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年,高考前的“预考”超难忘,54个人的班级,只剩下8人!

 清风细雨hans 2023-04-21 发布于河南
退休老干部67
4小时前

文:刘永钊 图:来自网络

再过一个多月,一年一度的高考日子就要不约而至了,每到想起这些,我都会油然想起自己当年参加高考时的岁月。

那个年代,对我们农家的学子而言,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几乎是唯一的途径,虽然我的同学当中,也有一些人通过当兵留队的方式,离开了农村,但那毕竟是极少数。

内容图片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是名副其实的寒窗苦读,尤其是高三那年,大家都拼命冲刺,每天早起晚归,那种虐心的辛苦,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够真正地感同身受。

那时,同学们的经济条件都不好,每周一两块钱的零花钱,除了离家近的一些同学之外,大家基本都住在学校的宿舍里,每周六放学回家,周日下午返校的时候,往往会从家里带一些冬瓜豆子、咸菜啥的,那时,如果能吃上一点荤菜,简直是感觉最幸福的事了。

那时的高考,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高考的时间安排在每年的七月七八九三天,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读高中时,每年的四月底,都会安排一次预考。

那时的学生,不像如今,只要读了高中,就可以直接参加高考,不管你考了多少分,多少都会有个学校可上。

但那时却不是这样,像我就读的乡镇高中,参加高考的人,每年有350人左右,但真正被录取(中专、大专、本科)的人数,也就20来个人,十分之一都不到。很多同学都是通过一年又一年地复读,才走进了大学校园。

记得当年四月底,还要参加一次预选考试,我认为这是一次比较残忍的做法,在这场考试中,我们学校被刷下去三分之二。大多数人,无缘参加真正的高考。

那时的预考,由县教委统一命题,全县统考。全县学生的名单,统一放在一起,按照姓氏笔画进行排名,安排考场。

为了获得真正高考的机会,全校师生都特别重视,几乎每隔几天就是一次模拟测试,然后再进行年级排名。

记得在高三下半学期,晚自习要求十点熄灯,但很多同学都不肯离去,依然点上煤油灯或蜡烛,一直学到半夜一两点钟才离去,而第二天又起得很早,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我参加预考是在1989年,是我和班里的几个同学结伴,骑着自行车,一同赶往学校安排的旅社,那还是我人生第一次去县城,感觉一切还是特别新奇的。

第一场考试是语文,当时由于时间的节奏没把握好,当老师提醒还有最后十分钟时,我的作文才写了个开头。

当我匆匆忙忙,以最快的速度写到结尾时,交卷子的铃声响起,而我却没有了检查的机会。

出了考场之后,我心里特别沮丧,班主任问了我具体情况后,就不断地安慰我说:“没关系的,像语文这样的科目,有时检查说不定会把正确的改成了错误,你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好好面对下一场考试吧!”

他的循循善诱,给了我很大的慰藉,我不安的心也渐渐平复。

内容图片

三天紧张的考试,转眼就结束了。回到学校后,我们每个人都到宿舍收拾自己的被子和床单带回家,这样的离开,也许是和学校永别。只有成绩特别好的同学,才会把行李直接留在学校里。

令人倍感压抑和紧张的“预考”终于结束了,按理说,回家后应该可以适当放松一下了,其实不然。

我回到家后,每天忐忑不安。我的脑子里反复过滤着每一科的考试内容,哪些答案是错误的,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带有疑问的,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判断,预测每门课大概能考多少。尤其是语文,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我心里也在暗暗祈祷,希望能够给自己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预考的分数,一般在一周左右就在学校张榜公布了。但在等待的每一天,都是煎熬,吃不香,睡不好,父亲看到我焦灼的样子,就对我说:“不要太当回事,今年考不上,就再复读一年!”

那天,我正在田间帮父母种红薯,突然我邻村的一位同学一路小跑,来到田间,他大声喊着说:“刘永钊,咱们两个都考上了,你考了全班第二,我是第五!”

瞬间,我喜极而泣,然后骑着家里的自行车,拼命朝着学校狂奔而去。我那次的语文,居然考了94分,大大超过了我的预期,谢天谢地。

内容图片

而那年,我们班预选之后,54个人的班级,只剩下8人,先前人满为患的教室里,显得空荡荡的。

而那些预考落败的同学,则黯然离场,要不准备来年的复读,要不就回到农村种田,然后娶妻生子,过完平平淡淡的一生。

闯过一道关,并不代表拿到改变命运的“入场券”,。因为再过两个多月,就要面临真正的高考了,那才是真正决定未来的时刻。

七月的七八九三天,同样是充满了紧张和期待。

那一年,我们学校考上了31人(四个理科班21人,复读班考上7人,一个文科班考试了3人)。其中本科6人,大专16人,中专9人。

尽管比率很低,但却是我们学校历届高考成绩最好的一届。为此,学校也获得了县教育局的嘉奖,学校为了激励以后的学弟学妹们,将我们每个人的名字用特大的字体写在红纸上,贴在学校的光荣榜里。

时过境迁,如今的高考早已经不能与我们那个年代同日而语,哪怕成绩很差的学生,照样可以读大学,我甚至觉得当年考上中专或大专的同学,和如今985、211的含金量别无两样。

内容图片

如今,尽管我已经年过半百,但每当我想起高考前前后后的时光,心里就会生发出很多的感慨。时隔三十多年,曾经的一切脉络竟历历在目,仿佛发生在昨天,从未离开,一直在那儿。

我之所以这样,并不是因为纠缠于考试的一个个片段,而是因为,那是我人生旅途中的至关重要的一次跋涉,是我青春岁月的一份难忘记载,更是永不会消逝和磨灭的一种情怀。

内容来源:今日头条
角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