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中的中秋

 湖畔黄昏 2023-04-21 发布于湖北

“……年轻的人想着30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纸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模糊。老年人回忆中的30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大、圆、白,然而隔着30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咀嚼着张爱玲的文字,记忆中的中秋隐隐约约,模糊,凄凉,欲说还休。

还是坚持着,将记忆中的中秋形诸文字。多年以后,瑞瑞有兴趣,可以看看。

小时候的中秋,不会特意去看天上那轮明月。留在记忆里的,是中秋月饼。

30年前的月饼,比现在的要大多了,也要薄多了,看起来真的很像天上那轮满月。4个月饼一斤重,垒着,用纸包着,纸上渗着斑斑油迹。

小时候的月饼,很硬,真要舍得扔出去打狗,可以把狗打得嗷嗷直叫、落荒而逃。月饼皮儿裹着白芝麻,馅儿是红糖,还有一些冰糖块儿,嚼得卡啦卡啦直响。

小时候,好像很难得一人独享一块月饼。大人用刀把月饼切成几小块,扇状,摆在青瓷盘子里。

1985年的中秋,清冷彻骨。中秋的前天晚上,农历八月十三,祖母走了,弥留之际,喊着我的乳名。而那时的我,在离家60里外的县城。第二天被家人喊回家,灵床上的祖母,已永远听不见我的呼喊。

那年中秋,月上中天,在庭院里,伯伯们、父亲、哥哥、我、堂弟,跟在道士身后,围着祖母的灵柩环行。道士唱着什么,我听不懂,只是机械地跟着,不时跪在地上,拜着,磕头。

22年了,独处的时候,每次想起,哽咽,失声……

1987年的中秋,刚上大学没几天。辅导员钟老师组织我们去了学校附近的玉渊潭,划船。波光粼粼,浮光跃金。到了岸边,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回到学校,钟老师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朵昙花,放在盛着清水的白瓷盘里。几位同学在操场围坐着,等待着昙花一现。

昙花后来开了吗?我不记得了。

1988年的中秋,在京的几位老乡,骑着自行车去了卢沟桥。清辉洒地,我们几个在河滩上席地而坐,喝着啤酒,弹着吉它。那天晚上有首歌至今仍在耳边:“再回首,云遮断归途……”,那位唱歌的老乡,却不知天涯何处了。

卢沟晓月是京城一景,我们去到桥上,看了看康熙皇帝题字的石碑,摸了摸那清冷的石头狮子,石头狮子上留有日本鬼子当年的弹痕。

1993年的中秋,在星子,去了位于县城附近的同事农村老家。喝完酒,在广袤的田野里摇摇晃晃地走着,月上东山。也许是醉酒的缘故,记忆中那天晚上的月亮,宛如夕阳,一样的巨大,一样的浑圆,一样的血红。

1997年的中秋,奔波在西安到郑州的路上。车到潼关,已是半夜。车主喊醒我,递给我一根沉重的铁棒,让我去车厢看着我的货。因为这段路常有人趁机爬上车厢偷盗货物。

坐在车厢里的货物上,看着一轮明月悬挂在天上,中秋夜,万家团圆,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思绪万千。

再后来的中秋,在异乡奔波,在异乡成家,忙忙碌碌。

也许,中秋的月光曾洒进窗户,泻在床前。

但我已酣然入睡,无思,亦无梦。

200792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