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相艳:河畔觅渡

 青梅煮茶 2023-04-20 发布于江苏

图片

京杭大运河旖旎南北,大小渡口无数,仅南运河沧州段渡口就有十几个。一脉清波,水袖舞动,丝滑的褶皱里,那些渡口就是嵌入袖口的纽扣,让水与岸交融成舟楫繁华、车水马龙。听闻沧县兴济镇流域一古渡口至今有摆渡人,便怦然心动。古渡、舟楫、水声、摆渡人,该摆渡出怎样的故事呢?清明雨后,拽一缕春色,沿运河寻古渡而来。

出市区不远,河岸堤顶路延展手臂,一路指引北行。两岸绿树成荫,芳菲悦目,万物随性生长。白杨高大威武,棵棵向上,精气神儿不输在广袤边疆所见的白杨气势;柳树婀娜婉转,临水梳妆的风情像极了恋爱中的女子;新栽的金叶榆宛若河畔新晋主人,金黄的叶片尽显富贵气息,在阳光下哗啦啦招摇,颇有几分得意与耀眼。也许是春色正好,也许是水的眷顾,这里的花花草草明显更有情致与风韵,掩映在树下的古渡想必也古韵犹存。然北行十余里,偶有飞鸟掠过水面,荡起细微涟漪,始终不见船的影子。古渡,心心念念,却千呼万唤,不见姿容。

史册中的运河渡口充满烟火气息。有钱的交钱,没钱的也可以免费坐船,这些傍身河畔的民渡因此被称为义渡。一根铁丝、若干缆绳、三两长篙、四五块跳板……摆渡人风里来浪里去,摆渡的是生计,看重的是情义。明代诗人李若讷过德州渡口时留下“南北风波任长年,渡人渡马不需钱”的诗句,还有夜不渡河,僧人、盲人、杂耍艺人不收费等不成文规定,让有情有义的运河故事如船舷边的浪花,飞出了运河古道,千姿百态,存活于世道民心。

风雨之夜,一位母亲病重,急需过河求医。浪恶风急,异常凶险,摆渡风险极高,无人敢破例冒险。面对呼天抢地的孝子,摆渡人感其孝心,拼尽全力载求医的孝子过河,又在对岸大雨中等了近两个时辰,等孝子携医生归来,艰难摆渡回去。同样一个雨夜,难产的孕妇挣扎在生死边缘,为了接对岸最好的接生婆,摆渡人载着焦急的丈夫飞奔上船,过河后一并去请接生婆,面对接生婆的犹豫推托,摆渡人拍着胸脯,以自己的身家性命担保坐船人平安无虞。在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光里,一定有光穿越风雨,从人心映照到河底,让死神也避让三分。

当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美好的结局。60多年前一个凛冽冬日,运河岸边年轻女教师宋桂荣在纵身冰河、救回学生的那一刻,她的生命之花也永远凋零于河床。如今,宋桂荣烈士墓就静卧在运河东岸,兴济镇小学每年清明都会有一场关于弘扬师德大爱的祭颂,让生命的延续有了新的呈现方式。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一旦心底长出精神之树,公意如此,其奈公何!运河水清,不比波浪翻滚的黄河,这里没有执意渡河的狂夫,却一样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不止一场雨夜,不止一个摆渡人,不止于一场忘我施救,类似的故事被运河人家口口相传,沉淀成湿漉漉的底色。在寻找古渡的路上,我把他们又翻阅出来,在阳光下晒出新春的暖意。

寻觅中,河弯上一块写着“七星仁和”大字的村牌格外醒目。据文字说明,几百年前,褚官屯刘、李两大户一家是地主、一家是乡绅,各有背景各显富贵,因争执结仇,互不相让。官府出面调解,乡绅刘凤舞一番“我们求富贵,却不知富贵从何而来,非争、唯让,凡事以仁为准,以仁和求平安富贵”的退让求和,让两姓化干戈为玉帛,改村名“仁和”,后附近七村合并,统称仁和村,世代礼让,仁和为贵。

这是几百年前的故事,成就了一个村庄的往世今生;不远处的义和庄想必也有着类似的仁义故事,流传成时代新风。如此说来,雨夜渡河的摆渡人、冰凌中蹈死不顾的女教师,每一次舍生忘死的摆渡与救赎,都不足为奇,一条流淌着仁义之光的河流,润泽一方深埋仁义精髓的土地,自然有情有义,有魂有魄。

时间一直走,没有尽头,只有路口,古渡掩映在时光机里,依然难觅踪迹。弯弯转转中,运河水仿佛调皮的孩子,刚刚还在眼前柔顺流淌,眨眼就躲得无影无踪。大片麦田、苜蓿草、桃花林、叫不上名字的树木、蔬菜大棚交替出现。一个腰背伛偻的老人提着一篮鲜绿的蔬菜静静走来,让我想到了父亲。我们的父辈,从古至今,不计成本、不惜血汗,奉献着对土地的无限虔诚与热爱,麦垄与菜棚,就是他们隆起的腰身与负重的脊梁。很多时候,我会把对粮食与蔬菜的热爱与珍惜,与对父辈的爱画上等号,模糊为一。

河堤下有大片观赏性桃花,一树树热烈燃烧着。一对赏花的夫妇在花林中驻足,看年纪似乎已不再年轻,但青春气息与欢快的心绪,在他们并肩携手、采花嗅花的亲昵举动中荡漾出来。坐在河堤上,痴痴看着桃花林中幸福的伴侣,一丝慵懒与惬意涌上心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心境竟如此轻松易得。此刻,桃花是他们的风景,他们是我的风景,而我们,又是谁的风景?

就像追寻的古渡,也不过是心中一处风景罢了。摇曳成诗了,就提笔成行;一旦沉睡了,也会有别的风景挤进来千娇百媚。桥梁时代,缅怀一个渡口,更像是系着一个情结,念着一段过往;也许寻不见的古渡,才是最美的渡口。

《世说新语》记载了魏晋名士王子猷“夜雪访戴”的故事。话说王子猷居彼时居山阴,夜降大雪,一觉醒来,喝酒吟诗,四望白茫茫一片,忽然忆起远在剡的好友戴安道,便夜乘小舟,急火火拜访而去,整整划了一晚上船,天亮刚到好友门前,突然就返回了。人问其故,王子猷留下了千古名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折一枝花,我要回了。一束即将凋零的花,芳菲过,灿烂过,纵情过,丰富过,足以带给我满心欢喜。

2023年4月14日《沧州日报》

责任编辑 高海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