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商业回到真实中

 z55j03b55 2023-04-21 发布于江西
图片

每一次过年长假,都是对实体商业的“大水漫灌”:你能体会到真正的需求指向哪里,也能有机会看到一些消费风向,真正的大众对于不同线下消费类型有怎样的感受。

尤其是这一次。

历经了两三年的压抑,线下商业迎来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高峰,广场、商场、电影院、游乐场,滑雪场、公共沙滩、以至于高速上的休息区...所有能体验能消费的公共场所基本人满为患;三亚、长沙、成都、大理、万宁、西安、北京、上海,所有你能想到典型旅游城市也迎来了自己久违的客人。

随之而来的,你也能发现大家的消费愈加追求“实在”,为真正的好东西买单。

大家越来越会被贴近自然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吸引。是的,就比如滑雪这件事,作为“白色瘾品”,总有相当多的人都在赶往雪场的路上,更不用说早就火了几年的露营。

大家也在被原生的,独一无二,此时此地的创造力和场景所召唤。且不说大家更热爱的街道,在佛山的南海大地艺术节,十几个小村落,每一个公共艺术装置,不管是藏在老房子里还是江边,还是菜市场,都值得去一个个盖章打卡。

而“此城此地”的美食美景、好的设计与景观,也都成为这一轮消费强烈关注的对象。大家去大理洱海边的民宿,去曼谷的酒吧夜生活,去香港听Eason的演唱会,去深圳看建筑双年展,就连看灯会你也知道要去上海豫园、四川自贡,每件事情都只属于这座城市。

当然还有很多年轻人会选择万宁后海,这里早已成为另一种形式的乌托邦,一个抵抗都市价值观,无视内卷和异化的目的地,没有章法的自然生长,没有所谓开发定位策略,但这里有海有沙滩,有那些低成本的工作室和商业,于是这里就成为了新的远方,大家愿意在这玩点好玩的,自己真正喜欢的。

你可以说这些消费内容都没法复制,太在地、太原生等等,可是在不断地审慎权衡之下,或者说借助着各种自媒体工具,他们的钱没白花,得到了实在的体验。

或者说很有“真实感”。

图片

成都远洋太古里 LV之家

如果说去年下半年的消费关键词是“松弛”:大家需要一种打开,一种逃避,一种平衡自我身心的状态,那么今年能给到的关键词是“真实感”。

“真实感”意味着很多事情。

“真实感”意味着社交货币概念的衰落,没有什么太多要讨好别人的、一定要给别人看的,刻意的显露反而适得其反;用在自己身上,有最直接体验和生长的才是有意义的。

“真实感”意味着品效合一,还原消费对象最本身的价值。要不,你去拿最理想的产品出来打动人,让人不得不买;要不,就在观念与审美上领先他人,能够去独立主动的输出新消费意识,来去引导市场;要不,就在社群、在内容上能够去实现绝对优势,占领话语权,去为消费本身增添光环。

小红书最流行的内容就是各种消费攻略“干货”,同样,包括点评和各类社交媒体解决最多的问题是让消费信息变得透明,再加上有眼界且见得多的消费者,你的一点点优势都可能会被放大,同时,你的一点点不足也会声名远扬。是的,秘密和忽悠越来越少,狠货和干货越来越重要。

同样,“真实感”也是在反对“刻意和自嗨”。基于这些越来越有评判能力的消费者,刻意的掩饰,刻意的讨好,自嗨式的自我彰显,所有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套路,都会因被抹平的信息差,变得脆弱而不堪一击。

而在“真实感”需求的背后,其实是“安全感”。

在B站和小红书见过无数“科技与狠货”以后,对于消费者来说“不被坑”,不被割韭菜,几乎变成了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有时候坑点钱也无所谓,影响身体、丢面子,这些事对于消费者来说可能伤害更深。

大家渴望真实。想尽快回到真实,回到那些容易理解即便很寻常的生活里。

尽管这种感觉也是一种对比的体验,可能是场景所营造出的氛围、讲故事讲出来的意义...但这种真实感本身让我们在功能消费的基础上,其实是多一些确定和安全的感觉,它其实是一种情感需求,尤其是在这个信任成本越来越高的时代里。

就如同大家重新关注老街小巷,回到老城区,关心楼下的社区咖啡和面包店一样。尽管这些很日常,但却让人心安理得,这些消费体验非常的具体而踏实,这些所折射出的真实感,都是一种对于三年压抑心态下的平衡疗愈。

图片
图片

REGULAR源野 荒石公园

这两年大家看到许多花样百出的新商业案例。但不得不说,在固有的开发逻辑和设计惯性下,或许大多数的项目会让你感觉新奇,眼前一亮,足够精致和“贵气”,但它却很难提供真实感,更难去提供共情。

尤其是那些想要“大力出奇迹”的商业案例,投资驱动式,通过砸钱和堆设计来解决的商业项目,用力越狠就越容易刻意。是的,常常是因为找不到那么多的好内容来填,就动不动用设计来解决问题,而设计本身也缺少前端的观念和思考的支撑,主题探索,只能动不动东拼西凑,去呈现出一个空洞却“丰富”的所谓新场景。

商业场景越来越需要“率真”,而非“完美”。要把你最厉害的那一面无限放大,而不是去追求四平八稳的平庸。

的确,“有缺陷”成为了一种真实感的背书。放在过去,就是一些有脾气的个人老板,你给他面子和包容,他给你狠活和好东西,放在现在或许会说这个主理人很有性格,不爱理人,这些都无妨,只要能让产品说话就好,但这样的故事却能给大家留下影响以及消费的动机。

时间,也成为了“真实感”的来源。你有没有感觉到越来越多的新商业空间,明明是一家新店但都去营造“老与旧”。元古的户外椅子会特地多沾些雨水侵蚀,Aesop会专门寻找那些古早的社区小店,观夏愿意去找一些独栋的老建筑开店,INNERCO刚刚呈现就有斑驳粗粒的柱子,呈现着“工地之美”,开吉茶馆也在营造着“老茶馆”的气息。

大家都在做旧,是的,这个时代做“新”很容易,“旧”却越来越少,但旧有种真实感,因真实而安全,因安全而松弛,让人卸下防备来体验产品。

真实感也来自于原创。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品牌成长,都会离不开借鉴、山寨甚至是高仿抄袭,这样做或许能得到一些眼前的好处,但终归是一种原罪。

而越来越多的新品牌无疑愿意更勇敢地去生产内容,自己喜欢什么就去创作什么,去研发自己喜欢的特调咖啡,去定义自己的新产品,去主动地输出和创造点不一样的,把贵州酸汤和日料混合,把精酿啤酒和书店融合,把茶馆和工作室混合...成都有很多这种事儿。不少新品牌把许多看似无关的事物拼接在一起,这也能创造真实,因为它是原创的,是独一无二的。

当然,真实感最终还是来自于自信,以及更加真诚的价值观。只要足够自信,就不会去刻意的追求完美,而是坦然的暴露出不重要的缺点,不藏拙,就像做更新改造一样,可以接受原有的“旧”和“乱”,并与之共存;而价值观总是会陪伴着全程,究竟所想,所说和所做的事情是不是一致,并且心安理得,只有价值观才能维系所有的事情。

图片

REGULAR源野 MONDOLI

“真实感”不只是一个消费端的趋势,它也在影响着行业端。

有多少品牌在私下抱怨,对传统意义上的商业招商话术,包括各种出街材料,被刻意粉饰,被滥用的形容词表示非常麻木。

大家想要看到的是什么?是项目最终呈现的愿景和理念,是行文和设计中表达出的审美和规整,是对周边消费需求的直接洞察,以及根据这些洞察梳理出的,合理、有效和清晰的项目商业策略,理直气壮地告诉大家为什么要来这里,为什么适合这个品牌。

这些都指向一种真诚。

尤其对于新的品牌与新锐合作方来说,很多事情并不需要太多的粉饰包装。不同于传统商务合作和对G端语境,在新的行业端沟通方式里,始终都需要不断地相互理解与认同,这不是一个交换信息的过程,其实是交换信任的过程,尤其是在这个随便问问就能问出背景,问到口碑的时代里,要想人设不崩塌,只能去保持真诚。

而真实感,也在预示着一种趋势。

那些“野路子玩法”越来越经不住考验。那些短暂的、野蛮复制的、网红跟风的商业内容,不仅难以持久,就连是不是能真的“跟上风”都是问题。或者说“跟风”本身就是问题,因为一味的对标模仿照抄,只会永远跟不上,永远暴露出自己的不自信与短板。

更加自信,真诚和向善的状态,更能依托内容输出、依靠产品和运营逻辑驱动的商业模式,只会越来越受到关注,并且一往无前。或许这样的想法在鱼龙混杂的行业环境里显得天真了点,但终归是不败的,因为这是站在未来的一边,站在市场价值的一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