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革案例】罗田县推进农村物流体系建设 助力农民致富乡村振兴

 上帝也有烦恼 2023-04-19 发布于湖北
宣传改革政策 发布改革信息 促进改革交流






【摘要】 罗田县作为全市农村物流产业链的链主,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营、社会参与、资源整合”,建成以大别山特色农产品智慧物流园为轴、10个乡镇综合服务站为网、200个村级服务点为点的1+10+200”全域化、集约化、智能化、规范化农村物流网,成立农村物流供应链公司,创新多业合一、共同配送模式,打通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物流大通道。

改革举措


01

图片

(一)“六统一”,确保县级物流配送中心通畅运行。启用投资3.5亿元、占地148亩的大别山特色农产品智慧物流园,将园区内35000平方米的仓储设施,打造成集自动分拣、物流配送、仓储冷链、包装制造、数据统计等功能为一体的县级农村物流配送中心。整合县内7家快递企业成立股份公司,实现“六统一”(统一操作系统、统一设备、统一分拨、统一运输、统一标识、统一管理)运营模式,彻底改变了过去“多、散、乱、差”的现象。


图片

(二)“五统一”,促进乡镇综合服务站完美转身。出台了《罗田县农村物流镇村站点建设规范》,创新思路,反向操作,用“私企建设,邮政进驻”的模式,实现10个乡镇多点并一站,操作规范“五统一”(统一招牌、统一设备、统一服务规范、统一车身标识、统一培训上岗),同时融入报刊信函、农村电商(邮政邮乐购业务)和仓储等服务功能,终结了乡镇过去“多家快递多个点,只收快递不送件,除了快递啥不管”的散乱时代。

图片

(三)“全覆盖”,让村级服务点更接地气。以方便群众取件、发件,为群众赋能增效为目的,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采用小卖部、电商基地、村服务中心多形式兼容,因地制宜建设村级服务点。全县已重新布局农村物流村级服务点200个,实现县域全覆盖。每个乡镇建设精品示范邮路1条,每条线路不低于3个村级精品示范点。“快递到镇不进村”已成为历史。

图片

(四)“多融合”,布局2.0版本三级体系建设。申请专项债,新建9座、改建1座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将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打造成集乡镇风情展示、公交换乘、快递收寄、农产品储存(含冷链)、信息收集和发布、电商产品展示、新能源汽车充电等服务的全能化综合体。积极推进物流信息平台规划建设,实现“五流合一”(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票据流、货物流、轨迹流),确保业务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达到货物运输全过程的可监控、可追溯的效果。已完成园区与乡镇站点选址、初设、发改批复及设计,货运信息平台已完成全部测试并将投入运营。

改革成效


02

(一)用清单干出了“罗田速度”。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盯紧进度、注重成果,按时间、项目列出清单,清单牵着队伍走,督考赶着队伍跑,半年完成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干出了“罗田速度”。

(二)凭实干摸出了“罗田经验”。通过大量的数据调研、实地走访、征求意见,会商研判,不断调整优化,用实践探索出“罗田模式”,形成了适应性强、具有推广价值的“罗田经验”,建设、运营标准以及奖补政策等成为兄弟县市的参考“教材”,引发媒体关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营、群众助力的新模式,也成为县域农村物流“共同缔造”之典范。

(三)靠市场练出了“罗田效果”。三级物流体系建成,破解了“快递下行最后一公里,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的难题,大幅降低物流成本,企业群众感受到了实惠。过去收件每单1-2元手续费没了,发件首重12-15元降到10元,一般电商企业首重6-8元降到5元,规模电商更是降到3元;全县下行快递单量增长约20%,上行更有25%的增长。新增电商主体49家,新培育入限电商企业11家,销售农产品已达10.15亿元,同比增长35.2%,首届燕儿谷直播大赛更是形势喜人。

罗田农村三级物流体系促进农民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突出能效已经得到体现,实现了购物不出村,销售不出村,创业不出村,已初步探索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黄冈模式”。

(罗田县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