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述百练:情节模式

 一中大语文 2023-04-21 发布于福建

①情节模式是小说叙事的主要模式之一,历史悠久,成绩斐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人们阅读小说,是希望看到一个有曲折情节的故事,欣赏那种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布局安排。

②认识情节,可以从故事入手。一般来说,我们可以用不同的问题来区别故事与情节。对故事提出的问题是:下一步将发生什么事件?对情节提出的问题则是:事件为什么发生?这并不是说在故事中就毫无因果链存在,而是指这种存在只有在形成为情节后才真正具有意义。这就是说,生活本身充其量只能提供故事而无法提供情节,因为情节总是对故事的一种重新安排,其目的是为了表达讲这个故事的人对他所讲的那个故事的看法与态度。这样,任何情节中都必然存在两个基本因素:作为实体的故事与使故事成为实体的结构,而逻辑性是其中的核心。因为正是逻辑使叙事主体将一系列的故事联结起来,构成一个被称作“情节”的整体。这个整体具体地可分割为无数个“场景”,它们通过因果关系来彼此衔接,以戏剧性冲突作为动力。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特定场景的作用在于充当情节发展的一个环节,既不能喧宾夺主地突出自己,也不能无所顾忌地游离于整体设计之外。譬如在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与左拉的《娜娜》里,分别都有一个关于赛马的场景。《娜娜》里的赛马仅仅就是赛马,它只能使我们了解到一些当时的社会风尚与社交活动;与此不同,《安娜·卡列尼娜》中的赛马场景使我们看到了安娜与渥伦斯基之间的私情趋于公开化,这不能不使安娜与其丈夫卡列宁的关系受到剧烈冲击,于是故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需求。所以,赛马的场景在《娜娜》中似乎可有可无,而在《安娜·卡列尼娜》里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③由此可以看到,所谓情节,概括地讲,就是对于人的行为有目的地加以使用,其功能是对现实生活中那些相对混乱与无序的状态做出挑战。这种挑战的实现前提是,被纳入文本中的那些表现人的行为的事件,通过某种因果关系达到一种高度的统一。

④要更好地发挥情节模式的作用,作家需要处理好两组关系。

⑤其一,偶然与必然。偶然能使情节发展中不断建立起的平衡被外界新的冲击不断打破,从而使读者的阅读兴趣有增无减地一直抵达终点。所以,巴尔扎克说,偶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然而也必须看到,情节模式能够建立的基础是以必然为内核的可然律,没有必然性也就无所谓事物的前因后果,从而也就无所谓作为情节的有机整体。偶然与必然就这样在情节小说中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峙性。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出路是,在情节小说里一切偶然都是必然的替身,其意义在于为必然开辟道路。这也正是情节模式在现代艺术范式中处于四面楚歌之境的原因所在。

⑥其二,情节与情感。情节总是由人的外部行动构成的,而人类的情感体验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却具有内在性,这种隐秘的东西主宰着人的行为。所以,小说不能忽视对人的心灵历程的透视,单纯的情节展示不会赢得人们真正的兴趣。这样,在情节与情感之间似乎也就存在着一种分歧:如果将情感体验作为叙述中心,常常会导致情节线的延缓乃至中断;反之,如果把情节活动作为艺术焦点,便可能会失掉许多展示内心体验的机会。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案有不少,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是将情节内化,使之成为内部情节。甚至可以说,真正重要的是内部情节,它赋予了情节模式以光明的前景。

1.除了文中提到的原因,第⑤段中巴尔扎克的论断还基于以下哪个前提?(  )(2分)

A.读者在阅读小说时最感兴趣的是情节

B.读者最希望看到情节一波三折的小说

C.伟大的小说家能够充分利用偶然推动情节

D.优秀的小说能激发并维持读者的阅读兴趣

2.以下哪一项最适合为第⑥段的解决方案提供佐证?(  )(3分)

A.在《阿Q正传》中,鲁迅不仅从叙事者角度活画出阿Q的可笑,也多处以阿Q的视角和语言展开叙述,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人物内心,对他产生理解与同情。

B.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在王熙凤出场时故意不道出她的姓名身份,让林黛玉由惊奇到迷惑,以她解谜般的心路历程展现凤姐其人,使人物形象格外鲜明突出。

C.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交替使用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使读者深入主人公内心去感受他对命运的挑战,简单的外部情节因内在情感变化的支撑而显得隽永。

D.在《变形记》中,卡夫卡除了设计“人变虫”这一具有荒诞性的情节外,用写实的手法描写主人公变形之后的各种遭遇和内心活动,使作品表达极为细腻真实。

3.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3分)

A.遵照情节模式创作的小说最受阅读者欢迎。

B.好的场景应对推动小说情节发展有所贡献。

C.小说情节总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D.现代小说完全摒弃了传统小说的情节模式。

4.文章始终在比较中展开论述,请结合第⑥段的思路对此加以分析。(3分)

5.同班的小徐同学难以区分“事件”“故事”“情节”。请你根据上文内容,用简明易懂的方式进行解说。(5分)

【参考答案】

1. D  (2 分)

2. C  (3 分,选 D 得 2 分)

3. B  (3 分)

4. 首先从显隐的角度将情节与情感对比,揭示两者的特征与关系,得出“小说应重视表 现人物内心”的结论; 再用假设, 在比较中呈现以情感或以情节为叙述中心的不足;最后给出解决方案。(3 分)

5. 事件指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1 分);故事指按时间顺序对事件加以叙述(1 分); 情节指写作者基于表达目的和需要, 依据因果逻辑,将故事重新组织起来,形成整 体。 (2 分) 。举实例 (如按时间先后叙述祥林嫂生活中的事件是“故事”;为凸显人 物的悲剧命运,先写祥林嫂之死,再回忆她初来鲁镇的情形,就构成“情节”,2 分) 。 (给满 5 分为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