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比藩镇更棘手的是边患。 七世纪初,吐蕃兴起于青藏高原,在松赞干布领导下,他们征服了泥婆罗、党项、吐谷浑等政权,将势力范围拓展至青海中部。太宗、中宗时期,文成、金城二位公主先后入藏和亲,但这种“甥舅”关系没能换来和平,两军围绕西域的主导权连年交锋。安史之乱时,吐蕃趁机进犯并攻陷长安(763),但很快被郭子仪杀退,代宗得以返京。 当时,唐朝另有一边患在北。 回纥是继突厥后在北方兴起的游牧民族,安史之乱时,他们在大唐“天可汗”的请求下数次发兵支援。为维持这种关系,又是郭子仪提出“联回抗土”战略,以回赠回纥人口、金银,及与之进行“绢马贸易”的代价,避免了让唐朝陷入两面受敌的境地。 郭子仪武举出身,安史之乱时升任朔方节度使,一度指挥唐、回联军收复两京,不久却在宦官鱼朝恩的谗毁下被解除兵权。吐蕃来袭时,郭子仪再次临危受命,以致代宗羞愧地说:“朕用卿不早,故及于此。(《旧唐书》)”永泰元年(765)吐、回联手入侵,郭子仪亲赴前线说服回纥主帅与唐朝结盟,又一次解了长安之危。 据《旧唐书·郭子仪传》:“故太尉...尚父子仪,天降人杰,生知王佐,训师如子,料敌若神...”这“料敌如神”一词可谓高度、准确评价了他的军事才能。依郭子仪“联回抗土”方针,唐朝对吐蕃逐年占据优势,与回鹘(788年改名)更是树立了地区间睦邻友好的典范。九世纪末,当回鹘亡于黠戛斯(吉尔吉斯)时,其部分族人西迁至新疆吐鲁番一带,构成了今日中国维吾尔族的主体。 郭子仪是唐朝中兴名将,他死后谥号“忠武”,被历代帝王所追捧。 ![]() 力 匕 精選文章推薦 真相 | 無為 阝 勹 廴 匚 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