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2年黄公略烈士之女提出一个请求,彭德怀果断拒绝,立即致电朱德

 古稀老人赵 2023-04-21 发布于北京

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后,远在北京的彭德怀眉头紧皱,为黄公略遗孀与女儿的安全担忧不已。

很快,多年来,彭德怀等人一直都在寻找黄公略的家人,但一直没有消息。

为了保证黄公略家人的安全,彭德怀马上又派人到湖南寻找这对母女。

临走前,彭德怀特地交代工作人员:

“这不仅仅是我个人与黄公略的私人关系,而是体现了党的关怀,早在十几年前,毛主席就曾派人寻找过她们……”

几经辗转,组织上终于找到了黄公略的遗孀刘玉英与女儿黄岁新。

正在率部进军大西北的彭德怀得到消息后,马上致电身在北京的朱德,请他亲自接待刘玉英母女。

当年冬天,彭德怀从兰州来到北京开会。百忙之中,他特地派人将黄岁新接来见面。

文章图片1

彭德怀

一见到黄岁新,彭德怀就嘘寒问暖。他亲自给黄岁新削苹果,同时像父亲一样,慈祥的对黄岁新说:

“孩子啊,你现在好好读书,等将来毕业了,我就派人接你到兰州,咱们爷儿俩一起建设大西北!”

谈话间,彭德怀关切的问黄岁新:“你刚到北京,有什么困难,还需要什么,跟我说说。”

黄岁新也不扭捏,直接对彭德怀说:“我还缺衬衣。”

彭德怀马上喊来警卫员,小声嘱咐了几句,警卫员便离开了。

没多久,警卫员从房间里拿出两件白衬衣交给彭德怀。彭德怀接过衣服,笑眯眯的对黄岁新说:

“这两件衬衣是我穿过的,有点旧了,你拿去改一改穿吧。”

黄岁新高兴的接过衣服,抱在怀里。

送走黄岁新前,彭德怀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两本画册以及笔记本、铅笔以及当时很新鲜的铜壳铅笔卷刀送给黄岁新当礼物。

黄岁新翻着画册,心里倍感温暖。自幼失去父亲的她,记忆里从未感受过父爱。彭德怀的点滴关爱,让她非常感动。

文章图片2

中学时期的黄岁新

告别彭德怀回到学校后,黄岁新马上给正在北戴河休养的母亲刘玉英致电,讲述与彭德怀的见面经过。

刘玉英挂断女儿的电话后,匆匆离开北戴河,赶往北京。得知刘玉英来到北京后,彭德怀在北京饭店,热情招待了刘玉英母女。

见到刘玉英,彭德怀的记忆马上回到几十年前,想起了老友黄公略的种种……

彭德怀出生于贫苦家庭,母亲与父亲相继去世后,为了活下去,彭德怀讨过饭、砍过柴、挑过煤、修过堤坝。

而黄公略出生于地主家庭,生活条件比彭德怀好很多。如果不是因为他们都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这样两个截然不同家庭出身的人,或许一辈子也不会有交集。

而正是因为生在乱世中的他们都忧国忧民,所以先后加入湘军鲁涤平部当兵。

在这里,彭德怀交了很多来当兵的知识青年,他们来的时候满口的仁义爱国,发奋图强,廉洁奉公,但是,慢慢的彭德怀就发现,这些不过是说说而已,他们很多都是带着升官发财的目的来当兵的。

文章图片3

彭德怀

而热情开朗、勇猛机智的黄公略,是真的心怀国家与人民,因此彭德怀与黄公略成了密友。

1921年,彭德怀因为秘密处决了一个仗着哥哥是高级少将参议,随意欺压百姓、鱼肉百姓的恶霸被捕。

羁押途中,一位富有正义感的士兵故意松开绑着彭德怀的绳索,彭德怀趁机逃脱。

很快,黄公略等人就打听到了彭德怀的藏身之处,匆匆从长沙赶来看望,帮助彭德怀想办法避难。

最后,在黄公略等好友的资助下,彭德怀逃回老家务农。

次年,在黄公略等人的劝说下,彭德怀才来到湖南,考上了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与黄公略成为同学。

朝夕相处间,共同的志向使得两个人的关系更加亲密。1927年到1928年,黄公略与彭德怀又先后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下半年,他们又一起领导了平江起义。此后,红五军主力开赴井冈山后,黄公略率部留在平江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创建湘鄂赣苏区。

文章图片4

黄公略

一年后,黄公略出任红五军副军长,带领红五军扩大了湘鄂赣苏区。

1930年,黄公略被任命为红六军军长,率部在赣西南地区作战,发展革命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使得分散的游击区连成了大块的革命根据地。

由于军事才华出色,再加上对革命赤胆忠心,黄公略在苏区军民心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与朱德、毛主席、彭德怀并称为“朱、毛、彭、黄”。

1931年,第三次反“围剿”取得胜利,黄公略在率领部队撤离途中,遭遇了国民党军队,激战中,黄公略不幸被敌机射出的子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33岁。

彭德怀听闻噩耗,悲痛不已。

黄公略的牺牲,让彭德怀惋惜不已。即便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彭德怀回忆起往事,依旧唏嘘不已。

而黄公略的夫人刘玉英回忆起这些,更是悲从中来,失声痛哭。

彭德怀强忍悲痛,连忙安慰:

“玉英大嫂,你们娘儿俩这么多年受苦了,现在全国解放了,以后情况会好起来的!”

文章图片5

彭德怀

刘玉英也不忍彭德怀伤心,赶紧擦干眼泪,感激的对彭德怀说:“如果没有你多次寄钱,我们娘儿俩怎么能活下来啊!”

说完,刘玉英指了指女儿黄岁新对彭德怀说:“我这个女儿就给你当女儿吧!”

彭德怀没有子女,自然是喜欢黄岁新的,但是,刘玉英也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他笑着对刘玉英说:“岁新就给我当半个女儿吧!”

对于这“半个女儿”,彭德怀就像是一位慈父一样,可谓关怀备至。

1954年,放暑假的黄岁新准备到北戴河去看望妈妈,路过北京的时候,黄岁新先到中南海去看望了彭德怀伯伯。

黄岁新来到彭德怀办公室的时候,彭德怀正在认真看文件。听到黄岁新的声音,彭德怀喜出望外,赶紧招呼黄岁新坐在他的对面。

随后,彭德怀亲切询问黄岁新:“你好长时间没有来北京了,是不是因为学习太忙了?”

黄岁新回答:“最近一直在忙期末考试,刚刚放假。”

文章图片6

黄公略

说到期末考试,彭德怀自然非常关心黄岁新的成绩。询问过后,彭德怀对黄岁新的成绩非常满意。

随后,彭德怀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递给黄岁新:

“这是我给你买的礼物,奖励你好好学习,你打开看看,喜不喜欢。”

黄岁新打开一看,惊喜的发现里面竟然是一只手表,一时激动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彭德怀笑盈盈的对黄岁新说:

“你要珍惜时间,有了这个手表,可以更好利用时间学习!”

黄岁新高兴的点点头。

得知黄岁新要到北戴河去看望母亲,彭德怀带着黄岁新来到卧室找妻子浦安修:“去给孩子拿点钱吧!”

浦安修先是拉着黄岁新嘘寒问暖一番,随后从一个小钱包里拿出40块钱,递给彭德怀。

彭德怀先是给了黄岁新20块钱,对她说:“这20块钱是给你妈妈养病用的。”

文章图片7

彭德怀与浦安修

说完,彭德怀又将剩下的20块钱递给黄岁新:

“这20块钱是给你的路费。虽然国家有规定,烈士子女可以享受这个待遇,但是咱们国家现在比较困难,我和你阿姨给了你路费,你就不要找国家要了。”

黄岁新点点头。

还有一次,彭德怀看到侄女彭爱兰总是穿着一身旧学生装,便托人给侄女买了一段呢子料:

“你现在是大姑娘了,总是穿旧衣服不好,去找个好裁缝,给自己做一件上衣穿吧!”

彭爱兰高兴的接过伯伯给的布料,找了一个裁缝做了一件上衣,穿在身上在镜子前照来照去,心里美得不行。

随后,彭爱兰穿着新衣服去中南海找伯伯伯母,伯母看到后夸赞道:“这衣服的做工真不错,爱兰穿起来挺好,变漂亮了!”

彭德怀也走过来仔细打量着侄女,笑眯眯的连声说好。

文章图片8

浦安修

但是,就在彭德怀看着侄女在屋子里走了两圈后,冷不丁的问侄女:“岁新这孩子的个子跟你差不多吧 ?”

正在美滋滋地跟伯母说话的彭爱兰不知道伯伯是什么意思,不假思索的回答:“对啊,我们俩的个子差不多!”

彭德怀走到椅子前坐下来,嘴里喃喃的说道:“哦,差不多就好。”

随后,彭德怀招呼侄女过来,慈爱的对侄女说:

“爱兰啊,伯伯有件事情要和你商量商量。你知道的,黄岁新是黄公略将军的独生女,是烈士的后代,她经常来咱们家玩,如果看到你穿了新衣服,肯定也非常想穿新衣服。”

彭爱兰还是不知道伯伯是什么意思,怔怔的看着伯伯,想要听下文。

彭德怀则是转过头对妻子浦安修说:“安修啊,你去把你那件旧呢子大衣拿过来。”

浦安修虽然不明所以,站在原地没动静。

文章图片9

彭德怀

彭德怀这才继续对彭爱兰说:

“爱兰啊,伯伯是在想,你能不能将这件新衣服让给岁新穿啊,你伯母的衣服虽然旧了点,但是拿去改一改,也是不错的!”

听到这话,彭爱兰委屈的眼泪差点落下来,之前的兴奋一扫而空,耷拉着脑袋,站在原地一声不吭。

浦安修也觉得这样做对彭爱兰不公平,她对彭德怀说:“这不合适吧,已经说好了是给爱兰做的衣服嘛。”

彭德怀没有接浦安修的话,继续对彭爱兰说:

“岁新是烈士的独苗,我们应该更好的关爱她!虽然你也是烈士后代,但是我们是一家人,应该好说话,你把伯母的旧衣服翻个边,不也跟新的一样吗?”

看着伯伯期待的眼神,彭爱兰不忍心拒绝,只好点头答应,将身上还没有焐热的新衣服脱了下来。

虽然在生活上细心关照黄岁新,但是,在黄岁新的教育问题上,彭德怀一直严格要求。

文章图片10

彭德怀与亲人们合影

1952年黄岁新高中毕业后,考上了河南的平原农学院。但是,她觉得这所学校离北京太远了,而且还是在一个落后的小地方,不想去,想要再复读一年,重新考一次。

当黄岁新将这个想法告诉彭德怀后,彭德怀的脸色马上沉了下来,一改往日慈祥的样子,严肃的批评黄岁新:

“你怎么可以有这样的想法?咱们国家的农业很落后,学习农业科学大有所为。况且,仅仅因为你不喜欢那里就不去报道,不服从国家的招生规定,这是很不应该的!”

此时的黄岁新,还没有理解彭德怀的良苦用心,闷闷不乐的低着头不说话。

眼看到了午饭时间,彭德怀给朱德打了个电话,请朱德到中南海的大食堂一起吃饭。

这顿饭,彭德怀专门带上了黄岁新。

看到朱德后,彭德怀问朱德:“你认识这个孩子吗?”

朱德笑呵呵的看着闷闷不乐的黄岁新说:“当然认识了,这不是黄公略同志的孩子吗?”

文章图片11

朱德

随后,朱德笑呵呵的问黄岁新:“你在哪里读书啊?”

黄岁新一时有些不好意思,不知该如何回答。

彭德怀接话道:“这孩子这几天正闹情绪呢,考上了平原农学院,却不想去。”

朱德瞬间明白了彭德怀为何叫他到中南海的食堂吃饭了。

于是,朱德开始耐心开导黄岁新。

经过彭德怀与朱德的批评与劝说,黄岁新终于解开了思想上的疙瘩,心甘情愿的到平原农学院去报道。

去学校之前,彭德怀一直将黄岁新送到中南海的西门口,慈爱的握住黄岁新的手说:

“岁新啊,要是想北京了,放假了就回来,这里就是你的家!”

1954年末,脑癌晚期的刘玉英被转到北医治,黄岁新匆匆从学校赶到母亲身边。

遗憾的是,刘玉英当时已经陷入深度昏迷。

看着昏迷不醒,即将离自己而去的母亲,黄岁新痛苦不已。此时的她,迫切需要视自己为女儿的彭德怀伯伯的安慰。

于是,黄岁新直奔中南海彭德怀的家里。看到彭德怀,黄岁新难以抑制心中的悲痛,失声痛哭。

文章图片12

彭德怀

自从刘玉英病后,彭德怀便在关注着她的病情,他知道,刘玉英将不久于人世,但他却无能为力,只能留下一声长叹,安慰黄岁新人都有一死,不要因此影响了自己的身体与学习……

翌年1月,刘玉英病逝,彭德怀担心黄岁新太过难过,专门给她写信,让她到中南海小住数日。

黄岁新带着无限悲痛来到彭德怀的家里后,彭德怀慈爱的对她说:

“你爸爸牺牲的早,现在妈妈也去世了,以后我这里就是你的家,你想来随时都可以来,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

黄岁新扑到彭德怀的怀里,一边哭一边说:“我知道了,这里就是我的家,您和阿姨就是我的爸爸妈妈……”

此后,彭德怀更加关心黄岁新的一切。黄岁新大学毕业后,他勉励黄岁新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努力工作,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

文章图片13

王震

黄岁新要到北大荒工作时,彭德怀担心先天营养就没有跟上的黄岁新身体扛不住,专门致信王震,请王震关照一下黄岁新。

彭德怀对黄岁新的悉心关爱,不仅仅是因为黄岁新是他亲密战友的女儿,更因为黄岁新是烈士子女。

即便是在刚刚从朝鲜战场上回来,为召开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筹备工作日夜操劳的时候,彭德怀依旧心系革命烈士遗孀、遗孤安排的问题。

他常常跟浦安修唠叨:

“现在我们安定了,但是无数烈士连胜利都没有看到,我们要将他们亲人的生活管起来,不能让他们死不瞑目……”

征战沙场几十年,彭德怀的铁骨柔情让人动容。他那先国家后小家,先别人后自己的大义,感动了无数人,温暖了无数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