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真实的康熙有多可怕!不要被《康熙王朝》迷惑了!

 燕山茶社 2023-04-20 发布于河北

有一种说法流传很广,说四阿哥能上位,是四阿哥精心安排了一次康熙乾隆的祖孙会,康熙对还是小孩的乾隆印象极佳,留下了“好圣孙”的印象,给四爷加了不少分。但是实际上,乾隆真的是在各个方面都极端化的继承并且发扬了康熙。

文章图片1

康熙这人如果放在封建王朝的君王里是一个非常非常要命的位置,一般来说超过百年的大一统王朝第一二代长时间在位的君主对于这个王朝是有绝对影响力的,他的所作所为会直接给这个王朝日后定下行为基调准则。例如汉朝,刘邦没当几年皇帝就“早死”了,剩下的是吕后折腾,结果整个东西汉都是权臣外戚互相唱戏。

唐朝李二杀兄宰弟且为乐,导致皇室血脉之间极端不信任,到了玄宗为了防备太子硬生生养出来安史之乱。明朝朱老四造反,最后直接把朱元璋的封王塞边给改成了养猪,从永乐年间开始不断的大规模放弃领土,最终导致明朝后期边患不断,再加上为了养藩王财政爆炸导致明朝最终灭亡。

文章图片2

而康熙造成的影响是什么呢?康熙最大的影响,就是他是一个儒道圣君,中国真正玩命学儒把儒学研究透了的君主没几个,因为对于政治家来说,合格的皇帝是“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半部论语治天下”才是常态。但是康熙以小族治大邦,就不得不慎之又慎,在他身上的体现就是康熙格外好学,各种知识从文治武功到天文地理都学了个遍(康熙考证过中国山脉水源的起始发源,但是结果完全呵呵)。

文章图片3

最终康熙发现,要治中国,必须“存天理灭人欲”,尽管康熙一边吐槽“我看这些理学家根本日常所作跟他们所推崇的南辕北辙,这些人也可以称之为理学家吗”,但是康熙依旧大力提倡儒学伦理道德,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最终的体现就是康熙五十年的时候方苞入狱时的见闻国家已经极端腐败暮气沉沉,而乾隆则是全方位继承了康熙的道统把文字狱文化钳制玩到了极致。想了解的可以具体看看茅海建,杨国强的著作,《天朝的崩溃》《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两本书分别从乾隆到晚清,但是社会思想几乎一成不变,这根子就在康熙。

文章图片4

当然如果讲到康熙的话,那就一定要讲讲收复宝岛,因为这件事争议一直都很大。最早时荷兰人占据宝岛,国姓爷见洋鬼子占据宝岛一方面是气愤,一方面是他知道仅凭一隅之地是无法与满清抗衡的很早就将宝岛看作是一条退路,于是不断骚扰荷兰人的商船使得荷兰的利益受损,荷兰人自知但靠自己是无法消灭郑成功的,于是就于顺治十三年觐见顺治商讨有关贸易和进一步的军事合作,可是当时的满清压根就看不上眼小小的荷兰,认为他们就是来朝贡的,于是没有当回事,直到顺治十八年国姓爷收复宝岛将荷兰人赶出了自家的土地。

文章图片5

此时满清觉得事情不妙意欲进攻宝岛,可是海上不敌我省海军只好做罢,康熙二年,1663年,满清批示希望荷兰能助自己进攻宝岛,并表示事成后共治宝岛,要说这是为了国家统一?和他国共治自家的土地?我是不信的。联军先是在金门败于郑军,之后在施琅的带领下接连攻克厦门等地,郑军无奈只得退回铜山一带,之后清军趁机攻陷金门,摧毁民舍,屠杀百姓。这里可能有人要说了,施琅怎么这么早出来了?你是不是在瞎扯?康熙王朝不是这么说的啊!

文章图片6

这可不是我瞎说的唉,施琅早在顺治时期就随郑芝龙一同降清,之后反水跟随郑成功,郑成功因为施琅桀骜不驯不听军令而削其官,命大将曾德管制施琅,施琅与曾德之前就不和曾德在施琅失势后多次对施琅不敬,施琅一怒之下就要将曾德杀之而后快,郑成功见状派人前去劝告可是施琅抗命不遵一意孤行杀了曾德,这之后郑成功觉得施琅此人有不臣之心于是杀了施琅的父兄,之后施琅一怒之下再次投清。而且康熙王朝里将收复宝岛描绘的那么牛逼,真的是影视效果出众,当时宝岛内部刚刚经过一场内乱,狗汉奸冯锡范连通刘国轩等刺杀见过郑可臧将年仅十二岁的郑克塽扶上王位,岛内人心惶惶。

文章图片7

这之后麻子见时机到了于是命二臣施琅出征,这时候距离施琅降清已经三十一年了,哦对,康熙王朝里把迁界令算到了我麻哥头上,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二月河良心发现了,这种罪过算到了麻哥头上。

其实早在顺治十八年郑氏降将黄梧就向鳌拜建议迁界令,原版的迁界令是自山东到广东皆向内迁二十里实际情况是到了康熙年间有些地方少则三四十里多则数百里,这之后我们的郑芝龙同志还被砍了脑袋,郑氏祖坟被挖。还有狗血的就是郑经与乳母私通,内忧外患下国姓爷去世,因为郑成功只有一子,于是郑经继位自金门出发击败郑世袭占领宝岛,自称延平王(郑成功的延平王是不能世袭的),之后还软禁朱术桂,自此郑氏就已失去复明的大义,失败的种子就已埋下。

所以自顺治十八年到康熙二十二年经过数十年的海禁早就使得岛内民不聊生,再加上施琅大败郑军,大势已去,郑克塽年少,汉奸冯锡范建议放弃抵抗,于是清军不费一兵一卒占领宝岛本土。

文章图片8

可以说,康熙是非常勤奋的构筑了一个精神层面暮气沉沉的帝国,由于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在夺取、保持和巩固最高权力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在维护国家独立、统一,在处理阶级、民族关系的军事和政治斗争中获得了成功,在发展经济、文化,推动社会进步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毫无疑问,他是作为一个有成就的帝王而被载入史册的。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康熙帝的事业所以能够成功,除了政策得当之外,他的一些特有的优良作风和性格也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些作风和性格,不但为他的成就增加了一层光彩,同时从康熙开始,中国的思想陷入了长久的停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