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达声声】传统戏剧演出改革创新大有可为/马 达

 我的卧虎湾 2023-04-21 发布于福建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主  编:傅群雄


卧虎湾藏龙卧虎,群英会聚贤群英!




近期,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蝴蝶剧场出了一件新鲜事儿:从上月开始,这里增加了一个驻场演出——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
何为“环境式”?自然是相对于以往传统的“沉浸式”演出形式而言的。环境式越剧一经登场,各个方面都让人感到新奇无比:当观众从剧场的电梯来到四楼的演出空间时,就在电梯门打开的瞬间,一座大漠里的咖啡馆映入眼帘,这里可以买到肉包子等食物,可以品尝到味道不错的咖啡。而后走进剧场内部,在上下两层的错落空间里,摆放着朝向不同位置的桌椅。整个剧场都是戏剧演员表演的空间。观众坐在剧场里,大有身临其境之感,活脱脱使观众如置身于想象中的“新龙门客栈”里,霎那间自己就成为故事剧情的一部分,与戏剧里人物的活动融为一体。观众可以近距离看到演员的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演员也可以随时随地与观众进行互动。
据了解,这部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是由浙江“小百花”、“百越文创”、“一台好戏”三方联合打造出品的。在此之前,“一台好戏”三年前曾在上海亚洲大厦的“星空间”推出首部环境式戏剧《阿波罗尼亚》,创造了两年连演1000场、场场爆满的戏剧演出神话,从而引领了全国演出市场的新潮流。这次,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积极促成传统的沉浸式越剧和“环境式戏剧”牵手,目的就在于学习借鉴这一应运而生的新的戏剧形式,大胆探索在新时代、新科技、新场景、新业态的背景下,传统戏剧的新出路。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试演以来的实际效果看,很受包括青年观众在内的广大越剧爱好者的欢迎,许多场次的戏票提前告罄,不少江浙沪观众相约要去杭州度周末,目的就是买票看蝴蝶剧场这个驻场演出。这种观演模式,打破了传统镜框式舞台的表演逻辑和叙事风格,给观众以全新的感觉,正在成为越剧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趋之若鹜的新时尚。
长期以来,人们都在探讨与思考传统戏剧如何在继承基础上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新的时代要求下闯出新的天地的课题。这既是关乎戏剧教育目的和效果的问题,也是关乎戏剧生存与传承的问题。无论是如京剧、评剧这样一些大剧种,还是像豫剧、晋剧、吕剧、沪剧、越剧等地方剧种,普遍存在的剧场观众席上白发飘飘的现象令人忧虑。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的探索是十分有益的,给传统戏剧演出的改革创新带来许多可供借鉴的启示。百闻不如一见,百思不如一干。将传统戏剧的沉浸式演出与新时尚的环境式演出结合,且大胆启用85、95后年轻演员,使传统剧目焕发了勃勃生机,不仅使固有的老观众耳目一新,同时也吸引了大批新生代戏剧观众,也从中看到了戏剧改革创新的希望所在。
在我国,许多传统戏剧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经世世代代艺术家精心打造的艺术精品,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属于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而要想使优秀传统戏剧这棵艺术之树常青,不断吸收借鉴现代文化、科技要素,不断创造适合现代受众需求的艺术形式,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如果忽略这一点,于时代特点和现代受众需求而不顾,长期停留在已有水平和层面上,抱守残缺,固步自封,止步不前,等待着的必然是艺术的停滞和萎缩,既不能反映火热的现代生活,也无法争取新生代观众,注定是死路一条。
改革创新传统戏剧的演出形式,是一篇大文章,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但与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也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需要分清轻重缓急,分门别类认真解决。我想到的起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在内容上,传统戏剧形式需要服务新的内容,更多地反映新时代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一个是在传统戏剧的表现形式上,应大胆引进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表现形式。这方面,浙江的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为我们趟出了路子。下一步可以挖掘利用的资源还有很多。一个是在参与的主体上,尽可能多地吸收青年人参与进来,让他们挑大梁、当主角、唱大戏。只要大家牢固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积极开动脑筋,不断更新观念,锐意开拓进取,就一定能使传统戏剧绽放出绚丽的艺术花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真正形成传统戏剧艺术领域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生动局面。
2023.4.19于北京知行斋
原载2023年421日《中国艺术报》时评版“第一评论”专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