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进军:一首人生无常的喟叹之诗/读李春龙《下一次回来》有感

 开心明智 2023-04-20 发布于湖南

不遗余力地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别总为一些零碎的声音而去质疑自己。你很好,会越来越好。请坚定不移!



一首人生无常的喟叹之诗
——读李春龙《下一次回来》有感
周进军

近日在诗人李春龙的朋友圈读到他的一首诗作《下一次回来》,感觉有所触动,便多读了几遍,全诗抄录如下。

下一次回来
李春龙

在四川彭州的姨

说带表弟今年回来过年

二十九到

微信更急切一些

是腊月二十四提前回来的

外公身体已不太好

她们四姊妹要碰一下面

上一次回大兴村

是七年前阴历十一月

外公八十岁时

姨父带着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回来

表弟才读小学三年级

只住了四天就要走了

下一次什么时候回来

大家嘴里说不清楚

心里都很明白

我想也许那时小表弟已长大

可以带着姨回来了


初读一两遍,感觉诗里似乎是在叙述一个简单的故事:姨从四川彭州回来看望老父亲。然而再读一两遍,细细思量,绝非是在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明显在背后浸透着深深感伤。

这是诗人用心创作的一首力作,是在喟叹人生无常。记得《菜根谭》里关于写人生感悟的话,“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写诗难道不是如此么?

《下一次回来》第一节,写姨这次回来,回得“急切”。表面上是说微信急切,实则是说心情。她说好是“二十九到”,微信已于“腊月二十四提前回来”沟通,预定的时间提前了五天。原因当然是“外公身体已不太好”,家中四姊妹要有个安排,“要碰一下面”。有一个交代的细节,是“带表弟今年回来”。

第二节,是回忆上一次姨在七年前回大兴村。“外公八十岁时”,姨父带着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回来”给老人家贺生日。特意写有一个细节:表弟才读小学三年级。姨一家三口变成这次的一家两口。表弟在七年前是小学三年级,这次回该是读高中了。

第三节,姨和表弟“只住了四天就要走了”,按说姨已经七年没回来了,应该多住几天,怎么就要急着走了呢?那么“下一次什么时候回来”,大家“心里都很明白”。结尾用了一个不很确定的词“也许”:我想也许那时小表弟已长大,可以带着姨回来了。

一切的一切,诗里没有明说,也不必明说。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不确定的事情,也就是说人生中不确定性始终都伴随在你我左右。正可谓“初读不解诗中意,再读已是诗中人。”全诗通过三节共十八行文字,用叙事的语言,冷峻照映人生的无常,客观呈现人生的无奈。

下面我来谈谈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一、巧设悬念,提升日常的境界。一是姨父这次怎么没跟着回;二是下一次什么时候回来,大家“心里都很明白”,究竟明白了什么;三是“我想也许那时小表弟已长大/可以带着姨回来了”,“那时”,会是什么时候。

姨当然是一位相当优秀的女性,大学毕业后分在四川彭州工作,有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宝贝儿子也在快乐成长。然而,时间在悄悄流逝,世事有很多不确定。家还完整否,家人还在开开心心么,诗里字面没有交待,但诗外意思已经显现。物是人非,桑田沧海。

长吁短叹何用,等到尝遍世间滋味,也不要多说了,只是淡淡一句“下一次什么时候回来/大家嘴里说不清楚/心里都很明白”。真正的人生,是难以言说的。作品想象的空间,随即拓宽。

二、冷静叙事,彰显诗外的况味。与以往读过的很多李春龙关于“大兴村”的系列作品一样,有人看重他那些写生活哲理的小诗,我个人更喜欢琢磨他在冷静叙事中表现诗外的人生况味。需要说明的是,叙事与抒情,本来是互有区别,又不能截然分开。诗人不是为叙事而叙事,叙事与抒情是合而为一。诗歌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李春龙从生活中撷取自己喜爱的营养,用自己的“语汇”融会在大多不过二十行左右的作品里,耐人寻味。

有时候,你会觉得他的诗如叙事散文,但细读之时,有如话家常般亲切,诗人与读者的心灵不断贴近,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李春龙的创作,也不是为写诗而写诗,他特别注重诗作本体的诗意。摈弃旧套,甚至连“点题”也给破除了。可以说,正因为不是简单的归附原诗,作品才真正有了诗意,作品的诗意最终属于诗人自己。

三、个性语言,形成独有的风格。为了获取效果,全诗没有一个华丽的词语,没有一个优美的句子,没有一处故作高深的修辞,更没有一朵激情澎湃的浪花。有的只是细细述说姨七年前、现在与未知的将来的三次回来,从头至尾紧紧扣住读者的心弦。

大凡流传下来的诗歌,都经历过大浪淘沙,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如古代的《诗经·关雎》、李白的《静夜思》、李绅的《悯农》等,近代徐志摩的《偶然》、顾城的《小巷》、余光中的《乡愁》等,无论哪一首诗都是既通俗而又有生命力。我甚喜欢当代诗人刘川的《拯救火车》、雷平阳的《高速公路》、刘年的《青石谣》、李春龙的《午睡的蝉》……这些代表性诗人,是活跃在当代诗坛的骨干力量。他们的诗作水平定然了得,其诗歌语言各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读李春龙的诗,你会感到一首有一首的妙处。好像是“似曾相识”的构思与亲切自然的俗语,不会因为表面看似简单而减弱诗的丰富内涵。他的诗读起来并不吃力,理解也不是很难,没有过多的渲染与卖弄,有种脱俗与不凡的境界,辨识度极高。不署名,将诗人们的作品放在一起,你一定会很快找到哪一首是李春龙的。更可贵的是,他为追逐诗的灵魂,形成了特立的语言特质。生活的语言特质包括在诗内与诗外,正如苏轼所言:“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这告诉创作者写诗如果仅仅停留在事物的外象特征上,就一定不是个优秀的诗人。因为,诗歌的艺术美感不仅仅局限在艺术形象的呈现上,更要在一个有限的篇幅内,通过特质的语言风格,蕴含浓烈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记得著名学者季羨林在《我的人生感悟》中写有一句话:我写的东西,不会有套话,大话,至于真话是否全都讲了出来,那倒不敢说,我只能保证,我讲的全是真话。

回到篇首,姨的“下一次回来”,我认为是外公百年时,或有了新姨父时,抑或小表弟已长大成人时。世事无常,人生难免百般喟叹。但生活终要向前,希望的脚步必将继续。


是您的厚爱与支持

才有《绿汀文萃》

光荣的今天和将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