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单推荐|读懂《道德经》才明白:男人变强大必须经历这三种境界

 谈芯说科技 2023-04-20 发布于重庆

最近迷上了《道德经》,虽然只有短短5000言,但是要读懂还真不容易,这也是中华文化中最迷人的瑰宝,被称为“万经之王”。

历朝历代对《道德经》进行注解的有上千人,在朋友的推荐下特意精选了余秋雨的《老子通释》,不只是余秋雨自己钻研30年的感悟,还附上了很多前人的注解。

余秋雨是响当当的文学大家,很多作品像《文化苦旅》《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影响了几代人,其独有的余氏散文风格让人读起来美不胜收。

但是因为一场婚变却让很多人对他指指点点,14年的陪伴抵不过一个新欢。1992年,余秋雨跟原配妻子离婚,娶了小他16岁的著名黄梅戏演员马兰,不过至今两人已经携手走过了31年的人生。

对于外界的评价余秋雨只是淡淡说了声:马行千里不洗泥沙。他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文化历史,自己连手机都不用,大小事情都是由马兰来帮他打理。

即便这样,他依然准备了近30年,才拿出这本最简单最朴素的《老子通释》,用他擅长的余氏散文手法,还原了道德经的意境之美。

很多人总想读个一两遍就想读懂,这基本上不可能,当然还要看你的悟性了,有的人读了几年也读不懂,《道德经》是值得读一辈子的书,要用生命去读。

据说当年曾国藩年轻气盛,但是在官场上却处处受挫,连同僚都暗算他,一直郁郁寡欢,久而久之就患上了心病。

家人延揽名医但却束手无策,后来请到了名医曹静初,曹静初一眼看透曾国藩的心事,淡淡说了句:岐、黄医身病,黄、老可治心病。

曾国藩听后开始反复诵读《道德经》,从此大悟,不但心病好了,而且重返官场之后,开始变得圆润通达,隐藏锋芒,处处让人。

以前跟左宗棠不睦,于是亲自手书“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送与左宗棠,左宗棠看了哈哈一笑,解开了两个人之间的芥蒂。

从曾国藩的变化可以看到,真正读懂道德经的人必须经历这三种境界:

第一重境界:闻道

很多人读了道德经之后,感觉非常认同其中的道理,比如上善若水,比如知足常乐,比如治大国若烹小鲜。然后揪着其中的一两句话就开始四处贩卖,这其实只是读到了道德经的皮毛。

就如同你看一个大厨做满汉全席,你基本看懂了,但是你又没看懂,因为你只是在看。道德经是经世之学,不只是让你拿来看的,大部分人都停留在这个境界。

第二重境界:品道

所谓大道至简,不是真的简单,而是要结合你自己的人生阅历去品。一万个人读道德经,可能有一万种不同的感悟。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谈到了行,而非空谈理论。我们熟知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光看没用,你得结合自己的感悟修到自己身上,这才是真的。

第三重境界:行道

经常会有人问一个问题,就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不管你当官还是你挣钱,还是你学有所成,到底是为了什么?

直到有一天我读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时候,顿时茅塞顿开,从此身体力行。

正如孔子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去发现人生命运的奥秘,而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智慧,这正是道法自然的状态。

君子之道,以穷知“天命”为初心,只要不忘记这个初心,那么自然会慎终如始。

余秋雨用自己几十年的人生感悟和积淀,极具灵性地解释了道德经全文,把晦涩难懂的文字用信达雅的手法还原了老子的原意,用新时代的理解方式,让它变得灵动而又充满智慧。

不管你是在职场,在官场,还是在商海搏杀,如果你正经历迷茫或想走出人生困局,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那么余秋雨的《老子通释》将是你最好的枕边书。好好读一读,带你领悟中华文明5000年的智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