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宇宙起始思维论

 江西定惠 2023-04-20 发布于江西

  【内容摘要】本文借梳理东、西方相关宇宙起源的学说之机,反思其中确实存有的思维误区,较为合乎逻辑地得出“知点”之说,提出:“宇宙空间可任意涨缩”的推论。并依此判断:原始挤、张之力的失衡,是造成绝对温差和衍生出引力和与其整体对冲的张力之源。唯有如此,才可能孕育和造就出最为原始的能冻至微粒子,即“极子”。它才是一切物质形态在随后运动中得以发展的根本。

【关键词】知点;无形、虚形空间,可任意涨缩;极子

人类对宇宙起源的思考,现今主要还是集中在:唯物、唯心、唯力、唯气、唯小、唯大、原点爆炸等学说论述方面。但它们又无一例外地都要跌到“宇宙悖论”的深谷之中:即宇宙字面的义项,便规定着时空的无穷无尽。那么,追究无穷无尽之前或之后的状态,还不是无穷无尽之间的状态吗?这仿佛就成了“科学思维”意义上的“无解”。

但人类的所有进步,又无不得益于科学思维。放弃此法,恐也无它法。所以,剩下的关键是如何突破与拓展科学思维的边际。能被人类感知到的星际,恐怕只能是宇宙的一部分,我们不能绝对地说:能够完全了解宇宙。但了解宇宙的部分却可能被人类无限放大。

因此,对宇宙认识的边际划分也就被理性地提了出来:依据人类现有的对宇宙认识的水平,宇宙起码可分成未知的和已知的两大部分。

目前,人类将此划分出的时间点定在137亿年前。时尚地说法是:宇宙是137亿年前,由原点爆炸、不断膨胀而成。本文并非要实证出137亿年前宇宙形成之始的合理性,也非求证原点性质或原点之前的状态。这些都应该是人类未来所要突破的重要方面。

笔者仅就宇宙起源,引发出思维方式上的混乱,作些简要梳理,以矫正现实中对此问题在理解上确实存有的偏差。这其间必定包括:

一、“知点”与“原点”的区别

既然宇宙起码可分成未知的和已知的两大部分。追问之下,便会发现:“未知的”还有可能涵盖“可知的”和“不可知的”的两大部分。即“未知的”并非完全是“不可知的”。

1、宇宙的划分:依宇宙的概念,从认识论的角度,便可将认识宇宙的全过程先作一阶划分:“不可知的”与“可知的”。在此基础上,对“可知的”的部分再作第二次划分:“未知的”和“已知的”。即:

           已知的

        可知的  未知的  (临界点:知点)

宇宙   (临界点:原点) 

(时空无穷)  不可知的

当然,随着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变化,宇宙知识中的可知、未知、已知部分也都是随之而变的。但不管怎样变,人类都将按既有的思维

模式,把宇宙起始的那个“原点”予以绝对化地肯定下来。从而在逻辑上吻合人类企盼破解宇宙秘密的强烈愿望。

2、确定临界点:“知点”是“未知的”和“已知的”两大部分的临界点。“原点”则是“不可知的”与“可知的”临界点。如此,我们以往将“知点”视同为“原点”的错误便一目了然。

3、“知点”的意义:狭义上理解,“未知的”和“不可知的”在定义上似乎有着相同的义项。不可知的肯定是未知的;但未知的未必是不可知的。

这也是现实中,人们对宇宙起源在理解上产生出偏差的根源。它的直接后果便是将“知点”与“原点”混为一谈。造成古今中外大凡只要论及“宇宙起源”时,便逃不过“宇宙悖论”的尴尬境地。

其实,不管是西方137亿年前原点的“爆炸说”,还是东方“气生万物”的“道论”。人类迄今为止所论及到的“原点”,都应只是本文中所定义的“知点”。

“知点”前的“未知部分”,终会有部分逐渐为人类所认识。即理想境界中的“原点”是绝对的;“知点”却是相对的。如此,人类就完全有可能将“知点”不断地前移:137亿年前的“知点爆炸说”就可能再有后续的下文;长期困扰大家的诸如太一从何来与占据着怎样空间等等问题,又将给人以无穷的想象。

二、“原点”的设定依据

依本文所议:“原点”是“不可知”与“可知”两大部分的临界点。那么,人类“可知”的部分已带有很大的模糊性,怎知定有“不可知”而非“未知的”部分存在呢?

(一)、设定原点的逻辑

1、思维想象的起点:宇宙的定义既已涵盖着人类所知与未知的一切。那么,人类依据自身在运动过程中的发展变化规律,认定万物皆应该有始有终便是无可厚非的。

特别是:当宇宙概念与时空万物关联在一起时,虽定义其为无穷无尽。但想象中便一定有归属为零的时候。即依思维延伸的无限性,终可以在人类已知无穷远的一个时间点上,绝对化地肯定出空间为零的“原点”的位置。

2、时空的逻辑矛盾:这样推究起来:当K=0时,T=W。那么,空间为零时,时间还会不会有超前一点的呢?即有没有W无+1呢?逻辑上,这一问是应该成立的。

3、时空与物的关联:为克服这一矛盾,睿智的爱因斯坦提出了全新的“时间观”。他认为:时间是因为形体对空间的挤压而产生的。依此,当空间为零时,即空间未受到任何形体的挤压,那么,时间也必定为零。这样一来,设定的“原点”就有了相当充分的依据。

(二)、时空与物的思虑

然而,这一矛盾的解决,意味着另一矛盾的突显。原本只需考虑时空要素的宇宙,现在,又须考虑第三个要素:形体。它起码包括要思考以下几方面:

1、零静时代的设定:迄今所知,设定“原点”爆炸前,宇宙的时、空为零,形体亦即为零。本文暂定为“零静时代”。即宇宙空间与宇宙形体等同一致。

2、形体引发的思考:因为随后的任何时候,宇宙形体都不仅包括宇宙自身空间——逻辑思维中,宇宙空间无论是“原点”,还是无边无际;都应视其为有形之体。还包括宇宙空间中所存有的一切。这也是爱因斯坦提出的“宇宙时空一体”的本质内涵。

3、关联中的矛盾:通俗地说:时间的出现,是包含宇宙空间自身在内的宇宙形体对宇宙空间的挤压而产生的。

那么,现实中的思维混乱便一目了然:因为宇宙中的时空概念早已成为人们思维的定势,既然宇宙的时间、宇宙的空间专有所指,故在人们的脑海里,便不知不觉地把宇宙形体概念中的“包括宇宙空间”这一要素给转嫁到专指的“宇宙空间”上去了,从而只剩下了“宇宙空间中所存有的一切”。

现实中的“137亿年前原点的'爆炸说’”,就是依据宇宙空间中恒星的寿命多在60~135亿年这一发现,才得出的推论。

其间的误差,即“宇宙空间”与“宇宙空间中所存有的一切”之间的时差是显而易见的。前者明显先于后者。那到底“先”多少呢?

(三)、原点的意义

怎就是2亿年?这恐怕会是人类在可预见的将来都难于回答得出的问题。

1、“不可知”的存在理由:当“宇宙空间中所存有的一切(包括人类及所有的智慧生命)”都消逝殆尽之时,直至“宇宙空间”都没有的过程里,又靠谁证明其存在或不存在呢?

这必然会让人始终在“原点”与“知点”的概念争议上,产生出交集、叠合、轮回的认知趋势。所以,客观地承认宇宙间确有“不可知”的部分存在,对人类而言,并非都是坏事。起码它是正确认识宇宙的开端。

假若设定的“原点”真有可能存在,此时,宇宙的时间、空间、形体皆为零。亦即空间等同于形体。那时间一旦出现,就意味着“近乎没有的”宇宙形体能对“近乎没有的”宇宙空间进行挤压。或者说“近乎没有的宇宙空间挤压近乎没有的宇宙空间”。这种非常态的思维形式不正是“道非道”的现代翻版吗?

古人尚知有“不可名”者,只能大而化之,不了了之。今人终不肯轻易断定:还有人类“不可知”的事物存在。故穷究其中,翻露破绽:“没有的”空间、形体怎样突变到“近乎没有的”空间、形体?既为“没有的”空间、形体,凭何要相互挤压?挤压的力从何而来?挤压的力真能使空间由“原点”暴炸、膨胀到无边无际?

即便这一切现时无法解释,只依目前所知就算终究应该如是。但也还可以让我们按常规思维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此巨大的能量会不会是“上一轮'宇宙’空间”收缩的“黑洞残点”?那依宇宙的定义和本文的观点,它就不是宇宙起始的“原点”,而只能是本文定义的“知点”。如此循环下去,“不可知”的部分还有理由不存在吗?

综上所述,当承认确有“不可知”部分存在的时候,那“不可知”的范围有多大?它会不会动摇“原点”的绝对地位呢?

2、不可知的警示:在思考宇宙起始的过程中,“不可知”设立的效果及其意义,应该会有所区别:

效果上,有无“不可知”都一样:因为“一点都不可知”和“无数的不可知”是一回事:是原点也好,是无穷大也好;终可归属到“不可知”上。

再者,其前还有“未知的”的部分作“挡箭牌”,即人类将来所有的发现,都可归到“可知的”部分。配以“原点”爆炸前时、形皆为零的特有属性,那么,无论它的范围如何,都不会动摇“原点”的绝对地位。

但设立它的意义却表现在:一是能更为客观地反映出人类认识宇宙起始的真实面目。二可为正确认识宇宙起始“有逻辑起点”作好充分铺垫:使浮燥者审慎,使沉稳者有据可依。

3、更吻合逻辑理性:人类对宇宙起始的探源,主要还是借助人类的想象思考能力。虽然,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不断提升人类的思考力,但面对古今在宇宙起始问题上近乎一致的说法,不得不让我们更为谨慎地思虑其间的逻辑理性。否则,就容易出现“差之毫厘,缪以千里”的错误局面。这更是本文特别专注并需借以发挥的地方。

三、“无中生有”的启示

当本文论述的“原点”,完全有别于西式爆炸说中的“原点”意义时,对比“无中就有”,东方“无中生有”的思维,就更有了现实的逻辑需要:

(一)、人类早期类似的宇宙观

1、逻辑起点相似:东、西方早期宇宙观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零静时代”为逻辑起点;如此,西方所谓的宇宙“原点”,就相当于东方的“太一”。前者在推理上优于后者;后者在形象上强过前者。

2、神化的过程类似:在解释宇宙起初之动、起初之变及起初之形上,东、西方早期的宇宙观全都赋予其无所不能的神力。

3、产生的影响近似:它不仅是形成一切正统宗教的根源,也是不断丰富人类精神的源泉。

正确地吸取其中的养分,在还是主要依靠思考力探究宇宙起始问题的今天,可能也是十分有益的。

(二)、东方宇宙观

1、道生一的演绎:中国古代的士子最早依据宇宙无边而衍生出“道”的宏大。鸿蒙、混钝成了描写宇宙起始的即时景象,并显示出对核心之变的渴望。

随后的士子以终极思考为目标,在解释不清“核心之变”的前提下,只好将其神化。提出最初的“一动”,即“太一,亦称太极”。是比神还高一层次的神。

至战国屈原时,便有对“东皇太一”的顶礼膜拜。这全是因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的缘故。

2、爻—动的核心:只有太极之动,才能裂分阴阳,进而化育出万物。古代易学的朴实性是值得我们尊重的。至少,它其间的最基本元素——爻,是对我们有深刻启示意义的:爻者,言乎变者也。变在先民的宇宙观里就占据着核心之位。

这一观点,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甚或是将来都被证明或将要被证明是完全正确的。目前,人们受认识水平的限制,对宇宙起始的探究还不可能有更多的突破;但沿“变”的思维轴线想象、思考下去,肯定是对宇宙起始探究的不二法门。

3、哲理阐释的系统理解:太极为何会动?凭什么能动?被朱熹称为“得千圣不传之秘”,“孔子后,一人而已(《宋元学案》卷12《濂渓学案》“黄百家按)”的宋代理学始祖周敦颐,也曾发表过足以代表古代东方智慧的学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复静,静极生阴,静极复动(《四库全书·集部三·别集类二》,《周元公集》卷1)”。在深入探究古人宇宙观,尤其是关于宇宙起点的简单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

(1)、宇宙起点——太极,既含有现代科学意义上“原点”的特质;又似乎更象是一个无限宏大的体系。它的起始是“死静的”。至于“死静的”的时间是有,还是无;是一点,还是无限,就都再无追问。由于此间的回答与否,皆不涉及思维及表述的效果。在古人看来,只有“太极动”,才是宇宙之始。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人类的思维模式,在用“已知的”推导上是何等地聪慧;但碰到“未知的”演绎时,要有所突破又是何等地艰难。

(2)、宇宙之始的太极,原本就是一个“静极而动,动极复静”的矛盾统一体。若放在无限宏大的体系中进行想象,似乎也有可能。因为“静极”平衡失态的几率太大而有可能衍生出千变万化之形。但若设“起始之时”为“原点”,亦即“静极”的标准是时、空、形皆为零时,那又怎会“动”起来呢?

(3)、启迪空间创新的思维意识:这就是我们思维首先要有所突破的地方。将无限宏大与无穷小点的空间关系想象为等同,是正确认识宇宙之始所必须首先跨越的主要障碍之一。

如随机提取某物,譬如方桌,由小至大无极限地加以放大或缩小,想象最终会不会将趋于“宇”的认同结果和趋于零的“无”互融合为一体:

    趋于无限大   无限放大      无限缩小→   趋于零

  无形_______________某物(如方桌)  _____________无形         多维变形       三   维   空   间      多维变形     

理论上的“零静时代”应该是会有这样的效果。我们目前在银河系中心发现的“黑洞”,不就是体积无穷小、密度无限大的矛盾统一体吗?

现代核物理学也证明:有质量的固体物质,从本质上看,也是虚空的。完全有这样的可能:宇宙的起始与终结,就是这种矛盾统一体在“极致时”的特殊表现。只是在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正常态的宇宙演绎太让我们司空见惯,以至于在“极致时”的特殊表现就让我们总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等同于“无”的无限大的空间是肯定存在的。哈勃望远镜观察到目前宇宙:在大尺度上,每个星系都从其余每个星系的比照中运动离去。即宇宙仍在以更快的加速度向外膨胀。那“膨胀出来的空间”从何而来?“向外膨胀”中的“外”,难道它原本不属于宇宙?那它属于什么?

这只能说明:我们对宇宙的概念、划分、归类等方方面面都存有较多的思维混乱。在还未出现能够超越,甚或取代“宇宙”概念之词语的时候,以“另一个宇宙” 的说法频现在权威传媒,会不会产生这样的误导:如果“另一个宇宙” 的说法得以成立,那“再另一个宇宙”、“再再另一个宇宙”等等的说法是否也同样能够成立?如此,“宇宙”所属概念在层级上与“黑洞”、“星系”等有何区别?简单推理的结果就可以看得出:那些“可以改变人类千百年来,认为宇宙是无穷无尽的看法”的科普宣示,在理论的推导上是何等地脆弱。

的确,人类有足够的理由庆幸我们对宇宙能够做出如此深广的探索与认识。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得意忘形的理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人类存在,宇宙就会展示出它那永难翻开的神秘面纱。

(4)、作为矛盾统一体的宇宙起始,首先诞生出的是物质非常态的阴、阳。这一点颇值得我们深思:古人虽然无法判断阴、阳的物理属性;故而概而论之。但物质的非常态很有可能就是宇宙存在的常态。

(三)、现实思考中的原则

如此,我们便须将东方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科技支撑起的新发现融合起来,理性地思考起宇宙的真面目:

首先,必须坚持宇宙概念内涵、外延的确定性:宇宙的概念中,不仅包含着起始、发展演变、终结及其所对应的一切物、形、时、空的完整变化过程。还包括起始前的状态演绎和终结后的剩余归属。

其次,依据确定的宇宙概念的内涵、外延,结合人类已掌握的相关知识:即当空间为零时,可以推定形体、时间必定为零。但我们却无法推定:当形体、时间为零时,空间也必定为零。也就是说,空间什么状态下为零,说不清楚;空间有没有零,也无法证明。

因此,破解空间密码,才是破解宇宙密码的关键。

最后,必须充分尊重、理解各种已有的科学发现。包容、增强人类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解释能力。

四、新空间意识

综上所述,便须在曲率空间认识的基础,再加想象、发挥,以更为接近真实的空间形态。

(一)、空间的系统性

我们必须首先对宇宙的空间,进行更为理性地系统划分:

(2)、三维空间

3、有形空间  < (1)、多维空间

(内宇宙)

宇宙< 2、虚形空间

(过渡性)

1、无形空间

(外宇宙)

若以此为据,将目前所知的相关天体及其形迹,落实到位,便可逐层探讨各体系间的形态与特征。

(二)、无形空间(外宇宙)

1、无形空间的辩证认识:在无任何形体的时候,时空的有无皆无所谓。说它“有”,可以是无边无际;说它“无”,可以减之为“太极”,即“原点”(也还是为方便探究有形空间而作的假想点)。对于它的本质特征,我们只能大胆假设。

2、想象中的特性:因为它的不可知,人类可能连小心求证的机会都没有。

(1)、“静黑”,可能是唯一能够精确描绘无形空间特质的词语。无形无物,故静而不动,这是因;黑暗才是其必然结果,而且是宇宙起始前和终结后永久的颜色。时间对于无形空间来讲,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无限长的时间与“原点”前的瞬间几乎是一回事。它们存在的唯一意义就在于:用无穷无尽的所谓时间,等待或孕育有形之物的突然降临或诞生。

(2)、无形空间是虚形空间、有形空间永久的底色。在无形无物之际,无形空间的极大性与极小性是矛盾地统一在“毫无意义”的相关性里的。但当形、物出现之后,有形空间的边界前就将永远遭遇到原属无形空间的“黑岸”阻挡与包围,故又称无形空间为外宇宙;虚形空间多因隐伏在类似无形空间的黑暗之中,故使其多变而复杂。

(3)、无形空间将是宇宙永恒的唯一证据。它原本就毫无意义,但又天经地义地充斥在宇宙中的每一处荒地。在它的前台:无论是虚形空间中的变幻莫测,还是有形空间中的惊心动魄,都难于打动它的“静黑”之心。它静观一切、静待一切、静容一切。无论谁都无法彻底征服它的领地,所以,它是永无可知的存在。

(三)、虚形空间(过渡空间)

虚形空间是目前人类最渴望了解的空间。它既是宇宙可知部分的主体,又是宇宙未知中最不可思议的部分。

1、成形机理的推断:宇宙空间的任意涨缩,为一切形体的存在提供出无限的场所。也是一切形体得以演绎与发展的依据。空间大小间存有的这种极限矛盾(原子结构仿佛就是其真实性的另类缩影),即任意涨、缩带来的原始挤、张动力,给形体的产生带来致命的诱惑。在类似真空的环境中,由于任意涨、缩的存在,使原始挤、张动力,最初表现在绝对温度上产生出差异性。

2、推断的依据:天文学家惊呼“找到了”的残存在宇宙空间的相当于1℃百万分之一的温度,是否真是“原点”暴炸后的剩余,颇让人生疑:“原点”暴炸瞬间产生出百万亿度的高温,在历时约150亿年的发展变化过程里竟还能都统一剩余到如此不可思议的细微程度,这可信吗?该不会是原始的绝对温度,被我们“找到了”?

因为原始的绝对温度那怕在无形空间都是存在的。应该说寻找的方法没错,会不会是思考与解释的角度产生了偏差。

3、西方的“无中就有”:在原点暴炸后,最初3分钟就膨胀出宇宙时空。10分钟后,随着高温迅速冷却,又喷射出无数气体和物质。这种“宇宙观”,在“原点”从何而来都难于解说得清楚的情况下,活脱脱地就是个现代版的“太一神话”。其“原点”的威力,比“太一神”还“神”。在未受过西式宗教思维熏陶的东方,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

4、东方的宇宙思维:东方思维路径的进程要来的慢得多。

1)、起点的思维:原始挤、张动力,最初在原始绝对温度上产生出差异性,那是因为视其为点状时,则性如真空;若为无限,则属假性真空。由于原始绝对温度在区域的性状变化极可能使“冷”带来不稳定的动态感:“凝冻”之状,便有了散化的趋向。

正是这种原始温差的自在性,孕育出宇宙中最为原始的至微粒子。

2)、“极子”的可能:理论上,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的亚原子微粒构成,质子和中子则由更小的粒子——夸克和胶子构成。依此类推,无限可分的粒子,会否终有最初的粒子?

虽然,现在广泛认可:在宇宙诞生的最初,各种基本粒子以光速横冲直撞。十几秒后,一种看不见的力,促使希格斯玻色子诞生(能给物质世界带来质量、自旋为零,并被学界称为最初的粒子---“上帝粒子”);并因此形成了“希格斯场”。

除了光子,其它的基本粒子与希格斯玻色子发生碰撞后,就如同轻巧的棉花吸饱了水分一般,获得了质量,从而导致速度降慢下来。慢下来的基本粒子“夸克”在强相互作用下,抱团组成了质子、中子等粒子,质子和中子又组成了原子核,原子核与电子在电磁力作用下又形成了原子,原子构成分子,由此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大千世界。

但这一切,并不影响本文的探讨:建立在“原点暴炸”基础上的无数粒子、巨大能量、力、速度等的存在,都不成问题。关键还得回归到“原点又从何而来?”所以,“上帝粒子”根本就不是本文意义上原始的“最初粒子”。

当然,我们现在也对这种原始的“最初粒子”一无所知,但应该有充分的理由,依着思维的习惯,定其名为:极子(本文暂用)。如此,构成物质演绎的粒子谱系,至少在表述上似乎更为完整:即极子…光子、色子…介子、强子、质子、原子、分子。

3)、极子出现的机理:组成物质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电子所组成。而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距离是原子核本身直径的数千倍。立方后,换算成体积,即原子核在该原子中所占体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由此可推:那不知比原子细微多少级差的“极子”,其至微的程度便可想而知。这种由原始温差孕育出近似于“无”的“极子”一旦出现,便占据空间,引发原始挤、张,造成本身的裂分与复制。如同人类所熟悉的“细菌”一样,在时间保姆的呵护下,才不断相互牵引,互为裂灭与生聚,循环往复,越聚越多,终成雾状弥漫于宇宙空间。

又由于原始绝对温度的低下,它们大多成胶冻独立悬浮状态,为随后的相互吸附做好了充分准备。

2010年春季,科学家发现重约200毫电子伏的反超氚。如此先进的科技,可否预示人类将来终有可能以实验的方式证明:在近似真空的环境下,原始绝对温差的存在很可能会导致至微粒子的出现。

想象中,能够逼真地模拟出原始宇宙任意涨缩的空间环境及找到“极子”的属性,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

4)、起始的演绎:伴随“极子”出现的微核力,集聚出难于想象的变化。直接催新出的空间,不断诱发出原始挤、张之力的失衡与求衡,其结果则不断衍生出结构性的引力资源,它才是揭秘宇宙起始所变的关键。

A、在无形空间,由于空间任意涨缩的存在,导致原始挤、张之力出现。设若形迹出现之前,原始挤、张之力皆为零,造成零平衡;亦即无限平衡。

当零平衡(真空平衡)与无限平衡(假性真空平衡)的矛盾存在,又必定会诱发出原始绝对温差的出现,而这些因素恰恰又是第一个“极子”出现的必备条件。

B、当第一个“极子”出现时,“反极子”随之而现;平衡后,自沾的核力,又会造成原始挤、张之力失去平衡;较量的结果:不仅促使该“极子”悬浮在它们之间的平衡点上,还导致该“粒子”产生自裂自分。即在第二个、甚或更多的“粒子”出现后,相互裂分与聚集,促使挤、张之力的较量逐渐变得无限复杂:挤之力演绎为物形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张之力则隐匿成一种足以平衡全部形体且难于表述的公共斥力。

C、在有形空间,物形之间的相互吸引成熟地发展为“万有引力”;生化出物质和反物质的核粒子(如反超氚等,构成反物质核的反粒子质量与正常粒子质量相同,但所带电荷和磁性相反)。宇宙间,万有引力以引力波的形式平衡着其间的差异总值,表现为宇宙空间的即时挤、张之力;当:

a、当F=F≠0时,宇宙有形空间相对稳定、平衡。

b、当F≥F时,宇宙有形空间趋于坍缩。

c、当F≤F时,宇宙有形空间趋于膨胀。

宇宙空间的即时张力总是以整体影响为特征才表现出来的。它的大小取决于有形空间的发展势力。有形空间的发展势力愈强,宇宙空间的即时张力就愈大。反之,亦然。

由于有形空间发展势力的强弱,关键取决于宇内有效能量总值的高低。即取决于星系天体发育的大小及其在宇内所占比例的多少。这实质上,又是与星系天体对抗引力产生自转,进而出现高温高压直至产生核聚变中心等因素有关。因此,可以说,探究引力的出现,才是追究宇宙显现出运动这一生存活力迹象的开始。而现实中,所谓“原点爆炸起源说”至少应该是出现核聚变后才有的复制品。

“粒子”在引力的作用下,彼此相互吸附而得以不断运动、变化。至使宇内空间呈现出中心与边缘等各种层次的区域特征。其时,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各种形块的胶冻粒子集合体。像至微的冰渣:时而因吸附成形而现,时而因被吸附而灭。但就是这种永无止境的孕育,衍生出不碰撞的独立惰性至微粒子。它们只靠外在的吸附而处在时常的变化之中,故形状无定。靠时间的积淀而使其形偶尔为大,又因无自转,总是合而又裂,裂后又合。即便出现至大者,终不能发光。这也是目前人类想象出的暗物质、暗能量的母体。它们是虚形空间的主体。是人类未来需要长久时间来加以探究的重点。

空间的原始绝对温差孕育出“极子”。“极子”的出现,导致原始挤、张之力失衡,诱发出引、斥之力的对冲。而这一切的结果,又必定会使空间在区域上产生出更为强烈的温差,同样催生出独立的活性至微粒子。而正是它们的出现,又演绎出引力循环往复的“求衡闹剧”:活性至微粒子在不断的“求衡”中,生化出各类不同物理、化学属性的至微粒子。由于粒子间引力的大小,与它们自身的质量成正比。故而在区域上又产生出明显的层次划分。而在总体上,由于受到空间张力的制衡,各处微粒在变中求静,才能逐渐演化成现今所知的一切物质形态。

(四)、有形空间(内宇宙)

1、广义的有形空间:实际上包括一切形与物存在的宇内空间。故有形空间又被称为内宇宙。

2、终结的演绎:虚形空间应是有形空间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特殊性,以目前人类所知的“黑洞”表现得最为经典:

(1)、在引力的作用下,区域中心最早出现巨大恒星。当该恒星坍塌时,即爆炸消亡后,其物质分解成高速粒子流。

(2)、在“黑洞”外围,由于恒星爆炸瞬间,失去重量,即时张力远大于即时挤力;高速粒子流又受四周强烈吸附,极易产生“伽玛暴”:将部分能量以极速粒子流的形式返还给有形空间。即霍金认为的那样:”黑洞不会摧毁吞噬一切信息”。

(3)、当爆炸结束后,即时张力与即时挤力迅即平衡,其结果是在偏离区域中心的附近地区平衡出“黑洞”的位置。这种偏离的存在,将会通过更先进的观测与对比得以证明,其数据将是未来科学研究“黑洞”前身及其相关规律的重要依据。

(4)、双黑洞系统的大量存在,是宇宙得以平衡的基础。单个“黑洞”位置相对稳定下来之后,其表面则如巨大的极速粒子流旋涡:能够对临近的任何物质产生出无比强大的吸附力;在将其捕捉,并拖入极速旋转的轨道后,被吸附的物质就只能裂解成极速粒子流,以此补充或扩大“黑洞”极速旋转的能量。如此循环,不断加剧“黑洞”势力的扩张。

但宇宙中心附近的“黑洞”为何未能独霸宇内、一统内宇呢?这恐怕也与我们是否真正正确认识宇宙空间有关。若依笔者所持的“宇宙空间任意涨缩理论”,那么,双黑洞系统的大量存在,犹如星系层级构成平衡体系一般,才可能是宇宙得以平衡的关键。

当然,无论是单个“黑洞”,还是双黑洞系统,其表面都只是有形空间与虚形空间在平面维度上的一个界面。

首先要明确:“黑洞”决不会是像命名的“洞”那般小得不可思议。由于不能直接看到,只能间接推断,且依靠光亮度测算距离的做法未必适合“黑洞”。故“黑洞”实际的平面范围要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即边缘的圆形轨道应是特别巨大。

其次,“黑洞”的体积虽可忽略,面积亦随时间的增加而不减;但有质量与时间。按时间顺序和总能量均衡值的增减可大致分为:发展期与衰减期。在发展期的整个过程中,“黑洞”依靠强大的吸附力,吸附临近的各种物质,用以补充或扩大自身极速旋转所耗损的能量。当这一过程趋于尾声时,更远的天体,以加速自转的方式对抗来自“黑洞”的吸附力。此时,相对稳定的局面便得以形成。

进入到衰减期时,由于在巨大圆形轨迹的极速运转中,粒子极容易耗损自身的能量:致使运转速度放慢,粒子运转的圆形轨迹逐渐缩小。当某粒子能量耗损到连惯性拖拉都无法继续维持运转时,该突变粒子极易被抛舍出来,成为独立不碰撞粒子。这种现象,倘若大面积地出现在“黑洞”的中心区域,那么,“黑洞”边缘的高速粒子流圈就极可能被迅速裂解,其高速粒子也都将散射在有形空间之中。

最后,我们可以得出一般性地结论:“黑洞”有发展期与衰减期之分。它们分别可用银河系中心附近的“黑洞”与有形空间(即通常所说的宇宙)中心附近的“黑洞”为代表。前者无比壮观,后者却难于察觉。

“黑洞”又是有形空间与虚形空间在平面维度上的一个界面:“黑洞”中心区域抛散出来的独立不碰撞粒子,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原始暗物质、暗能量的母体,促使其改造成现代暗物质、暗能量。还在引力与空间挤张的总体制衡下,不断完成着裂灭与聚生,犹如子弹星系团那般,壮大了以暗物质、暗能量(可能类似于以至微微波为主宰所构成的变异物质与能量的形态结构特征)为主体的虚形空间。

3、假性有形空间:若对比“宇宙空间任意涨缩理论”所展示出的画面,那以人眼为中心的天球构图,简直就是一圈令人陶醉的绝美图画。事实上,有形空间与无形空间之间除夹杂着虚形空间外,应该还存有另一种过渡形式:假性有形空间。

(1)、能量残留:在有形空间与无形空间的交界处。即目前所知的宇宙对外扩张的部分。其特色是:有形空间处于强势时,高速粒子流不断进入到虚形空间。随着能量的逐渐耗损,高速粒子流有时会消逝的无影无踪,形成所谓的“假性有形空间”;有时却会蜕变成不碰撞粒子,残留在虚形空间。

(2)、黑洞中心:在有形空间范围内,特别是原属“黑洞”中心的广大区域,也极容易成为假性有形空间。2015年发现宇宙最亮“星”,便是极佳的旁证:该类星体430万亿倍太阳亮度,推断宇宙大爆炸九亿年后,其中心黑洞质量就约120亿个太阳质量。如若没有假性有形空间的存在,那如此庞大的黑洞,历经百亿年的演绎,何以未能吞噬宇宙?

(3)、主要特性:假性有形空间是宇宙中孕育物形的最佳场所。无形空间无所谓时间概念;假性有形空间虽可以无形,但却有时间概念。这是它们主要的区别之处。

狭义的有形空间则指人类已感知到的一切有物形存在的维度空间。这部分内容,大多超出文题所议范围,故略而不论。

五、结语

对于宇宙起始状态的想象,实际上,还是人类依据已有经验进行拓展思维的一种训练。将宇宙空间设定为可有可无,本身就是思维拓展的全新体验。循此思路得出的三个关键点。即:

(1)、极大与极小空间的矛盾存在,诱发出原始温差;它是从无到有产生物质的必备条件。

(2)、矛盾存在的空间,本身又衍生出万有引力和万有斥力的对冲与抗衡。它是引发一切运动的原始动力。

(3)、矛盾的空间,促使物质的形成与消亡,始终伴随着运动的存在。它是彻底改变宇宙面貌的源泉。这些都可视为本文高度浓缩后的主要观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拓展思维,也佐证了道格拉斯·诺思“路径依赖理论”适用的广泛性。当我们一旦进入到“粒子成因说”这一路径后,就极有可能对“粒子性”产生出奇地依赖,并被人类不断地“自我强化”。其结果,能经得起客观现实检验,效果应属最佳。但在尚不具备检验的条件下,那么,符合自在的内在逻辑便首当其选。

“物理研究到头是哲学”,杨振宁的话,颇令人深思。如此,“粒子成因说”既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不正确的。但倘若真是后者,则意味着又有彻底颠覆这一认识的新知出现与突破。而在此之前,就有必要尽快建立起通俗的以“粒子理论”为基础的学科体系,用于大众化知识普及。这便是本文创作的两个基本动因!

注释:

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吴怀祺:太极学说与和谐思维[J].文史知识.2007,(5):13 19.

3高超杰:新宇宙观[A].黄河:世界重大学术创新成果获奖精典[C].北京: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2010.151-15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