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八章 体育旅游安全救援体系

 贵理工涛声涛影 2023-04-21 发布于贵州

第八章 体育旅游安全救援体系

【本章导读】

以人为本,确保旅游者的健康和安全是体育旅游事业发展的基石。具体而言,体育旅游安全指在体育旅游活动中,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旅游者健康和安全。这种安全不仅涉及旅游从业者或组织者的责任,还需要游客自身加强安全意识并遵守行为规范。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建立健全的体育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并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其中,建立合理、完善的救援体系、加强对旅游从业者的规范检查和教育培训、提高游客的风险意识和紧急应对能力等都是关键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体育旅游事业的持续发展和繁荣,为旅游者提供更加全面、周到和安全的服务。

【学习目标】

了解旅游安全影响因素和表现形态、旅游安全救援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旅游安全救援类型。

熟悉旅游安全的概念、构建体育旅游安全保障体系、体育赛事安全管理、体育旅游安全事故分析。

掌握体育旅游安全的概念与重要性、体育旅游安全问题、体育旅游安全的影响因素、体育旅游项目安全事故防范。

8.1旅游安全与救援

8.1.1基本概念

旅游安全是指在旅游活动中,个人和公共财产、生命健康及社会稳定等不受威胁或遭到损害的状态。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即旅游者在旅途中身体健康、生命得以保障;二是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保障,即旅游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以保证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安全的定义还涉及到旅游环境的各种安全因素,如交通安全、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犯罪、食品卫生安全、住宿安全等。对于每一个旅游目的地,都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加强对相关安全风险的监测和分析,及时作出反应和处置。

旅游安全的实现需要多方合力。旅游从业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定和程序,为旅游者提供安全的服务。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旅游产业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旅游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水平,保障旅游活动的安全和稳定。旅游者也需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知识和技能,遵守相关规定,规避安全风险,做到文明旅游,保障旅游安全。

8.1.2旅游安全影响因素和表现形态

1.旅游安全的影响因素

影响旅游安全因素多种多样,需要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自然和旅游业自身等多个角度综合考虑,在旅游活动中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措施,确保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1)政治因素:政治稳定是旅游业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国家内部的政局状况、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恐怖组织活动等都会对旅游安全产生影响。

2)经济因素:当前经济危机的影响、贫富差距引发的问题对旅游安全有很大的影响。经济危机的影响呈越来越大的趋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国间的经济关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密,因此哪一个国家或地区发生了经济危机,都会引发有商贸来往国家的经济震荡,使各国旅游业遭受打击或重创。

3)法律因素:法规制度是保障旅游安全的基础。一个国家或地区想要成为我国公民旅游的目的国,其中保障之一就是对来自我国的旅游者没有歧视性、限制性和报复性的政策,这是对我国公民旅游安全保障的一种体现。

4)社会因素:社会治安条件较差、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矛盾等都可能对旅游安全产生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安全程度决定着旅游安全实现的可能性,如果旅游目的地的治安案件频发、偷盗者横行,旅游安全自然难以保障。

5)自然因素:洪水、台风、海啸、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震、飓风、暴风雪等都容易引发旅游安全事故。此外,向高原反应、极端气温、凶禽猛兽、有毒植物、森林火灾等也都会制约旅游的安全性。

6)旅游系统自身因素:旅游管理部门的管理状况、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旅游者的安全观念、旅游资源的保护等方面,一旦出现问题,都会给旅游安全造成不良后果。

2.旅游安全表现形态

1)从事故和事件类型的角度来考虑,具体如下:

犯罪:指游客在旅途中被抢劫、盗窃等犯罪行为对人身财产侵害的情况。

疾病(中毒):包括游客在旅途中感染传染病、肠胃炎等疾病;食品中毒、药物过敏等情形亦属于此类。

交通事故:包括公路交通事故航空事故水难事故缆车等景区交通事故等。

火灾与爆炸:游客在住宿场所、餐厅、景区等地方发生的火灾或爆炸事故。

自然灾害:包括台风、地震、水灾、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对游客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其他意外事故:指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发生的其他不可预知的意外事件,例如滑倒、结冰、雷击等。

(2)从旅游安全问题的不同方面、维度来进行考虑的。主要包括人身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和自然灾害安全等五个方面,

人身安全:包括游客在旅途中是否受到袭击、抢劫等犯罪行为的侵害,以及是否有严重的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件发生。

食品卫生安全:这涉及到餐馆、食品摊位等场所的卫生状况,旅游景区中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是否到位,以及游客是否能够保证自己的食品安全。

环境安全:包括景区内游客的安全环境、游客在景区中活动时是否会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影响,例如,是否有悬崖、陡坡、河流等地方游客需要注意。

信息安全:指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个人信息的安全保障问题,如信用卡信息泄露、隐私信息被窃取等问题。

自然灾害安全:包括火山爆发、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对旅游景点和游客的安全风险。据此,旅游运营商应该加强预警和防范措施,确保游客的安全。

8.1.3旅游安全救援

1.基本概念

旅游安全救援是指在旅游活动中,针对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处理情况下,组织专业力量、设备和资源,对受灾人员和财产进行有效的救助和保护。

旅游安全救援需要各方的积极参与,包括旅游从业者、旅游管理部门、政府有关部门、公众志愿者等。他们共同协作,执行应急预案,尽快采取措施营救被困的人员,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

2.旅游安全救援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

旅游安全救援是保障旅游者身体健康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合理的组织机制、专业力量、设备与装备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的综合配合,才能够确保旅游安全救援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旅游安全救援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预案制定: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以及公安等有关机构应制定详尽的旅游安全救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更新和完善,确保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2)组织机制:建立统一的旅游安全救援指挥机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划分和工作流程,加强信息共享和协调配合,形成旅游安全救援的联合作战体系。

3)专业力量:组建专业的救援队伍,包括医护人员、消防队、警察等。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旅游安全救援的有效性。

4)设备与装备:针对不同情况建立配套的救援装备库,配备必要的救援设施和器材,如救生艇、送风机、救援车、外伤包等,以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5)宣传教育:加强旅游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让游客知道旅游安全救援的基本流程和措施,有助于他们在突发事件中保持清醒,正确处理问题。

3.旅游安全救援的类别

1)旅游安全救援的类别按照具体情况和应对措施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普通救援:主要是指对一般性疾病、轻微伤等常见情况进行的急救和治疗。如头晕、恶心、脱水、扭伤等。

应急救援:主要是指对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的紧急处置。比如山区滑坡、洪灾、地震等。

营救救援:主要是指对被困、走失等情况下的紧急营救。比如遇险者受伤、被困于深山野林、失足坠崖等。

交通救援:主要是指在交通事故、道路封锁等情况下的车辆清障和疏导交通,确保救援和后续救护能够顺利开展。

特种救援:主要是对险情环境下进行的特殊救援。如高空、水面、火灾、沙漠等环境下的紧急营救。

2)根据救援行动的性质和应对措施的不同,具体可分为:

医疗救援:包括面对常见意外事故和突发疾病等情况下,需要对游客进行紧急救助和送往医院治疗。这种救援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和设备提供支持,通常包括建立医疗呼救系统、提供医疗追踪服务、住院押金垫付费用等。

营救救援:针对游客走失、被困于深山野林、失足坠崖等危险情况下的紧急营救。这种救援可能需要派遣专业搜救队伍进行营救,利用特殊救援装备进行救援,确保被营救者安全获救。

交通救援:在旅途中遇到车祸、道路封锁等问题时,需要进行车辆清障和疏导交通,以确保救援人员能够顺利开展救援工作。

特种救援:针对复杂环境下的救援工作,如高空、水面、火灾、沙漠等,需要采用特殊的救援措施进行营救。这种救援需要针对不同的环境采取相应的救援装备和技术手段,确保被营救者安全获救。

非医疗救援:包括旅游咨询、查找丢失行李、证件等问题时提供紧急信息传递、代办登记待定、酒店床位、机船车票预订等非医疗救援服务。这种救援可能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诸多问题,需要提供周全的服务和协助。

4.旅游安全救援机构与职责

1)旅游安全救援核心机构

旅游安全救援核心机构是负责旅游安全救援工作本身的开展、统筹和协调的机构。这个机构在整个旅游安全救援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就像国际紧急救援中心(SOS)所扮演的角色一样。救援核心机构是旅游救援指挥中心,其核心地位体现在对整个旅游安全救援工作的开展、统筹和协调的职责上。

旅游救援指挥中心有如下职责:首先是从各一线旅游机构获取关于旅游安全问题的信息,尤其是旅游安全问题发生的具体地点、时间、性质和程度等内容,以明确旅游安全问题的大致情况;其次是根据获得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初步拟定实施救援的机构和实施救援的规模与等级;然后迅速把初步的意见转达给拟实施救援的相关单位和人员,指挥这些机构和人员实施面对面的专业救援;最后派员监督和现场协调整个救援过程,随时根据救援工作进展调整救援工作方针,开展救援行动,并于救援工作结束后开展善后处理工作。

全国性旅游安全救援核心机构是中国旅游协会,其下设立有紧急救援中心和旅游安全服务指挥中心。

中国旅游协会作为全国性的行业组织,负责统筹旅游安全工作,并建立了全国旅游安全服务指挥中心、旅游安全信息联合发布平台和旅游安全教育宣传平台等服务机制。其中,紧急救援中心作为中国旅游协会下设的一个部门,主要负责协调各方面力量处理旅游紧急事件,提供旅游救援服务。旅游安全服务指挥中心则是承担着整个旅游安全服务工作的指挥大本营,协调各地旅游安全部门及旅游企事业单位共同开展旅游安全服务工作,提供如信息查询咨询、紧急呼叫与响应、实时态势识别、开展旅游安全提醒等一系列服务。

中国旅游协会还积极开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同时,他们还定期于全国范围内开展旅游安全宣传和教育活动,加强旅游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旅游安全救援机构

旅游安全救援机构是整个旅游安全救援体系的执行机构,包括医院、公安机关、消防部门、武警部队等相关机构。这些机构在旅游安全救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安全救援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

服从旅游救援指挥中心的指令,实施专业化的救援工作;

向救援指挥中心提供旅游安全问题的专业参考意见;

及时向旅游救援指挥中心反馈旅游安全救援的过程、走向和结果;

负责对旅游安全事故现场的勘查和维护,初步鉴定旅游安全问题。

根据旅游安全救援的性质,旅游安全救援机构可分为医疗性和非医疗性两类。医院、卫生所、卫生防疫部门属于医疗性旅游救援机构,而其余机构则属于非医疗性旅游救援机构。医院在旅游安全救援机构中地位重要,因为绝大多数旅游安全问题都与医疗有关,如食物中毒、交通事故等。其他非医疗性旅游救援机构也是旅游安全救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从不同侧面关注旅游活动,协助保障旅游安全,如消防部门对于防火救灾工作,公安武警对于旅游犯罪和交通事故的处理等。

3)旅游安全外围机构

旅游安全外围机构可分为直接外围机构和间接外围机构。

直接外围机构是旅游安全问题发生的场所和实施旅游安全救援工作的第一现场。这些机构包括旅游景区(点)、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和社区等,其职责主要包括:

维持所在区域的安全管理工作,尽量减少旅游安全问题的发生;

在发生旅游安全问题后,及时、准确地向上级部门和旅游救援指挥中心报告;

在旅游安全机构人员未到达现场时,积极协助,并给予必要的帮助;

在旅游安全救援的过程中,随时保持与旅游救援指挥中心的联系,报告救援工作的进展;

旅游安全救援工作结束后,进行善后处理,分析整个旅游安全问题发生和救援的经过,向旅游救援指挥中心提交相关信息。

间接外围机构是相对于旅游救援的核心机构、救援机构以及直接外围机构而言的,它本身不是旅游安全问题发生的现场,也不直接参与整个旅游安全救援工作。但它们却关注旅游安全问题或与旅游安全问题和旅游安全救援工作有间接联系,如旅游保险机构、旅游协会等。这些机构虽然没有必要承担旅游安全救援的责任,但是它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提供一些意见或资源,支持旅游救援的开展。

总之,旅游安全救援的三大机构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旅游安全救援的有机整体。救援核心机构负责旅游安全救援工作本身的开展、统筹、协调,是整个旅游安全救援的指挥中心。救援机构是整个旅游安全救援体系的执行机构,在旅游安全问题发生时能够赶赴现场提供实质性救援工作,是整个旅游安全救援的“实施”单位。外围机构在旅游救援工作中能够提供辅助性工作,在旅游救援中虽然不起主要作用,但却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许多旅游问题都是外围机构发现并报救的,从而使旅游救援能够及时、顺利地进行。

8.1.4旅游安全事故及处理

1.旅游安全事故的概念

旅游安全事故是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涉及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的事故。其构成要件为:

时间要件:必须是发生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事故。对象要件:必须是旅游者为受害人的事故。

原因要件:必须是由于过失或者是意外原因引起的事故。

结果要件:必须是造成了旅游者的人身或财产遭受损害的事故。

2.旅游安全事故的等级

旅游安全事故从程度上可分为轻微、一般、重大和特大事故四个等级。

轻微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轻伤,或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下者。

一般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轻伤,或经济损失在1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者。

重大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重伤或死亡,或经济损失在10万元至100万元(含100万)者。

特大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死伤多人,或者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者,或者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者。

3.旅游安全事故处理原则与程序

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导游人员与有关人员应全力以赴,进行救援,采取一系列不可能的手段,尽最大的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务损失,把事故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保护旅游者的基本权益。

在旅游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中,应恪守保护旅游者的基本权利和利益为第一位的原则,在具体工作中,要遵循下述基本原则:

1)迅速处理原则。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报告单位应立即派人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工作,保护事故现场,并及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

2)属地处理原则。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原则上由事故发生地区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及事故责任方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必要时可成立事故处理领导小组。

3)妥善处理善后原则。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要积极处理善后事宜,尽量避免事故造成的损失进一步扩大。

3.旅游安全事故处理原则与一般程序

1)立即报告。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带团的导游人员应立即向所属旅行社和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接到一般、重大、特大事故报告后,要及时上报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2)保护现场。一旦发生旅游安全事故,现场有关人员一定要配合公安机关或其他有关方面,严格保护事故发生地现场。

3)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抢救、侦查。当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地方旅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经营单位和人员要积极配合公安、交通救护等方面,查清事故原因,组织对旅游者进行紧急救援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4)有关单位负责人应及时赶赴现场处理。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旅游经营单位和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应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和特大旅游安全事故,导游人员必须立即报告,尽力保护事故现场并在领导指导下做力所能及的事。

8.2体育旅游安全

8.2.1基本概念

体育旅游安全是指在体育运动和旅游活动中,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保障旅游者的安全与健康。它涉及人身安全、设备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环境安全等多个方面。

体育旅游安全事故是指在体育运动和旅游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8.2.2体育旅游安全问题

在体育旅游过程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包括:

交通事故:在前往体育赛事场所的道路上发生车祸、交通拥堵等事件可能会造成游客受伤或者损失。

人员聚集导致的安全问题:参加大型体育赛事的人群较为密集,容易引发各种意外现象,如踩踏事件、偷盗等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由于人流量大、就餐时间紧凑等原因,一些就餐场所的食品安全、卫生状况难以保证。

自然灾害:如果比赛场地周围环境条件恶劣,例如常年处于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区域,那么旅游者和运动员可能会面临比赛受影响的风险;

设施安全问题:如果球场的设施老化,安全性能不达标,例如看台安全隐患、停车位不足等问题,也将波及到旅游者安全。

8.2.3体育旅游安全影响因素

在体育旅游活动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能涉及多个影响因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

1)环境因素

天气突变:天气突变在体育旅游活动中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在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中,突然的下雨或者大风可能会使得行走道路湿滑或者狭窄,增加跌倒的可能性;同时,突然的低温也会让旅游者容易受到冻伤或者高山反应等问题。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地球和大气层的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洪水等。这些灾害在体育旅游活动中会对旅游者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野生动物攻击:在某些探险性质的体育旅游活动中,野生动物可能会对旅游者造成威胁。例如,在徒步穿越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或者擾動它们,就有可能引起野生动物攻击。

选择不当的体育旅游目的地或者政治动乱区域、流行病高发区等,带来潜在的安全风险。

2)人为因素

部分体育旅游者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对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准备、过度自信、缺乏合作精神等问题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例如,在徒步穿越山区时,旅游者可能会选择错误的路线或者错误的装备,增加了滑倒或者失足的风险;在悬崖攀岩或者跳伞等高风险运动中,如果旅游者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就可能出现失误导致摔落等重大事故。

同时,旅游从业者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也会影响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3)设备因素

选择不当:购买错误的装备,比如购买了不符合安全标准、没有经过质量检测或者低质量的器材等。这些装备可能会在使用中出现问题,从而导致事故发生。使用不适合自己技能水平和体型的装备,这也是一种选择不当。例如,在滑雪活动中选择过于困难的道路或使用过长或过短的滑雪板都会增加事故的风险。

器材数量有限,可能会导致旅游者不得不使用低质量的器材或者分享器材,增加安全风险。

维护不良:如果体育旅游器材没有得到适当的维护和检查,就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例如,滑雪板过于磨损或者保养不当,可能在滑行时突然折断。

操作不当:在进行体育旅游活动时,正确使用器材非常重要。如果旅游者不了解如何正确使用设备,就可能导致设备失控或者其他意外情况发生。

4)组织管理因素

缺乏资质的组织者:一些自发组织的体育旅游团队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未能提供足够的帮助和保障,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不足的教练员:如果教练员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可能无法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也会增加安全风险。

缺失完备的应急预案和交流不足:在进行体育旅游活动时,如果遇到突发情况,需要有完备的应急预案来应对。同时,旅游者和组织者之间需要良好的交流和沟通,以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5)个人身体健康因素

疾病和身体不适:在参与体育旅游活动时,如果旅游者身体出现问题,例如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不注意休息和保养:体育旅游活动往往需要较高的体力和耐力,如果旅游者过度疲劳或者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和保养,也容易造成意外事故。

6)社会环境因素

治安和安全环境:一些地区的治安和安全状况不太稳定,可能会为旅游者带来危险。

公共设施和餐饮住宿产业的发展程度和管理水平:其中,公共设施如交通工具、停车场、厕所等,直接关系到旅游者的使用体验和安全。

7)心理因素

冲动和侥幸心理:部分旅游者由于冲动和侥幸心理,可能会采取危险行为,例如在高海拔区域尝试攀登难度较大的山峰或者不经过合适的准备直接跳伞等。

极端行为:在进行体育旅游活动中,部分旅游者可能会表现出极端行为,例如使用燃料和火源点燃物品。这些行为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体育旅游安全事故可以涉及多个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组织管理因素、个人身体健康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旅游者需要提前了解并避免这些风险,以确保体育旅游活动的安全性。同时,组织者需要加强管理和培训,制定完备的应急预案,并通过良好的沟通与旅游者保持联系,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8.2.4构建体育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体育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是指为了确保体育旅游活动的顺利开展,预防和减少旅游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保障游客人身财产安全而建立的一套安全保障机制。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体系:政策体系是构建体育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法规的制定对于规范旅游市场、明确旅游业者责任与义务、保障游客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出台关于体育旅游安全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文件等来强化监管力度,提高安全意识,规范行业秩序。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水平,确保旅游安全得到落实。

2)管理体系:管理体系是构建体育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础。建立完善的旅游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职责,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应急预案等是确保旅游活动顺利开展、预防和减少旅游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保障游客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遵守相关规定,执行好安全措施。

3)服务体系:旅游服务是体育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服务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安全评估和风险评估等工作,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范,并加强各项服务保障措施。例如,拓展监管范围,检查旅游从业人员的相关证件,建立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机制,为游客提供全程安全保障服务。

4)技术体系:技术体系是构建体育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进和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手段,如安全监控设备、GPS导航系统等,可以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为游客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同时,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联防联控,有效预测和预报风险事件,协同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保障游客安全。

5)教育体系:教育是构建体育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游客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旅游景区和游览线路上设置安全提示牌,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风险和安全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游客安全。

7)安全预警体系:安全预警体系可以早期预测和预报风险事件,有效地避免或降低突发事件对游客造成的伤害。建立健全的安全监测与预警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动应急,及时调度应急资源,为游客提供安全保障措施。

8)安全救援体系:安全救援体系是旅游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可以在事故发生时迅速组织抢救、转移和紧急处置等工作,最大程度保障游客人身安全。应建立专业化的安全救援队伍,实现快速反应和科学救援,并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提高救援效率。

9)安全保险体系:为游客提供安全保障措施和服务的同时,建立健全的安全保险体系对于保障游客权益具有重要意义,确保游客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可以得到及时赔付和理赔服务。此外,在制定安全保险方案时,应考虑不同游客需求和旅游活动类型的差异,以便更好地满足游客的各种安全保障需求。

8.3体育旅游安全管理

8.3.1基本概念

1)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安全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效的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活动,以求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共处,达到减少和控制危害事故,尽可能避免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的行为总和。

2)体育旅游安全管理

体育旅游安全管理是指在开展体育旅游活动中,对游客参与运动、旅游过程中的安全进行管理和保障的一系列措施和行为。其主要目的是确保运动和旅游活动的安全性,并尽可能地减少安全风险和危害。

体育旅游安全管理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包括旅游活动的选择、旅游者的身体条件、天气状况、安全设施的配置等。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体育旅游安全管理:

制定体育旅游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旅行社或组织者、导游、参加人员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程序等。

对游客进行健康检查:在报名前对每位游客进行身体检查,确保他们身体健康并适合旅游项目。

提供足够的安全教育:在旅游前对游客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告知各项注意事项。

配备专业教练和安全设施:如需进行高风险的体育项目,应该配备专业教练,并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以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

实时监控和预警:对旅游活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危险情况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总之,体育旅游安全管理需要从多个角度实施安全措施,确保运动和旅游活动的安全性,并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可靠、安全、顺畅的旅游环境。

8.3.2体育旅游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体育旅游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发生、提高服务品质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

(1)保障旅游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体育旅游活动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包括天气突变、自然灾害、野生动物攻击等可能会导致人身伤亡和其他损失。因此,通过体育旅游安全管理,可以尽可能减少这些风险,保障旅游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2)减少旅游事故发生次数和概率。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和路线以及旅游者自身情况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可以有效减少旅游事故的发生次数和概率。

(3)提高旅游从业者的服务品质。体育旅游安全管理需要涉及到旅游从业者的各个环节,如安全指导、装备提供、监管和管理等。通过实施安全管理,旅游从业者可以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增加客户满意度。

(4)促进体育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体育旅游安全管理可以提升整个体育旅游行业的形象和信誉,吸引更多旅游者参与这种活动。同时,借鉴体育旅游安全管理的方法和理念,可以推动整个旅游行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8.3.3体育赛事安全管理

1. 基本概念

体育赛事安全管理是指在开展体育赛事活动中,对比赛场馆、比赛设备、参赛人员、观众等方面的安全进行全面的管理、规划、实施和监督工作。其主要目的是确保体育赛事活动的安全性,并尽可能地减少安全风险和危害。

体育赛事安全管理包括预防和处理事故两个方面。预防方面,必须制定详细的安全保障计划,将比赛安全性纳入整个赛事组织的规划和设计,如场馆是否符合安全标准、赛道路线是否合理、运动员参赛资格审查、比赛前训练以及医疗服务等,以最大程度地减轻事故的发生。而在处理方面,当出现安全事故时,需要建立紧急应变机制、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并即时发布信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损失。

总之,体育赛事安全管理是保障体育赛事活动的安全与稳定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体育赛事筹备、运营和后期管理的全过程,为保障安全有效性,促进体育事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体育赛事安全管理的对象

体育赛事安全管理的对象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人、物、制度和环境。需要对这些对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管理和监管, 以确保体育赛事的安全运营和参与者的安全。

人:包括比赛中的所有参与者,如运动员、裁判员、志愿者、搭建工人、安保和保洁人员等。管理人的安全主要从预防和保障两个方面考虑,需要通过组织健康检查、提供安全教育、配备安全装备等方式来确保人的安全。

物:特指比赛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物品、器械、车辆和生产资料等,包括比赛器材、赛道路线、场馆设施等。管理物的安全需要对这些物品进行安全评估、设置安全标示、定期检查和维护等措施,确保物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制度:是体育赛事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的各种管理和要求,包括安全管理原则、责任制、具体措施、规范化和标准化等。制度管理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制、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等方式来实现。

环境:包括比赛场地和周围环境,如赛场、酒店、机场等场所以及气候、光照、噪声、温度等因素。环境管理需要从物理和管理两个维度来考虑,通过制定和落实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规定来确保场地和环境的安全。

3. 体育赛事安全管理的内容

体育赛事安全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体育赛事安全评估、安全管理责任制、经费预算、报批材料组织和报批以及培训、证件管理、安全工作物料、人防管理和临时搭建、应急预案、标准化建设、责任保险和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

(1)体育赛事安全评估是通过应用风险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赛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或造成危害的严重程度,并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和评价结论。

(2)安全管理责任制是建立完备的横向和纵向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有助于增强各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对赛事安全的责任意识,并方便赛事安全管理部门开展工作。而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赛事安全管理经费预算有助于保障体育赛事整体安全,为赛事承办方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

(3)体育赛事安全报批材料组织和报批是在《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下,完整准备公安报批材料的过程。这份材料应该包含赛事的时间、地点、内容及组织方式、安全工作人员数量和任务分配、消防安全措施、入场人员的票证查验和安全检查措施、车辆停放和疏导措施、现场秩序维护和人员疏导措施以及应急救援预案等内容。

(4)体育赛事安全培训是为了避免因一名普通保安或志愿者的违规操作而导致赛事安全突发事件发生,体育赛事承办者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高效的安全培训,并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文件以避免增加赛事成本却未起到实际作用。此外,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线上视频学习、网络会议系统和在线虚拟导览等新方式也可以进一步提高赛事安全管理者的标准和要求。

(5)体育赛事证件管理包括赛事临时工作证件、赛事相关专业证件和赛事配套服务许可作业证件等。要注意证件使用时间、主体维度、人员角色、通行区域和防伪技术等多个复杂维度。

(6)体育赛事安全工作物料包括铁马、水马、路锥、警示带、通行标识、证件标识、指引标识等,以及监控设备、安检设备、广播系统、应急照明系统等技防设施设备。这些安全物料和技防设施设备是保障体育赛事现场安全的关键物品。

(7)体育赛事安全保卫人防管理,需要合理配置人防措施,并按照统一部署将人防点位串成线,将线组成面。应根据实际需求,有效精准布岗,并预留一支具有一定素养和数量的后备力量,以应对突发情况。

(8)体育赛事临时搭建是指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时所需要搭建的暂时性建筑物,包括看台、场地、赛事仪式等。赛前需要对搭建过程进行严格监管,确保搭建方案符合标准化要求,材料质量符合安全标准,施工操作合理可控,以避免赛事现场安全事故发生。

(9)体育赛事安全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事件和应急情况,在赛事安全计划中制定并实施的预案。包括灾害类事件、人群聚集造成的安全问题、恐怖袭击和暴力事件等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尽量避免或减轻赛事事故的影响,保护参与者和观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0)体育赛事安全标准化建设主要包括组织机构、安全管理流程、技术标准、安全培训、安全评估和标准化考核等方面。这些规范化工作将有助于形成科学有效的体育赛事安全管理模式,改善现有体育赛事安全保障机制,为组织和举办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更具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打下安全基础。

(11)责任保险是一种风险转移的方式,通过购买赛事责任保险,在体育赛事中出现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情况时,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赛事责任保险的购买范围包括第三方公众责任险、自身责任险等多种类型。这将有助于减少体育赛事承办方的经济风险,确保赛事筹办和举办期间的安全与稳定。

(12)体育赛事安全文化建设是指在体育赛事安全管理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参与者和观众对安全问题形成高度的认识和重视。必须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意识培养,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增强广大群众对体育赛事安全的关注和行动,从而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赛场氛围。

      4.体育赛事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

体育赛事安全管理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并在评估、规划、执行过程中通过完善的系统设计和科学的管理措施,保证体育场馆设施、现场管理、观众服务和紧急应变能力,以最大化地确保体育赛事中参赛者和观众的安全。以下是体育赛事安全管理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1)场地安全:场馆是举办体育赛事的重要场所,在此应制定场馆安全管理规定并进行检查,确保场地设施完好、用电设施合格、供暖条件良好、空气清新、紧急疏散通道畅通等。

2)现场管理:现场管理包括安保、维持秩序等方面。运动赛事的现场有时会因为各种原因引发混乱,这时候就需要现场安保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恢复比赛秩序,保证参赛选手及观众的人身安全。

3)观众管理:在人群聚集的场所,观众的安全和秩序维护显得尤其重要。执法人员要保证场外秩序稳定,禁止非法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以确保观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4)紧急应变:体育赛事中发生紧急情况时,紧急应变机制显得至关重要。赛事主办方及执法部门应该根据已制定的预案迅速采取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和危害。

8.3.4体育旅游项目安全事故防范

1.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报警体系

户外高风险体育旅游活动表现出来的风险主要在于环境、设备、人员三个方面。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报警体系是户外高风险体育旅游活动中防范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GPS技术、GIS技术等手段,对环境、设备、人员进行持续监测,并定期对旅游项目、人员等进行评估和监测。同时,建立预警信息资源库,发布常识性的预警信息。预警报警体系需要与当地旅游企业、地质灾害部门、气象部门等合作,及时补充预警信息,建立预警信息资源库,并对资源库中的信息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对灾害情况进行预测。预警信息可通过短信、电话、电视、广播、公众号发布等方式发布,并且还应及时推送一些户外旅游预警常识,提升旅游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测和预警报警体系,可以避免户外高风险体育旅游活动发生不必要的安全风险问题,有助于提高旅游活动的安全性并促进其安全发展。

2.加强旅游企业工作人员安全培训

户外高风险体育旅游活动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对旅游者的指导,因此需要旅游企业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对于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的内容应包括理论知识、安全工作方式、规章制度等方面。理论知识可以囊括安全管理、机械设备安全、电气动力安全、环境卫生保护以及劳动保护等相关知识;安全工作方式可以包括检查督促方式、激励奖励方式等;规章制度则需要涵盖和户外高风险体育旅游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对于现场操作人员、领队向导、医务人员等,则应加强安全教育、应急处理教育、安全隐患识别方式等方面的培训,从多角度入手,控制并消除户外高风险体育旅游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以保障旅游者人身安全。

通过加强旅游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可以增强他们对旅游活动安全管理的认知,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切实做好旅游活动的各项安全工作。同时,也能为旅游者提供更加专业、周到的服务,促进户外高风险体育旅游活动的安全发展。

3.落实安全检查工作

确定安全检查范围应包括旅游企业安全机构设置、安全设备、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安全问责制度、安全事故紧急处理制度等内容,并对其具体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于思想意识检查,主要是向所有工作人员灌输安全管理意识和操作意识。确定安全检查形式则应根据户外高风险体育旅游活动的特点,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考察,通过日常巡查、领导检查、技术人员检查、向导现场检查等多角度入手,及时发现并控制不安全行为。

在落实安全检查工作中,还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如摄像头、GPS定位设备等,监测旅游项目安全状态,及时发现问题。与此同时,建立健全的安全巡查记录和反馈体系,及时跟进整改工作,确保安全隐患被彻底消除。还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现有安全资源,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4.分类排查旅游活动中存在的危险点

根据高空、探险和高速三种风险类型,旅游企业可以采用精细化排查方式,对危险点进行正确的识别和防控。

针对高空类项目,建立高空类危险点台账,将危险点按设备、人员和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类别排查,并设置专门的排查岗位,对危险点进行识别和排查,定期检查排查人员工作情况,确保高空类项目的安全运行。

对于高速类项目,重点检查环境的安全状态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建立高速类危险点台账,设置专门岗位进行排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高速类项目的监督和管控,确保旅游者的人身安全。

对于探险类项目,危险点主要包含环境、参与人员、设备、物资等,需要重点对人员和环境进行排查,采用预防为主、持续观察的方式,排查危险点,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旅游者的人身安全。

通过分类排查旅游活动中存在的危险点,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风险,保障户外高风险体育旅游活动的安全性。同时,旅游企业也应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和旅游者的安全意识,从根源上预防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5.加强旅游者自我防范

加强旅游者自我防范的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提升旅游者的安全意识,包括法律法规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群体互助意识等,需要不断学习安全知识,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工作;二是提升旅游者的自我防范能力,包括自我身体素质评估、物资设备准备和自救方式学习等,在户外高风险体育旅游活动中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需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同时携带必要的户外用品和装备,并学习相应的安全自救方式。此外,旅游企业也应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建立安全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安全信息和预警,加强旅游行业的安全防控和落实安全检查,以确保旅游者的人身安全。

【知识链接】马拉松赛事与越野跑赛事安全事故防范

1、医疗、志愿者

马拉松赛事、越野跑赛事一个是城市环境,一个是野外环境,面对的风险不一样,对医疗急救体系的要求存在定的差异。

首先志愿者服务方面:作为救援和保障的志愿者,第一要有在户外的自保能力和生存能力。第二要有对伤患进行评估并长时间照顾伤患的能力。

其次越野赛的医疗保障的队伍方面:第一是对自然条件的敏感性和应对能力。第二是要对有限资源的调配能力。第三是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的运作能力,包括通讯、运输等。

2、赛事医疗急救保障

目前赛事医疗体系的构建分为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主要由医疗急救志愿者构成,包括救援队、或者一些有医疗急救经验的志愿者;

第二种模式是主要由医疗卫生体制内、120体系的院前医护人员来担任;

第三种是两者相结合,就是医疗志愿者加上医护人员。这两者如何结合、结合起来后决策机制如何建立是其中的挑战。

在越野跑赛事中,可能医疗急救志愿者的作用比以医护人员作用还要大。所以在不同的场景里边,他们的建议都应该被听取,相互借鉴,而到底由谁来指挥,则应该看具体场景。

赛道医疗救援重点只负责紧急情况处置的话,是远远不够的。救援在赛事组织里是兜底行为,是安全的底线。所以在考虑救援时,需要从赛道踏勘、路标设置、通讯覆盖乃至基站架设、人员疏散计划等大量赛事组织细节进行全盘考量。在赛前将极端的状况考虑到,先把例如赛道天然固化的风险降低,再来确定我们的救援力量、救援点位的设置,力量的配置,能不能够覆盖住赛道目前还存在的这些风险。

密度和效率需要平衡,根据赛道的特性,在赛道交通便利的地方,可用当地的志愿者或者招募的志愿者,或者说是具备简单医疗处置能力的志愿者在高风险的路段,我们可能安排具有救援能力的救援队员;在一些常规AP点上,我们安排具备医疗能力的救援队员,他在野外能力这方面可能会稍微欠缺一点。总之根据赛道的特性,还有AP点的规划来去招募人员或者配置人力资源。

3、赛道规划与选手

首先,越野跑的系统性风险分为赛道、天气、运动员以及赛事组织四个方面。非系统性风险,可分为意外、突发事件、还有失误和道德风险四个方面。

其次,赛道评估需要踏勘、收集分段、爬升、下降、关门时间、CP点的设置等等详细数据,来计算在哪个区段选手可能出现比较大的体能方面的问题,或者赛事的一些风险点在哪里。

再者,在评估赛道的风险时,赛事天气的风险需要重点考虑,其中比较需要注意的是冻雨、雷暴、浓雾,还有山区的小气候、风寒效应等等。针对天气,我们主要是考虑热的方向和寒冷的方向,高温路段我们会放黑球仪,在夜间的路段或者是低温路段我们会放风速计,评估赛道上的黑球指数、风寒效应的体感温度,以便有效预警天气方面的因素。

最后,越野跑最大的关键因素是选手,所以会对一些赛事的选手甄选提出建议、或者同时赛事组织方在赛道、人员选拔、补给点设置、赛道通讯保障、赛道医疗保障设置、赛事关门和收容方案、赛事应急预案,以及紧急状况决策机制等等我们都要进行考量。对赛事进行风险系数评估,利用海因里希法则将风险数据进行测算,评估出来赛事出现极端严重事件的可能性,以此来配置救援保障力量。

【知识链接】攀岩项目安全事故防范

1、从攀岩运动自身的特点与其运动规律来看,攀岩运动的安全风险因素主要如下:

①基础设施风险;②辅助装备合理使用风险;③组织管理风险;④攀爬者技术风险;⑤保护措施实施风险;⑥其他不可预知风险。攀岩运动安全风险因素的具体表现有两级风险因子,其中一级风险因子有:运动场地设施(包括人工场地与自然场地)、辅助装备使用、攀爬者、保护者和不可预见风险。

2构建攀岩运动安全风险防范体系

所谓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每个体系都要遵守各自的法则。因此,构建攀岩运动安全体系首先应明确以下几点:一是体系的建立要从实际出发,具有可操作性;二是构成体系的各个因素之间逻辑关系紧密,缺一不可;三是体系的建立应有利于攀岩运动的发展,而不是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桎梏。为此,我们构建了攀岩运动的安全体系

攀岩安全体系包含四个因素:保护员、装备、保护技术、攀岩者。保护员通过配备合格的装备,采用规范的保护技术,为攀岩者提供安全的保证。在整个系统中,保护者要清楚地认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主动承担起检查装备、线路、保护点的重任,平时注意攀岩知识的积累和保护技术的实际操练,让每一个攀爬者都可以在岩壁上放心大展手脚。攀爬者绝不能把自己置身于事外,认为安全只是保护员的责任。攀爬者应与保护员一起检查所需装备,并且在攀爬之前要相互复查装备,进一步明确沟通方式。

2.1保护员

保护员是整个安全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在该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需要肩负起选择、检查、使用装备的重任,另一方面是保护技术的操作者,借助装备和保护技术,从而为攀爬者提供安全的保证。为此,保护员在平时的学习、训练和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护员要专注有责任心。攀爬者之所以敢于尝试攀登,是源于对保护员的信任,试想,如果攀爬者登上岩壁,回头看到保护员正在打电话,与别人嬉笑打闹,那么攀爬者还敢上攀吗?

2)要熟悉装备。攀岩用到的装备很多,保护员应根据说明书详细了解常用器械的性能、禁忌等并付诸实践,对新产品或不熟悉的器械要慎用。

3)要有丰富的经验。这里的经验既包括各种保护方式的保护经验,又包括各种攀登形式的攀登经验。例如给先锋攀登者做保护,如果保护员懂得先锋保护的基本技巧和原则,攀爬者在要绳时保护员就能及时给到位,攀爬者挂绳就会很顺畅。还有先锋保护经验,可以使攀爬者在冲坠时避过危险(如突出的石头、树枝等),有效保护攀爬者。同时,保护员具备了先锋攀登的经验,他可以清楚攀爬者的意图、挂绳的时机、将要采取的动作或者是否即将冲坠,从而提前做好准备。

4)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合格的保护员应该善于与他人沟通,尤其是与攀爬者沟通。在地面上的沟通可以了解攀爬者的基本情况(攀爬能力、身体素质、攀爬风格、攀爬经历等),同时告知攀爬者应该注意的事项;在岩壁上的沟通一方面可以帮助攀爬者改进和提高攀爬技术、越过难点、避免危险,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攀爬者的要求(如给绳、收绳、下降等)

5)要有自我保护意识。这种自我保护意识体现在:设置保护点或进行其他高空作业时首先要自我保护;攀爬者体重明显超过自己时要做好备份保护;室外、野外做保护时要防止高空坠物,等等。

2.2装备

攀岩的装备主要包括两大类:保护性装备和辅助性装备。前者给攀爬者提供安全保护,包括主绳、主锁、保护器、安全带、扁带等,后者的作用主要是使攀爬者在攀爬过程中更加顺畅、省力,包括镁粉袋、攀岩鞋等。在选择和使用这些装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经过UIAA/CE认证的装备;

2)定期检查、保养、更换。出现明显损坏或破损的器械,要果断淘汰,如主锁等刚性器械从超过8m的高空落下,无论是否出现损伤,都应淘汰。最好是给器械编号登记,包括购买日期、使用频率、有无损伤等,有些器械虽然闲置未用或使用频率较少,但应弃之不用。另外,还要考虑气候环境的影响,如海风、海水的侵蚀,风吹日晒等因素。

3)避免与其他化学性物品接触,如汽油、酒精等。

4)使用前反复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安全带的反扣(腰带、腿带,反扣长度要大于8Cm);各种连接是否牢固;锁是否拧紧等。

5)使用自己熟悉的装备。

2.3保护技术

常用的保护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有绳保护和无绳保护。前者主要用于顶绳攀登和先锋攀登,分别采用上方保护和下方保护,上方保护通常采用五步操作,下方保护是在上方保护的基础上多了一个给绳的动作,相对复杂些。无绳保护主要应用于抱石或先锋攀未挂第一把快挂时的保护,通常采用叉举式、摇篮式和接引式。保护员应根据攀登形式、攀爬者的水平等因素,采取合理的保护方式,达到既保护攀爬者又保护自己的目的[6]。

2.4攀爬者

攀爬者是安全体系的末端环节,一旦离开地面,安全的问题大多就交给了保护员,但攀爬者绝不能把自己置于被动地位,把一切事情都交给保护员,自己只想着如何攀爬,在具体的攀爬之前,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增强安全意识。

2)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练习冲坠。

3)加强身体素质练习和基本功。

4)注意与保护员的相互检查和沟通。

8.4体育旅游安全事故案例

8.4.1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事故

白银马拉松事故是一起发生在中国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的体育旅游安全事故

时间:2021年5月22日

地点:甘肃白银市 黄河石林山地

死亡人数:21人

事故概况:

上午9点,由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举办的2021(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暨乡村振兴健康跑在黄河石林景区举行,共分为健康跑、21公里越野赛、百公里越野赛三个组别。据组织方公布的信息显示,比赛参赛人员接近一万人,其中,有172人参加了百公里越野赛。

下午1点左右,百公里越野赛高海拔赛段20公里至31公里处,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部分参赛人员失联。

当地立即组织多方力量搜救失联人员,至23日09:30,赛事中的最后一名失联者被找到,但已无生命体征。本次事故遇难人数最终确定为21人,其中不乏梁晶等不少国内一流的超级越野跑精英选手。

事故原因

1)天气环境:当天比赛时天气较为恶劣,温度低、风力大,同时还有雨水和冰雪。这种极端的天气条件增加了比赛的难度,也让选手们更容易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

2)组织者的监管不足:在比赛前未充分考虑到天气的影响,并提供足够的安全指导和装备,导致部分选手无法应对突发情况。

3)旅游者个人身体状况的影响:由于有些选手在比赛前未进行体检或没有做好充分的身体准备,加上极端天气条件,身体负荷过大,从而出现身体不适。

事故启示

1)加强天气预报和风险评估,及时调整比赛计划和路线,确保旅游者的安全;

(2)组织者需要提供充足的安全指导和装备,包括防寒、防雨等必要装备,以及紧急救援设备;

(3)旅游者在参与活动前需要接受相关的体检和职业健康评估,以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合此类活动;

(4)加强监管和管理,组织者需要通过严格的审核和培训来提高旅游从业者的服务水平和素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