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有梨花风雨处

 无量山紫剑 2023-04-22 发布于河南

乍暖还寒的天气比翼于人心,能觅见都是相,相过不复,本无需起些波澜。外泄的神气需要时时收回,譬如观花而敛神。愈见世相多洋相,观瞻者多被热闹蛊惑而失却所谓元神,待乏弱之时很难上岸。

近来听闻很多少年以各种极端之式而夭,婉痛之余难免不对现今的某些机制颇有微词。当压力成为所有人最为平常的籍口,郁郁冲撞下的失魂肉身根本不堪一击。时有低落亦相类于这般戚戚,无法斡旋后的绝望更常见于众生。

近来又见有外省同门壮烈于日常,相信有此勇气无畏而奔赴者决非偶然,平素里理当如是,既然有如此可敬的平素却鲜见于日常的宣传,有点非死不足以成名的悲壮。更有甚者,以所谓立功受奖拿来制衡交易者更为可恶,而似亦于有感者言于此并不少见。

每见这些须等人壮烈故去才大肆宣传的报道,痛心之余更感愤怒。英雄见著于平凡,而平凡之英勇事实上多零落于尘埃。当歌颂英雄仅仅成为一句告别仪式上的客套之话,实不如把加班的账算一算来得实在。

故而,发现德才兼备者应该作为一种日常必备的领导才能纳入考量,而不是假大空的挖坟掘骨式的亡羊补牢。优秀源于习惯而非一时性起这个不争的事实,不止是打脸于那些慵懒者,更是对那些勤于奉献者的极大嘲讽。

有人说,江湖就是人情世故,人情可恕,但不能落俗。而似乎这世上并不缺鲁迅先生说的那些欲做奴隶而不得的人。于此,不难理解现在很少看见像陈行甲那样身处泥沼决然挂靴而去的人,于是也有了很多淡泊于破楼苦读书的人。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很多读书人的理想,斯是万般放下的从容,亦是安能低眉摧腰侍权贵者的无奈。本来无一物,入世与出世从来都不矛盾,矛盾的是总有人赋予这一出一入以冷暖厚薄,于是便有拭不净的尘埃。

其实还是相,虚幻而妄,不过尔尔。表述的目的只是近趋于真。窃以为,若论公益片而言,泰国的很多作品几近神作,其根本全乎于真诚二字。这是流于形式的那些人无法超越和追赶的。人之本在于真善美,其末亦会归附于此,若抛开这些,全是吃瓜的扯蛋。

愈来发现写字的真义不在叙述本身,更不在于才华的炫露,亦不在于解人之蒙,旨在于调心理气。心生江河奔流,终归要合拢入海才得生息有继。返照于人,同理于斯。东方朔说,怪哉为怨气所化,酒一浇则化。抛开记录美好生活,文字之与影像大抵如是。

不及春熙恐又入夏,谷雨已过一日,清曹尔堪诗云:春深乔木绿阴齐,北舍南祗隔溪。孤艇随风独来往,杨花扑过小桥西。恰合此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