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史上,很狂的一首,短短四句彰显霸气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3-04-21 发布于北京

读诗解史,每天学一点知识

01 | 品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出自黄巢的《不第后赋菊》

02 | 创作背景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四方战乱不断,百姓苦不堪言。

尽管如此,黄巢依然很有治世之心,遂入京赶考。

但晚唐后期,入仕之门多掌握在权贵手中,所以黄巢名落孙山。

心有不甘的黄巢,一怒之下写下了这首“霸气”的诗篇。

在此之前,黄巢还写过一首《题菊花》,其中有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可见,黄巢酷爱菊花。

菊者清高,不流世俗,这正是黄巢心中的大志向。

所以,乾符二年,公元875年6月,王仙芝起兵时,黄巢便开始响应,欲成就一番霸业。

03 | 深度解析

诗文大意可解为:

等到秋天到,重阳节时,菊花盛开,别的花就开始凋零了;

绽放的菊花,香气定会弥漫整个长安城,遍地都会是如黄金铠甲般的秋菊。

从诗中就可以看出,科举落第后的黄巢已经拥有雄心,菊花暗有所指,菊香溢满京师,不难猜出喻指入主长安。

事实上,后来黄巢的确做到了。

诗中“九月八”,指重阳节,黄巢之所以不用“九月九”,并不单单是为了押韵,而是为了彰显“迫不及待”的心情。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实际上黄巢是有才华的,若是赶上太平盛世,唐代诗坛定会由他一席之地。

菊花,向来静雅高洁,可诗人偏偏用菊花为题,来推动暗涌,构架能力非同一般。

自然,也显露出了黄巢心中的愤恨,更有冲天之志。

1000多年以后,著名导演张艺谋用《满城尽带黄金甲》为题,拍了一部电影,同样成了经典。

据一些野史记载,黄巢5岁便可诗。

他父亲宴客,与人以“菊”为题颂雅,但难求好句。

黄巢旁观,随口而出: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

父亲生气了,怪他没礼貌,同时诗意“黄衣”有忌,宾客解围说,童言无忌,他有此才当幸也,可再试一诗。

故黄巢作了《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黄巢笔下,因各种原因,仅有3首诗留存,还有一首题为《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这首诗为黄巢晚年的作品,经历了尘世沧桑,颇有伤怀,可以看出才气稍有跌坠,不似前两首那般豪放不羁。

所以你看,艺术来源于生活,一个人若是久困于世俗,再有才气也可能江郎才尽。

#历史开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