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粟裕晚年因何受尽折磨?饭菜必须摆成一条直线才能吃,死后才找出“真凶”!

 大俗人精舍 2023-04-20 发布于四川

粟裕,一个在中国近代战争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是十大将之首,也是十大将中唯一一位可能被评为元帅的存在。然而他的晚年却不胜凄凉,吃饭都需要家人的帮助。他在晚年究竟遭受了什么折磨?为何一代英豪落得如此下场?

时光倒转,回到1930的水南之战。

“咻、咻、咻......轰!”

流弹的飞行声与炮弹的轰鸣声在战场上交替作响,看着眼前的红军战士们一个接一个的倒下,负责指挥本次战役的粟裕将军坐不住了。为了方便指挥,他不顾众人劝阻,硬是将指挥所前移了10里,誓与红军战士共存亡。

可能是看见指挥官与自己同在的原因,战场上的红军战士们三军用命,以顽强的韧性顶住了敌人的冲击,甚至一度将防线向前推进了数里。面对已经起势的红军战士,敌人只好希望依靠强大的火力来压制红军战士们的推进。

然而枪炮总有穷尽之时,随着敌人的火力覆盖逐渐稀疏,红军战士冲锋的号角便开始响起,作为总指挥的粟裕将军也从指挥所中走了出来,准备欣赏一下自己的指挥成果,并且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粟裕将军前脚刚刚走出指挥所,一颗敌方的炮弹就落在了指挥所附近。随着一声轰鸣与几声惨叫,粟裕将军当场重伤昏迷,随行亲卫也牺牲了两人。

就是在本次水南战役中,粟裕将军受了自他参加革命事业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伤。炮弹爆炸的弹片直接击中了他的头部,使得他在床上躺了数月。

此战过后,粟裕将军不时就会偏头痛,但鉴于当时他还比较年轻,外加革命事业未竟,需要粟裕将军在沙场上贡献自己的指挥才华。故而粟裕将军便凭借着自己铁血般的意志扛过了那段烽火岁月。

直至全国解放,新中国成立,不用再绷着的粟裕将军身体骤然衰弱。头痛这一毛病更是愈发显著。每次发作,粟裕将军都得用冰毛巾敷住患处止痛。

也正是由于建国后粟裕将军的旧疾愈发严重,不得不前往苏联进行疗养。使得粟裕将军错过了新中国战争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抗美援朝战争。

正是在这场战争中,新中国打破了美国的不败金身,也打出了新中国的威名,让当时的整个世界都认识了华夏大地上重新崛起的东方神龙。

而最初中央属意的本次战争的指挥者其实就是十大将排名之首的粟裕将军而非彭德怀老总,奈何粟裕将军顽疾未复,只能遗憾的错过了这次战争,这也让粟裕将军在未来的日子里数次感慨抱憾。

可是粟裕将军在苏联的疗养也没能根治自己的老毛病。当时粟裕将军的主治医师只当是粟裕将军在战争中屡次受伤,且保养不当,导致神经系统受损。

然而当粟裕将军晚年时,时不时发作的偏头痛愈发严重,一度开始影响到他的视力。但凡移动自己的视线,都会感到脑神经在隐隐作痛。因而为了减轻这种痛苦与折磨,粟裕将军在吃饭时需要家人把饭菜摆成一条直线,好方便自己动筷。

那么粟裕将军晚年遭受此等折磨的罪魁祸首到底是什么呢?是什么让一代英雄落到了如此地步?

1984年,粟裕将军终于没能熬过病痛的折磨,离开他所奋斗了一生的新中国。然而当粟裕将军的遗体一经火化,火葬场的工作人员却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

正常人体一经火化只会留下一些骨灰。但粟裕将军的遗体在火化后还发现了三片金属造物,其中最大的一块足有两厘米长。

原来,这些都是当初水南一战时那颗在粟裕将军身边爆炸的炮弹的碎片,它们也是造成粟裕将军多年一直偏头痛的幕后元凶。

原来粟裕将军并未伤到神经系统,而是由于庸医的治疗,导致颅内的弹片一直未曾取出,一直在刺激粟裕将军的脑组织,使得他不时的头痛恶心,其实都是大脑的排斥作用罢了。

至此,一直折磨粟裕将军的幕后真凶终于水落石出。

后来,为了纪念粟裕将军在新中国成立中做出的贡献与牺牲,三块弹片中最大的那一块被送去了中国军事史博物展馆。剩余的两块较小的弹片则交还给了粟裕将军的后人留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