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汉末年是4国并存,为何罗贯中只写了三国?被抹去的一国很熟悉

 新用户40828904 2023-04-20 发布于福建

引言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各地军阀混战,彼时间以魏、蜀、吴三国势力为准,三方展开了军事斗争,持续了六十年的时间,最终的结局是三家归晋。

而这段只有六十年的历史,尽管只是岁月长河中的一粒尘埃,却为后世留下了数不清的“宝藏”。

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为我们生动形象的讲述了这段历史,也让许多人物流芳千古。

可历史上,东汉末年可不止三个政权。在辽东地区,还盘桓着一股势力,他们被称作燕国。作为隐形的第四国,燕国究竟是如何建立的?

文章图片1

(三国时期地图)

明明是四国瓜分势力,又为何罗贯中只着重描写了其他三国?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公孙度建燕国政权,割据辽东

为什么我会说这个燕国我们十分熟悉呢?

在我国的公元前二世纪左右,战国时期七雄争霸,其中正有燕国。当初燕国所处的位置也在辽东附近,所以东汉末年出现的“燕国”也得此名。

他们地理位置重合,也算是一脉相承了,燕赵之地多义士,而燕国的建立者公孙度,也出生在辽东这片宽阔肥沃的土壤上。

他年少时在辽东的襄平地区长大,也就是如今的沈阳。后来跟随父亲到了玄菟郡,距离沈阳位置并不远。

文章图片2

(公孙度)

等他长大后,也不过是玄菟郡一个普通官吏而已。

而当时的玄菟郡太守同姓公孙,又中年丧子,觉得和公孙度十分投缘,便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一般重用。从这里开始,公孙度也走上了自己的更高的路。

他在做了尚书郎之后,又成为了冀州刺史,尽管这个官位没坐很久,但是公孙度却有贵人相助。

其实我们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发迹的英雄总会遇到贵人,或许这就是他们的气运吧,毕竟成大事者没有运气可是不行的。

当时董卓手下有个人名叫徐荣,也算得董卓信赖。徐荣与公孙度是多年好友与同乡,于是公孙度在徐荣的推荐之下,被任命为辽东太守。

公孙度也是一个聪明的,想要成为一地之长,没有威信是不行的。于是他新官上任三把火,直接把他公孙度的火气烧到了辽东的角角落落。

文章图片3

(公孙度)

他先是杀了当时辽东襄平的县令,随后又杀了当地的名门望族田昭,公孙度行事狂妄大胆,上任以来,辽东有数百豪族皆被他找借口杀害。

辽东成为了他的一言堂,而当时南方混乱四起,公孙度借机发展了辽东势力。

辽东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在辽东的一条天然燕山屏障,辽西走廊地形复杂,可以说是完美的保护了辽东地区。在进入襄平地区前,还存在幅员辽阔的湿地,可以说从南方向北进入辽东,路上是层峦叠嶂的阻碍。

而这就给了公孙度机会,他主动向东方发动扩张,当时有夫馀国便主动归顺到辽东,而在辽东与高句丽的战争后,《后汉书》记载,高句丽也听从辽东的调遣。而辽东山高皇帝远,还吸引了许多名学大家进入辽东避世。

文章图片4

(辽东郡)

可以说当时的辽东地区俨然一幅建国之像,而这也的确是公孙度的追求。

眼看着汉室将倾,公孙度遂及在辽东地区自立侯王,又将辽东郡分为两部分,这时的辽东尽管尚未建立国家,但我们普遍认为,辽东的燕国建立了。

二、为何罗贯中只写三国呢?公孙渊自立燕王

公元190年,公孙度割据辽东地区,自立侯王,而这时的东汉发生了什么呢?董卓受到了关东的联合讨伐,随后又强行迁都长安,大肆残害袁氏家族。

东汉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在关东的联合讨伐中还有曹操,曹操曾邀请公孙度合作,许诺他将军和侯爷的职位。

公孙度知道这消息直接回复,我都在辽东称王了,去永宁做个乡候干什么,直接拒绝了。这时天下军阀四起,我们熟悉的“东汉末年分三国”来了。

那么为什么罗贯中只写了《三国演义》,可是当时的辽东地区的燕国,却没有大幅介绍呢?

文章图片5

(《三国演义》剧照)

首先,要称得上“国”的,再怎么也要像魏蜀吴三国一般,建立起来国家统一政权,一统大地。有了国还要称帝,建立国号定都,这样才算是一个完整的国家。

但公孙度统领下的辽东地区,尽管我们称作燕国。但是公孙度却一直没有称帝,他一直将自己称作是辽东侯,而这一举动便让辽东地区无法被看做是国家。

反而就像是军阀割据的地方政权。尽管后来,公孙度的孙子公孙渊,自立为燕王,被称作燕国。

可是这燕国不过只短短的存在了一年的时间,就算可以被称作国家,也稍纵即逝。所以罗贯中没有描写成“四国演义”也是合理的。

文章图片6

(公孙渊)

而且辽东地区恐怕还发展不了“演义”,首先辽东地区与曹魏势力早年交好,而之所以辽东政权没有受到他人侵扰,也有一部分原因便是,辽东对曹魏是有一定的臣服的。

毕竟辽东自治的前提是,无人管他,而当时的战乱下,谁又能多出心思来管呢?

他和曹魏算是相得益彰,而且辽东的军事实力也肯定是不如其他几个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抱个大腿比较重要,所以辽东选择的是曹魏政权。

所以可以说辽东地区的“燕国”,距离真正的国家还是有些距离的。

公孙度于公元204年去世,在他死后他的儿子公孙康继任,依然是自封辽东侯,也正是从他这里,开始与曹魏修复关系。

他将袁氏子孙的首级献给了曹操,曹操接过对方递来的橄榄枝,得到了与曹操合作的机会。

随后公孙康又大力推动辽东对于乐浪郡的统治,乐浪郡位于当时的朝鲜半岛北部,连接高句丽。而在公孙康的治理下,燕国版权不断扩大,甚至深入了对于朝鲜半岛的统治。

燕国也迎来了自己的政权巅峰,但很快随着公孙渊的上位,燕国即将成为一段历史。

文章图片7

(公孙渊)

公孙渊其人,他是丛自己的叔父手中夺权,并且原本燕国与曹魏交好,而公孙渊却反其道而行之,他选择了东吴。东吴和曹魏对立,而他这样的选择无疑是将燕国推入深渊,公孙渊向东吴称臣,孙权准备将他册封为燕王。

然而此举却遭到了东吴大臣的反对,认为公孙渊领导下的燕国并没有什么优势,却被孙权驳回。孙权派人送去了一大堆的贵重珍宝,原意是拉拢。但这些东西,却让公孙渊起了别的心思。

东吴距离燕国远,而曹魏又近。要是曹魏真的对燕国下手,根本无法得到东吴的支援。两个都难选,那就干脆两个都得罪,公孙渊杀人夺宝,随后将东吴使者的首级献给魏帝,以示讨好之心。

文章图片8

(魏明帝)

而魏帝借着封赏,派去的使者中有一人力大如牛,并非常人。

当公孙渊知道此事后,便觉得这是魏帝特意派来的杀手,对待整个使者团都十分不客气。此举传回魏帝的耳朵里,魏帝自然不愉,随后派人前去征召公孙渊。

结果公孙渊直接发兵,将使者打退。眼下燕国把两个政权都得罪了个遍,于是公孙渊干脆自立为王。他称自己为燕王,年号为“绍汉”,还设置百官,给边疆加爵。

这时候的燕国才有了一个国家的雏形,公孙渊又再次向东吴俯首。

而曹魏怎么会放过他,司马懿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而公孙度根本无力抵抗曹魏大军,导致燕国全线溃败。尽管逃走,也被追来的司马懿斩杀,曹魏平定了辽东地区后,势力更上一层楼。

文章图片9

(战败的燕国)

可以说这个燕国,是被公孙渊自己玩脱的,原本曹魏给他机会,可却把握不住,非去勾结东吴,最终还是被灭。

三、燕国存在时间太短,东汉末年群雄割据

从燕国建国再到被覆灭,它只存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

这样的时间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十分短暂的。而公孙渊建的燕国也不过是一种假象罢了,如果他一心跟着曹魏,也许还能存在的久一些。古人最忌讳的就是换主,这无疑是在加速自己的死亡。

作为一个被抹去的第四国,燕国更像是曹魏等政权的附庸,这样的势力其实在东汉末年并不少见。尽管势力庞大,但在历史的洪流之下终将被人收服。

而这样的情况下,不论是燕国还是其他政权,都是很难加入的三国的争霸当中的。

文章图片10

(三国战争 图文无关)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也有许多我们熟知的人物和故事,为后世所传唱。而最终三国曹魏收尾,而属于魏国的强大还没有到来之际。

司马家的横空出世,又再次改写历史,司马炎创建西晋,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短暂一统天下的政权。

而东汉的辉煌也早已远去,不论是三国还是燕国或是西晋,都只不过是历史缩影下很小的一点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