参考立意:

心中有榜样,脚下有力量,谈榜样、信仰对人生的引领(仰视)。

拒绝躺平人生,不做佛系少年(否定“俯视”,肯定“平视”或“仰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拒绝“仰视”,肯定“俯视”)。

例文:

俯仰之间,平等相待 

放眼这世界,你所看到的风景,往往取决于你看待这世界的角度,固定的视角可以惊艳了你,也能狭隘了你。多角度地看待这世界,平等相待,或许,你将领略到不一样的美。

仰望星河,不必顶礼膜拜。

向上看,仰望星河,你可看到贤人和真理在你头顶。它们犹如明灯,犹如星辰,亘古不变地闪耀着光辉,从中汲取思想养分,将为你指引人生方向。若你对其顶礼膜拜,一味盲从,最多不过成为过往的复制品。柏拉图师从当时德高望重、威望难以轻易撼动的苏格拉底,充实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当两人意见不同时,柏拉图不盲从老师,在真理面前,平等相待,发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宣告。若柏拉图一味顶礼膜拜自己的老师,那他最多不过是苏格拉底思想的继承者。而他坚持了自己的正确立场,一部《理想国》,让他永载史册。

俯瞰大地,必须扎根泥土。

为建设“天眼FAST工程”,南仁东先生二十余年不辞辛劳,在人迹罕至的沟沟坎坎寻找最合适的场地。工程完工之时,他曾一圈圈地在建筑工地上奔跑,他观测星空的愿望促使他必须建设好地面上的观测设备,如此才可以追求更高的技术、走向更远的征途。俯瞰大地,扎根泥土,让他有了前行的力量!樊锦诗北大出身,学识渊博,却甘愿放弃繁华的都市生活,乐意俯瞰大漠、扎根敦煌,守护中华瑰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俯瞰大地,扎根山河,我们才能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平视向前,不受视野局限。

蔡锷有言:“各抱愚公之志,即可移山;各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河。”于登山半途,四面皆山,这并不能局限我们的视野。因为心中有方向,脚下有力量。硕士研究生黄文秀,毕业之后回到家乡,小小的山村并没有局限她的视野,因为心中改变乡亲们贫穷的理想之灯点亮了她人生前进的方向。她以生命践行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为一个又一个家庭送去了致富的希望。守岛英雄王继才,小小的海岛没有局限他的视野,祖国海疆却让他心心念念,他三十年如一日驻守海岛,守护祖国的海疆。攀登于半山腰,风景已然不同,与生命站于平等高度,还需坚守本心。

俯瞰大地时,你应有对星辰大海的追求;奔向终点时,你要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俯仰之间,平等相待。因为你所看见的,都会照亮你走向未来的路。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