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为道士和寡妇的私生子,瞎子阿炳生前吃喝嫖赌,死后却凭一首曲子就被视为“乐圣”,比肩贝多芬!

 心灵牧场书馆 2023-04-20 发布于河南
作为道士和寡妇的私生子,瞎子阿炳生前吃喝嫖赌,死后却凭一首曲子就被视为“乐圣”,比肩贝多芬!这一首婉转哀愁《二泉映月》,奏出了他凄苦的一生!

《二泉映月》被小泽征尔评论成需要跪着听的音乐,了解瞎子阿炳的人生经历的会说这是一首悲伤的音乐,不过实际上旋律传达的却是一种对人生淡然的态度,到底是多么坎坷的经历才会让阿炳对于人生苦难看淡?

阿炳原本并不是一个盲人,反而有一双精明透亮的眼睛,在现存的唯一一张照片中,只能看见阿炳带着盲人镜,饱经风霜的面孔和消瘦的身材。

他的母亲是一个寡妇,父亲是当地有名的道长,华清和。

华清和在给一个大户人家做法事的时候,和这个寡妇发生了不该有的关系,生下了阿炳。

寡妇生子在那个贞节观念很强的时代所遭受的非议和白眼是难以想象的,只知道阿炳的母亲忍受不了流言蜚语选择自杀,而阿炳在姨母家生活了几年之后就被送回了父亲身边。

当时华清和碍于身份问题不敢认下这个儿子,只能以收徒的名义将其留在身边教养。那几年大约是阿炳最快乐的时光,因为师傅不仅细心教养他,还事事关心。

小阿炳内心早就把师傅当作自己的亲生父亲看待,只是真相揭开的时候,阿炳依旧接受不了。

华清河去世之前将阿炳叫到身边将他的身世告知。阿炳被这件事情深深的打击到了,他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出生是如此的不堪,还害死了母亲,亲生父亲至死才敢与自己相认。

自父亲死后,阿炳染上了很多恶习,抽大烟,逛窑子,身上的钱消耗完之后就用道观的钱享乐。

这样堕落的生活让阿炳生了重病,最终导致双目失明,屋漏偏逢连夜雨,道观里的人也忍受不了阿炳,把他赶了出去。

失明加上身体虚弱,失去生活来源的阿炳只能依靠着从父亲那里学来的手艺生存。

华清和有“铁手琵琶”之称,阿炳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

也许是因为失去了光明,音乐成了阿炳黑暗世界里唯一的安慰,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都编进曲目里,走街串巷的弹唱,要是遇到好心人还会收到打赏。

四十岁的阿炳遇到了董催娣,这个女人用自己耐心的照顾温暖了阿炳苍凉的内心。

董催娣经常会拉着阿炳走在街上,去卖唱的地方赚钱,阿炳一直都没有戒掉大烟,赚的钱除了够养活自己和妻子,多余的部分几乎都用来抽大烟了。

只要身边有人陪伴,再难熬的日子似乎都有了盼头,两人虽生活的不富裕,不过却安稳。

日军占领阿炳的家乡之后,很多乡亲们选择逃走避难,阿炳是盲人,远行多有不便,就继续留守家乡。

此时他的曲子里又多了些嘲讽和无奈。

阿炳会出城卖唱,日军驻守城门的时候,每晚十点准时关闭城门,赶不回来的人只能在城外过夜。

不过这些日军很是“照顾”阿炳,每当阿炳回来的晚了,就在城门处给日军弹唱一首,也许这些日军也能从阿炳的曲子里看到故乡的樱花。

也有很多人愿意跟着阿炳学习二胡,其中有个小徒弟叫做黎松寿,他在后来成为了南京艺术学院的学生。

在学校倡导收集音乐曲目的时候,黎松寿想到了阿炳。

他带着教授曹安找到阿炳希望将他的曲目都录制下来,可惜当时的阿炳已经身患重病,只录制了《二泉映月》。

即使是一首曲子,阿炳的身体状态也再难和当年的状态相比。

《二泉映月》是阿炳对于自己一生的诉说,虽苍凉却不悲凉,它传达的是一种对命运所有的馈赠都坦然接受的态度,年少时的阿炳放浪形骸,几经沧桑的阿炳似乎已经看破了世俗,变得豁达,坚定,从容不迫。

五十七岁的阿炳肺病愈加的严重,很快就病逝,妻子董催娣也在一个月后跟随阿炳而去。两人共同葬于“一和山房”道士墓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