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伯承与林彪,谁更胜一筹呢?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3-04-21 发布于日本
原创2023-04-21 15:37·LH学史明智

林彪和刘伯承都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帅,他们身经百战,战功卓著,称得上是军事奇才。

林彪黄埔四期出身,参加过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到达井冈山后,由于屡立战功,很快得到提升,从营长到团长再到纵队司令、军长,24岁就成为红一方面军的军团长,打了很多漂亮的胜仗。在抗日战争中,他率——五师首战平型关,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声名传扬四海。解放战争中,他作为东北最高军事主管,指挥了不少精彩战役,秀水河战役、新开岭战役、血战四平街、三下江南、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他指挥打了两个,南线大追歼,消灭白崇禧集团,他带领的四野大军从松花江一直打到海南岛,战绩举世瞩目。杜聿明、廖耀湘、郑洞国等,这些当年他在黄埔的同学,国民党内有名的战将,被他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成为他的手下败将。林彪打仗,大处如掌风云,起伏跌宕,气势磅礴;小处如刺锦绣,穿针引线,丝丝入扣。林彪指挥的许多战斗,成为了我军军史上的作战范例。无论是战术还是战略,林彪都是一个罕见的奇才。

林彪

  刘伯承,少年时投笔从戎,立志报国。早在讨袁战争中,就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干,有“川中名将”之称。后脱离军阀,加入我党。他与周恩来、朱德、贺龙等共同领导南昌起义。后在苏联高等军校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军事理论水平很深厚。回国后,到苏区担任红军军校校长之职,为共产党军队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将官,并任红军总参谋长。长征途中,强渡乌江,智取遵义,强渡大渡河,为红军杀出一条血路。抗战中,率一二九师,兵新孙武,七亘村重叠设伏,神头岭歼敌,奇招叠出,屡战屡胜,声震敌胆。解放战争中,上党、邯郸、陇海、定陶之战,令国民党军队胆寒。率12万之众,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以孤军深入敌人腹地、重围之中,游刃有余,更显出大将风范。淮海大决战,千军万马,风云变幻,刘伯承置全局于掌心,察萍风于独目,大开大合,阵地战、伏击战、攻坚战、运动战,运兵如指,连小诸葛白崇禧也称赞:“刘伯承真乃共军第一悍将。”

刘伯承

  那么,这两位元勋的军事水平谁更胜一筹呢?

我认为刘伯承元帅的综合素质要比林彪司令更强一些。

红军时期,林总的功劳要比刘帅大。刘伯承从苏联学习回国后,主要从事参谋工作,直到长征期间才作为红军先遣队司令直接带兵,虽有抢占皎平渡、突破乌江天险,通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等战绩,仍不如自1928年就上井冈山的林彪突出。林彪在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领导下,率部东征西讨,打下广阔的红色根据地,参加五次反围剿斗争,长征中又带领红一军团突破四道封锁线,飞夺泸定桥,突破腊子口等。仅在长征中的功劳就要超过刘伯承。

抗战时期,刘帅的功劳比林总大。林彪主要指挥了平型关战斗和广阳伏击战两个大战,1938年2月,由于林彪穿了缴获的日军军大衣,被阎军误伤,到苏联医治,从此再没回到抗日前线,在抗日前线时间仅半年。而刘伯承在抗日前线呆了六年,从1937年出师,直到1943年才回到延安,参加整风运动。这期间,刘伯承作为八路军第129师师长,率部战斗在太行山上。他指挥部队和日伪军进行了顽强斗争,指挥了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以及长生口、神头岭大捷、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百团大战中的正太榆辽,反扫荡斗争等一系列著名战役战斗,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灵活自如地运用游击战术让日军吃尽苦头,视为心腹大患。自身也多次受伤。

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两人的才能难以进行比较。

解放战争时期,两人各统帅一支野战军。解放战争初期,刘伯承在连续取得了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定陶战役等胜利的时候。林彪的东北战争场却是一团糟,节节败退,丢四平,弃长春,一直退到松花江以北。

林彪的东北,有非常优厚的条件。一是装备,日本人和苏联人都留给他不少先进的现代武器,使他的部队装备上明显优于同时的其他野战军。二是地利,他一进东北,便有现成的地盘,北满这个稳固的后方。三是东北偏于边关,蒋介石军队装备的补充,兵力的支援都比较困难。在经过几个月的休整,恢复了元气,此后就屡战屡胜,比较顺利地解放了算全东北。所以,林彪打顺风仗是很厉害的。

而刘伯承在中原地区,一直处于劣势逆境,打苦战、打险战,常靠智谋和细致才能取胜。他率兵挺进大别山后,外是国民党重兵重围,内无粮草弹药的补给,无后方,无后援、无友军配合,而且北方士兵不惯于南方山地,军队数量装备明显劣于敌军,他却进退不乱方寸,攻守均有条理,很快打开中原局面,改变了全国战场的格局。

如果将刘伯承放在东北,东北战事一定会更早结束。

所以说,作为杰出的军事家,刘伯承比林彪才能更全面、而且更富于创造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