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一年,充满期待~

 小猫倩倩 2023-04-20 发布于江苏

喵~大家周四好呀~

过去一周都在奔波中,先去深圳上了丁老师的星辰班,周五晚上又连夜飞北京,周末上了2个整天北大《“独角兽”企业商业模式与成长战略》的选修课,接下来两天约见了在京的朋友和供应商,耗尽了最后一滴电量回家。巨巨巨累,今天写完这篇推文我打算继续去补觉了。

这一周发生了好多事,未来几周推文我会慢慢展开跟大家分享。今天来分享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事,就是,星辰班开班啦!

丁老师说,亮心私塾是“修心”领域的本科阶段,星辰班是研究生阶段。

与“知识”性质的内容不同,丁老师在星辰班教授给我们的更多是“智慧”,大多需要体悟才能收得到。而体悟又是很私人的感受,能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不足3%;还有一些内容太深,不适合作为单篇文章分享。因此,我只能尽量如实还原可写的部分。要是大家看完之后没感觉,那一定不是老师教的不好,而是我写的不好。

丁老师在一上课的时候先问了我们三组问题:

第一组问题:你的手机是你吗?你的房子是你吗?你的包是你吗?

大家几乎异口同声都说,不是。

第二组问题:你的头发是你吗?你的手是你吗?你的耳朵是你吗?你的胳膊是你吗?

这组问题可以这样思考:假如头发剪了,胳膊断了,你还在不在?

第三组问题:你的想法是你吗?你的念头是你吗?

大家在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分歧,有一半的同学说是,一半同学说不是。我是很坚定地说“不是”的那个。

老师没有揭晓答案,而是告诉我们,未来会用一年时间带我们去探索,“我”和“我的”有什么区别,探索“我是谁”。

我们往往都把“我的”和“我”搞混了,这个问题看起来很抽象,看不到摸不到。实际上,我们具体的问题正是由这些抽象问题决定的。“你是什么样的人“这个抽象的问题,决定了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信念,决定了你有什么样的行为,落实到你怎样做企业、怎样赚钱、怎样管理团队。

老师说,所有的企业战略,都是为企业家的人生战略服务的。所以未来一年,老师会带我们把自己的人生战略探索清楚,家庭、事业、关系、财富……这些都是人生战略的一部分。一年之后,要达到的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培养目标是“找到一个相对清晰的生命方向,建立正知正见,活出喜悦自在、生机勃勃的生命状态。”

因为这个话题太宏大了,我很难复述清楚,就讲其中特别打动我的几个小点吧:

1

把任何一件事做到极致,就会发现本质


丁老师说,“规律”不是只有一种方式才能得到的。当下你在做什么,做到极致,就会发现那个万事万物最底层的那个规律。
 
做饭也可以,运动也可以,讲课也可以……当你努力的过程中,你会遇到障碍,解决障碍过程中你的内心状态会有变化;你会有烦躁、沮丧、精力不足,你会遇到贵人,你会遇到骗子,你会遇到诱惑……这个过程中,你排除万难把这件事做到极致,本质的东西就会自然呈现。
 
求道不用去深山里,不用看很高深的书,也不用学一些很玄乎的东西,只要做好当下的事情就够了。当下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是修行。

2

学习到了一定阶段,体悟比知识更重要


第一节课课间的时候我去找丁老师,我说,老师,您看我30岁之前把该学的都学了,北大也读了私塾班也上完了,打工人自由职业创业都经历过,创业也有4年了,我现在能去您家扫地了吗?(丁老师之前说,古代高人收徒弟都是要先从扫地3年开始的)
 
丁老师看了我一眼,然后回了我3个字:去赚钱。
 
我当时大概以为老师是想说我经历不够,等到后面接着听课,才发现,老师确实想说我经历不够。
 
我想要在10年之后40岁成为丁老师这样的人,想要拥有老师一样处变不惊的稳定状态,想要有老师一样可以解决大部分人问题的能力,想要有老师一样“内方外圆”的品格,我得像老师一样见过那么多的人、经历过那么多的事才行。
 
我想要帮助别人,首先得理解他们的人生,甚至“活出”不同人的人生。
 
这个道理其实早就懂,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和惰性。有的人的舒适区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有的人舒适区是自己熟悉的领域。国网不是我的舒适区所以我辞职了,但是像过去创业的领域与业务规模就是我的舒适区了。

 
我最近发现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每次我觉得一件事特别顺,想要沉湎其中的时候,老天爷就会来敲打我一下。我最近时常说自己是“80%活在精神世界里面的人”,我的“真爱”就是学文化、学艺术、修心这一类的事,最近又迷上了沉香,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小爱好都特别烧钱,我是压根不乐意去做商业的。
 
怎么烧钱?学啥都要找能接触到的最好的老师,还要升级装备。无论是我在学的哪个领域,最好的老师学费都不菲;钢琴从练习级的琴换演奏级的琴,还想再换更高级的,因为嫌音色表达不够细致;跳舞的同学可能知道,日常练习的进口体服不算便宜,那种定制的TUTU裙、演出服,比较好的,价格跟奢侈品差不多;文化圈的宝贝,看到有眼缘的,我也收了,想着送给谁谁谁。
 
我之前赚来的钱满足自己这些烧钱的爱好完全足够,我就天天活在自己的“阳春白雪”里,太舒服了,完全不想挪动。
 
因为上周所说业务上遇到的问题,现在我不得不被从阳春白雪拉回了现实世界,要去切实地考虑商业、企业经营的事情。
 
哎呀这个事,我觉得挺有趣的。你看,我不想动,老天就丢来一些变化,让我被动地“动”。看看你天天说想成为丁老师、想帮助别人,是不是诚心的,是不是真的想去体验不同形态的人生,还是就舒舒服服地只是说说而已。
 
丁老师说,40岁之前,重要的是“好玩”,不是以结果论成败。40岁之后,有清晰的人生方向了,就按照那个方向去走。建议我多去体验,多去玩。我先自己琢磨琢磨,等5.6月份再找老师喝茶好好聊聊。
 
老师还说了,不建议我在40岁之前把讲课、分享的作为自己的主业,可以把讲课分享作为一个沉淀自己和点亮别人的方式,但是我最好还是把注意力放在经营企业上。
 
这个点我特别认同,就像我之前开写作课,是为了给公关业务线服务的,占的营收比例也很低,后来自己过了那个阶段就不想开了。我对自己还是有要求的,教给别人的东西,尽量是我已经“知行合一”的。
 
所以~看看接下来会经历什么、体悟什么,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3

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老师说,我们之所以会被眼前各种各样的事情带走,有两个原因:其一,你不是将军;其二,你不知道路在哪里。
 
如果非常清晰自己生命想要去往的方向,非常坚定地走向那个方向的话,眼前今天谁跟你争吵了,明天这个项目遇见什么问题,都只是眼前的“兔”而已。你只是看见,不会去追。
 
当然如果这个将军在度假,有只小兔出现了,可能他还会跟这个兔子玩一会儿。
 
将军赶路,不追小兔。这句话给了我很强的力量。
 
我相信自己一定是将军,我只要找到自己的路,并且坚定地沿着自己的路去走,一定会到我想要的那个终点。
 
最后讲一个小故事送给大家。
 
上周末我在北京约见一个朋友,我们对业务经营思路完全不同。他是那种追风口很牛的人,经常一个风口只有3-5个月他就能赚一笔。我是如果一件事只有短时回报,我压根不会去做的。
 
我们交流各自未来要做的事,他问我:“假如这个事情不赚钱,你还会继续做吗?”我说,“怎么可能不赚钱呢?我帮别人解决问题,这个问题的价值非常大,而且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人非常稀缺,我得到的钱是帮别人解决问题的回报,我怎么会不赚钱呢?”我朋友说:“我在跟你聊事情,你跟我讲哲学,无敌了,我打败不了哲学。”然后我们哈哈大笑。
 
两年前丁老师跟我讲,“金钱是帮别人解决问题的回报”,当时对我来说只是“道理”,入脑了没有入心。我用了两年时间,终于把这句话“活出来”了。
 
一年之后的自己又会成什么样呢?
 
不知道,但是充满期待。人间烟尘,你我同行,共赴星辰大海~

我出了一本新书,链接在这里:

适合大学生以及毕业0-5年的职场新人,以及对未来规划感到迷茫的同学阅读~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购买~

截至本周一14:00评论区留言赞数最高的5位小伙伴是:语惊四月,小童,赵愿生,乾乾不矜,小新。喵已经私信要过地址啦,书会在回复地址一周之内安排寄出~

今天会继续在评论区选5名留言点赞最高的小伙伴赠送这本书(截止到下周一14:00),名单在下一次发推文时公布,欢迎积极参加呀~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启发,可以帮喵点个“在看”,动动小手让更多人看到喵~感恩~
如果想围观喵的朋友圈,或者有什么悄悄话想和喵说,可以加这个微信号哦(如果加过喵其他微信就不用重复加啦)~

我的这些文章也值得你读一读


01 | 微笑地讲一个悲伤的故事

02 | 我是怎样从“社恐患者”,到享受与人打交道的

03 | 真实的我,可能和你看到的那个不一样

04 | 讲一个本周发生的小故事~

05 | 最近的一些深度思考:究竟是谁帮助了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