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澳媒:中国赢得“和平调解者”奖章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3-04-20 发布于北京

参考消息网4月20日报道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4月19日刊登题为《中国赢得调解奖章》的文章,作者为印度中国和亚洲研究组织高级研究员拉胡尔·卡兰·雷迪。文章摘编如下:

中东最近的事态发展将中国呈现为多边对话的可靠中间人和支持者。

沙特和伊朗同意恢复外交关系的决定提升了北京的外交形象和政治影响力。在中国促成这两个中东敌对大国之间达成协议后,沙特决定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对话成员,这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作为和平缔造者的形象。

中国的外交胜利表明其越来越有意愿和能力参与冲突的解决。

以中国参与沙特-伊朗和解的努力为例,其能源进口量在两国非常可观。2021年,中国原油需求的18%由沙特提供。北京是沙特最大的石油购买国。中国-沙特关系的相互依赖促使中国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调停者参与其中。同样,中国也是伊朗最重要的经济伙伴。中国在上述两国巨大的经济影响力也使其有能力影响它们的政治行为。

中国在中东地区没有历史包袱的事实也帮助自己树立了中立调停者的形象。北京的“一带一路”倡议、能源合作水平和贸易关系也确保了其在当地的长期投入。稳定的中东符合中国的利益,就像与北京保持稳定的关系符合利雅得和德黑兰的利益一样。

此前,中国在阿富汗以及在南亚的孟加拉国和缅甸之间的斡旋尝试重申了其作为调停者的立场,并与美国主导的冲突调解努力形成了对比。北京还扩大了在非洲的外交接触,尤其是在埃塞俄比亚——“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枢纽,在美国与该地区争端各方的关系持续恶化之际,北京主动提出调解意愿。

北京调停冲突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没有历史包袱、决定保持中立以及向争端国家提供经济激励的能力所推动的。中国也非常愿意利用其中立的观点来调解未来的冲突。

中国的“全球安全倡议”是最引人注目的尝试,它旨在建立一个替代性安全架构,以便为发展中国家的冲突解决设定规范。中国已经表示,伊朗和沙特的和解是“全球安全倡议”在实践中的一个例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