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隐寺一副经典对联,历经千年风雨,点醒无数世人

 仙源钓鱼人 2023-04-21 发布于山东


图片

文 | 向小园 · 图 | 网络

图片

相传某日,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算到将有一座山峰从远处飞来,然而寺前尚有村落,济公担心飞来的山峰危及百姓,就劝大家赶紧离开。结果村民都觉得平时就疯疯癫癫的济公,今天肯定是在捉弄人,便对济公的劝告置之不理。

恰逢村中有户人家正要娶新媳妇,事出紧急,济公只好将新娘子抢了去。村民见状,纷纷呼喊着追出来。没多久,便见狂风大作,天地昏暗,一座山峰呼啸而来落在了灵隐寺前,村子也在瞬间化为乌有。自此,人们都对这位救了全村性命的“活佛”敬爱有加。

这段流传民间的小故事正与灵隐寺的飞来峰有关。说起灵隐寺,在世人心中,似乎早已与济公之名互有关联,难以割舍。事实上,早在济公之前,灵隐寺便驰名中外。它始建于东晋年间,距今已有近1700年历史。

当年,康熙皇帝南巡时,亦曾多次来访灵隐寺,更亲书“云林”二字,因此灵隐寺又叫“云林禅寺”。关于这段往事,同样有着一段传说。

康熙驾临后,应老和尚要求题写匾额,结果大笔一挥,一个大大的“雨”字便已占据大半篇幅,然而古时“灵(靈)”字在“雨”字下方还有三个“口”和一个“巫”,但笔画太多怎么也写不下了。最终,康熙在随从的暗示下,将错就错,写作“云林禅寺”

 图片

其实,除了这些耳熟能详又充满意趣的小故事外,灵隐寺还有一副对联颇为出名,正是:

人生哪能多如意,

万事只求半称心。

这副对联,历经千年,以其精炼的笔锋启迪着无数世人。虽只有短短14字,却字字珠玑,道尽世间沧桑与智慧。


人生哪能多如意

宋人方岳有诗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人生,不完美才是常态。世间万般,不会尽数拥有,亦不会无所收获。

纵观古今,不论是王臣将相,还是先贤智者,无不有着尚未圆满的遗憾。

圣人孔子学富五车,满腔抱负,却因生不逢时而半生飘零。他的学说,在当时无人赏识,踏遍山河,却寻不到半个知己。遗憾吗?当然遗憾。但在周游列国期间,他著书立说,传承弟子,终为华夏留下精神火种。

华夏千年,无数人从满怀期待到抑郁而终。他们之中,有的不遇明主,有的壮志难酬,有的贫困潦倒,有的受尽冤屈。

没有谁的人生足够圆满,但也没有谁的人生一无所有。

有时候,正是令人唏嘘的遗憾,铸就了真正的圆满。胸怀宽广、知足惜福、沉溺山川、千载留名。这些,不都是遗憾背后那份弥足珍贵的美好吗?

俗话说:“月盈则亏,月满则溢。”凡事不必太过苛求完美,时光漫长,不如学会自我接纳,与世事和解。

图片


万事只求半称心

恒愚法师曾在《半点禅》中写道:“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

“半”在中国的文化里,代表了一种中和知足的处世智慧。万事不求绝对圆满,只要有所得便好。而不够完美的另一半,反而会拥有出乎意料的收获。

我国是陶瓷大国,如若对陶瓷有所研究的,会发现不少瓷器周身都遍布着各类纷繁复杂的细碎纹路。早期这样的自然裂纹被称作瑕疵品,是为“开片”,但随着发展,这一缺憾却逐渐成为流行审美,甚至出现了人为“开片”的现象,这所谓的缺陷转而成为了亮点。

图片

人生在世,若学会“半称心”,所见便不会是山穷水尽,而是柳暗花明。有舍有得,才会善始善终;有苦有乐,才知浮生恣意。

《菜根谭》中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

所谓难得糊涂,遇事少些计较,多些随和,自然行得坦荡,过得安然。

 图片

世间万物,无须强求完美。只要内心富足,何惧漫漫长路。

不过度贪图,少自我苛责,尽自己所能,自会拥有问心无愧的幸福与释然。

愿你的当下与未来,都是平安喜乐,鸟语花香。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