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最早的釉下青花黄绿多彩——五代佛门造像

 荣纳堂 2023-04-20 发布于天津

这是一尊晚唐五代时期的释迦佛小造像,高21两厘米。该造像面目饱满清秀,肉鬓高耸,双耳垂轮,身披袈裟,为典型的唐代风格的佛门造像,经“洛阳眼”验证其烧制年代为五代(956-959年)。颇为奇特的是该造像只有正面衣着釉下施青花黄绿彩,其他部位均为施化妆土外醮泥浆,以表达面部肤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代教科书认为青花五彩始于明代永、宣时期,并可细分为:五彩、青花五彩、斗彩。但根据传世实物考证,在元代就已出现非常成熟的青花红绿彩(见笔者《青花五彩的先河——元青花红绿彩麒麟纹大罐》)。而更早的宋代还出现了斗彩,即釉下青花釉上红绿黄彩(见笔者的《宋代青花和斗彩》)。这件五代时期的釉下青花黄绿彩的造像应是孤例存在的,并没有出现釉下多彩同在高温烧制时产生不良发色问题,这就很难解释为何后世没有将其作为一个品种传承下去,而只有到了清代才出现醴陵釉下彩瓷尚可算是釉下多彩瓷的品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