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赓骂儿子王八蛋,儿子反笑:骂得好我是个王八蛋,陈一想不对头

 白色羽翼wswizh 2023-04-20 发布于山东

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授衔结束后,他回到了家中,孩子们好奇地问他授的什么军衔。陈赓笑着回答:“芝麻酱。”孩子们也不懂,以为父亲授予的军衔真的叫芝麻酱。

后来,老帅们经常问孩子们你老爸是什么将。孩子们天真地把父亲的话告诉他们:“芝麻酱”。

文章图片1

陈赓一家

这让一众老帅大笑不止,也为孩子们的天真可爱而暖心。其实,陈赓作为党内的开心果,和家人相处时也很是幽默,在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事。有一次陈赓骂儿子“王八蛋”,没想到儿子不怒反笑:“骂得好,我是个王八蛋。”陈赓这才感觉到不对劲。

陈赓与孩子们的故事

或许是因为陈赓在长征中的经历,只要他听到孩子们的吵闹和哭声就会产生一种无法控制的情感,也正是这种情况,也使得陈赓养成了对孩子慈父般地关爱、慈母般的心肠。

文章图片2

陈赓

在1935年8月下旬,当红军长征到达草地时,陈赓由于腿伤掉队,所幸还有一匹瘦马。正当他在马上前行时,不远处看到一个小家伙,浑身都沾满了泥水,看着弱不禁风的孩子,陈赓喊过来小红军让他坐着自己的马走。

那个小时候的小孩子,看了看陈赓的伤腿,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说自己还能走,如果他不信的话,自己可以和马比快。他腰身一挺,做出了准备起跑的样子。陈赓心疼地按住他的肩头,说着不能跑不能跑。

因为他知道,如果这个小孩一跑稍微受点累说不定就倒下了。在当时那个艰难的时期,身上的一点干粮就是他们活着的希望。陈赓告诉他一起走吧,可这个小孩子却说要等自己的同伴,为了不让陈赓担心,还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干粮袋,说自己的干粮还能吃好久。

陈赓没办法说服小孩,只好说自己在面前等着他。可当他走了没多远,就感觉到不对劲,那个小孩的干粮袋……他立马调转头原路返回,却发现小红军倒在路边已经奄奄一息,看到陈赓之后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文章图片3

陈赓

陈赓赶紧上前紧紧地抱着小红军,发觉干粮袋里有一个坚硬的东西,打开一看,里面只有一根牛膝骨还有一些杂草、野菜,没有一粒粮食。

陈赓愧疚不已,因为他觉得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小红军才没命的。这个孩子仅仅只有十一二岁,为了让陈赓能走出去,硬是撒谎演戏把他骗走。这个小红军给陈赓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陈赓初次对孩子有了一种心疼和关爱的感觉。

1947年11月,陈赓率领由太岳军区野战部队改编而成的解放军第四纵队主力,来到了平汉线,开展大规模的铁路破袭战,以策应大别山的刘邓大军。

12月18日,他们攻占了豫中驻马店,并接管了镇上的豫剧科班。那里有六十多个卖身学艺的小孩,这天晚上,孩子们还对解放军进行了慰问演出。演出结束之后,陈赓来到他们中间,称赞他们演得好,还介绍了自己的名字。

孩子们一听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陈赓,一时间也感觉很是激动,但他们也没想到叱咤风云的大将军竟然这样和蔼亲切。

文章图片4

陈赓一家

看着这些孩子们,陈赓对大家说道:“你们要好生唱,将来我要领你们去给刘邓首长、陈粟首长们唱,胜利后我还要带你们给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唱!”孩子们一听到自己会给毛主席唱戏,心中顿时热血沸腾,开心得直鼓掌。

陈赓拉过一个小男孩,亲了亲他的脸,问他:“小鬼,胡子扎不扎?”小孩子挣脱手,跑开远远地说道:“扎!扎得很!”引得大家一阵哄堂大笑。

之后,陈赓交代十一旅的旅长,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革命的娃娃剧团。还要给他们派文化教员,让孩子们学文化、读历史、学打仗。要给他们做一些合体的衣服,成为小战士。

交代完工作之后,他鼓励小演员们要好好学习,将来革命胜利之后,你们就是红色的艺术种子。从那之后,不管陈赓多忙,都会抽出时间到娃娃剧团看一看,看看他们的节目,督促他们的学习,还会把一些学习用具送给他们。

文章图片5

陈赓

还有一次,陈赓刚刚打完仗返回驻地,就安排剧团到部队去演出。小演员们想和他多呆几天,但陈赓却告诉他们:

“孩子们,我也想多留你们几天,可在前方打仗的时候,我许了愿,哪个部队打得好,交货多,就让娃娃剧团去哪个部队慰问。所以,你们马上下去演出,是代表我们去还愿的!不对在前方用枪炮打仗,你们去演出鼓舞士气,就是用节日去打仗!担子也是很重的哟!”

陈赓的一席话,深深地启发了孩子们,在之后的实践中这些孩子们渐渐地成熟了起来,也明白了自己身上的重任。

那么,陈赓对待自己的孩子,又和其他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呢?

儿子和陈赓开玩笑 

陈赓是喜欢孩子的,他有5个孩子,为4个儿子和1个女儿,之后还抚养了好几个老战友的孩子和烈士的孩子以及家里的亲戚。他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玩儿,而他自己也是一个女儿奴,对唯一的女儿陈知进非常疼爱。

女儿在昆明出生之后,陈赓逢人就说:“我终于有个女儿了。”一群小文工团员听说陈司令新添了个女儿,还相约结伴要到他家来看看。

文章图片6

陈赓一家

小知进出生不久,因为喝牛奶过敏脸上起了好多红疙瘩,文工团员们就故意的调皮说道:“小丫头这么丑。”陈赓就会一脸不高兴的说道:“看你们谁敢再说我女儿丑?”

虽然陈赓对女儿疼爱不已,但在大是大非上对他也非常严格。当女儿要去上小学的时候,陈赓不让用自己的专车接送,可孩子又小,学校还远,他只能和朱德、刘少奇家合租了一辆三轮车,改造成儿童车,三家共用专门接送孩子们上学。

在学习上,陈赓对孩子们的要求也很是严格,要教育女儿,从小要养成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在学校里要和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们搞好关系,不要有特殊化的思想,穿着要尽量和普通的孩子一样,要朴素一些。

对于孩子们来说,陈赓既是他们的父亲,也是一位严师。在生活上,他非常关心孩子们,在吃饭上,要求他们不能浪费粮食,也经常告诉孩子们中国刚刚开始建设,资金和物资都需要,大家要和老百姓们同甘共苦,要勤俭节约。

文章图片7

陈赓一家

他要求孩子们穿衣服不要追求时尚,而他也以身作则,自己的衣服旧了就去改一改给大孩子穿,大孩子穿完就给小孩子穿,一件衣服就能穿上好几年,有的时候打上补丁也都会穿。而孩子们也在父亲的教导下非常懂事,从来不问父母要这要那。

他要求每个孩子都要对学习认真,不管他多忙,多晚回到了家,总会去亲自检查孩子们的作业。发现错别字的时候,就会让孩子们自己查字典纠正,看孩子们的作业写得不工整,他就会要求重写一遍。

有一次,陈赓的侄子在上中学时,把成绩单上的2分改成了4分,陈赓发现后,气得拍桌子。对侄子进行严厉批评,儿子陈志坚站在旁边,吓得赶紧逃跑,从那之后,大家都记住了不能弄虚作假。

陈赓患心脏病之后,周恩来亲自交代他的营养保健可以按照“四副二高”的待遇供应,因为当时国家有困难,很多东西都买不到。可陈赓对孩子们的要求更加严格,一个孩子寄宿在学校,不准他们随便回家,每周只能回来一次。

文章图片8

陈赓一家

两个小孩走读,平时在家和工作人员的饭吃得差不多。每周日全家人团聚的时候都会改善一次伙食。每当亲戚来北京的时候,人少就住在家里,人多就住在招待所里,也都是坐公交接送,从来没用过陈赓的专车。陈赓他自己都说:

小轿车是党和国家配备给我工作之用的,私人无权、也不能随意使用。

由于他工作很忙,苏联军事顾问多次提出要送给他一辆小轿车,陈赓还是坚持乘坐国家给他配的轿车。

在陈知建眼中,父亲的性格招人喜欢,是个聪明人,幽默,搞恶作剧的时候常常能逗得人哈哈大笑

知建小时候聪明淘气,有一次捣蛋气的陈赓骂他:“你这个王八蛋!”没想到儿子继承了父亲的幽默,嬉皮笑脸的回答:“骂得好!我是个王八蛋。”

陈赓奇怪道:“你什么意思?好什么?”儿子不吭声,陈赓一想不对头,哈哈大笑。陈赓告诉儿子,有一个老朋友的儿子调皮,气得他大骂儿子:“你这个孬种。”儿子回答:“我那个种就孬。”陈赓说:“看来我以后不该骂你了。”

文章图片9

陈赓和孩子们在一起

后来,父亲去世,陈知建也仍然牢记着父亲在信中对他们的嘱咐:

“我们最关心你们的是,在各方面都刻苦地锻炼和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做,对于你们的将来有极大的好处,望你们牢牢地记住。”

后来,陈知建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哈军工,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军人。

在陈赓离开孩子们的时候,陈知进还不满11岁,而她也经常回想起父亲和儿时的他们在一起的时光。

难忘父亲陈赓

陈知进回忆起父亲的时候,脸上充满了对父亲崇敬的神情。

她说道,从小父母就严格要求他们不能挑拣经过修补的破旧衣服,大孩子管不了的就给小的,她的花衣服染一染就再给弟弟穿。她还记得弟弟上学时就因为穿她的花衣服被笑话。

文章图片10

陈赓一家

从小学起,父母就开始教他们针线活、织毛衣,长大之后妈妈还把父亲在战争年代用过的针线包送给她,后来她参军也一直带在身边。

他们穿过打补丁的衣服,也穿过漂亮衣服。妈妈来自江南人家,从小就会织毛衣,所以她当兵之后,也曾给很多孩子们做过衣服。每当他们对新生下的孩子没办法的时候,父亲总会告诉他们去找傅涯。

也正是因为有妈妈的这双巧手,陈知进小时候穿了漂亮毛衣、毛裙子和好看的衣服。

说起父亲,陈知进说父亲也对他很是关心。有一次她从幼儿园回家,玩了一天衣服脏得不行,爸爸看了很是心疼,直接在箱子里找了一块粉红色的纱布,趁着妈妈没下班,就带着她找裁缝做了两条连衣裙,回来之后受到了妈妈的埋怨,但她很是开心。

那个时候的她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也可以穿上带补丁的衣服,她也从来没有感觉到什么不自然。是父亲让她学会了节俭,也教会了他们豁达地对待人生。

文章图片11

陈赓一家

在陈赓生命的最后一年,他还和老战友相约要一起到井冈山去看看。同时,他也想到他在抗战时长期战斗过的山西太岳区老根据地。

在他去世的前一年,陈赓夫妇带着两个儿子回到了湖南湘乡。那时正值困难时期,当陈赓看着面黄肌瘦的乡亲们和他丰盛的饭菜时,一定要去看看米桶和谷仓,当地干部都傻了。

原来他们是担心陈赓看到之后伤心,先给邻居们发放了鱼肉饭菜。陈赓并没有责怪干部,只是告诉他们要实事求是,带领群众共渡难关。回京之后,还是想办法给县里拨了一些部队退役物资。

1961年寒假,孩子们跟随父亲去了上海,在这里他们了解父亲过去在上海的事情。还带着他们去外婆家,了解上海普通劳动人民是怎么生活的。

文章图片12

陈赓夫妇

住在丁香花园时,是国家困难时期,父亲一直要市委的同志降低伙食标准,妈妈从院子里找来野菜给他们吃,他们一家人听着妈妈讲过去大生产的那些事。

父亲是一个乐天派,但多年的战争生活严重地伤害了她的心脏。为了早日恢复健康,他在家写书法修身养性。在他去世前不久,得知中央号召高级将领写回忆录时,他非常兴奋,他终于知道原来生病也可以为党做工作了。

之后,他一直努力写文章,在临终前的夜晚,妈妈劝他休息的时候,父亲却说道:“机器一开动,哪能停下来。”

文章图片13

这句话是他一生的写照,一位台湾友人后来告诉弟弟,他亲耳听到国民党高级将领余汉谋,在临终前感叹:“我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陈赓那样的人都到共产党那儿去了。”

在孩子们的心中,他是一位慈祥的父亲;在敌人的心中,他是令人佩服的对手;在党内,他是令人敬重的大将军。这样一位大写的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