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民日报》:山中山——大埔

 江湖留传说 2023-04-22 发布于广东

杜埃:山中山

——本文原载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

在汤溪水库稍事歇息,我们乘坐的面包车便继续往北开去。

到了庙子前,只见万山重叠,峰峦起伏,这里已是大埔、饶平两县交界之处。汽车在盘山公路上绕来绕去,薄雾中穿过高岗深谷,从千仞的山梁上俯览,恍如置身云霄。初次行车高山区的搭客,也许会暗暗吃惊。

忽然,汽车向陡斜的山路下滑,百湾千拐,一山又一山,数不尽的山,车子象飞机降落在峡谷山道上似的迅速前进,终于来到我的故乡——山中之山的埔城,这是粤东一个被称为山区的山区地方。

图片

大埔县处于粤闽交界的万山丛中,封建势力根深蒂固,大革命时期,潮梅地区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这个山城革命也在蓬勃发展,当时农民运动的中心在埔北大宁和埔东百侯、枫朗一带。还记得在幼年时候老师带我们儿童宣传队到百侯去参加区农民协会成立大会,演戏、唱歌,宣传打土豪、减租息。会场设在一座祠堂改建的中学里,当年觉得这座建筑真是高大无比。数十年后重游故址,到处搜索,怎么也找不到这间祠堂了。问问老乡祠堂在哪里?老乡一指:“那不是!”我走前去端详端详,怪呀,怎么幼年时感到那么高大的建筑物到如今竟变得那样矮小了。

1927年,周恩来、朱德、贺龙等同志率南昌起义部队曾自闽西经过山城攻打潮汕,为了拱卫周恩来、贺龙同志率领的红军占领潮汕,朱德同志亲自指挥在三河坝打了一场硬仗,堵住强敌,减去潮汕红军后顾之忧。现在三河坝已建起雄伟的纪念碑,矗立在韩江岸边的山墩上,去年又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打倒“四人帮”后,前年广东汉剧院和大埔汉剧团曾先后创作和演出了三河坝战斗的汉剧。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埔北一带因与闽西接壤,烽火相连,呼吸与共,这一带多为老苏区。现在,当年的区、乡苏维埃主席多已去世,个别老赤卫队长尚在。埔北的青溪、坪沙等处边缘乡村则为中央苏区的秘密交通站。从白区进入苏区的老将均走这条交通线;当时从汕头购得的药物、食盐及从香港购来的电讯器材,经过伪装,用民船运载,从汕头溯韩江上驶,来到坪沙或青溪,然后通过村村乡乡群众的接力运送,星夜翻山越岭,运到中央苏区去。

图片

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里的地下党组织和游击武装活动,未有间断。40年代初粤北事件前后,广东党的秘密电台也设在这山城的农村,可以说,这个山中之山的地方革命历史是很丰富的。现在县里正在兴建一座革命历史纪念馆,把这个纪念馆和图书馆、文化馆、文化局联在一起,组成一座四层的文博大楼。

在那“史无前例”的风暴中,干部被扣上三反分子、叛徒、特务、走资派的帽子,那时从老街算起的公路两旁,据说每棵路树上都捆住一个“走资派”,用以示众。

极左路线对农业的破坏也是毁灭性的。县委副书记告诉我们一个“六嫲典型”事件(客家人所谓“嫲”即雌、母性的意思):这县里某公社有一个生产队的社员,对集体生产很积极,是个劳动能手,对家庭副业也善于经营,他家饲养了猪嫲、羊嫲、兔嫲、鸡嫲、鸭嫲和狗嫲,共六嫲、生产队挣得的工分加上家庭副业收入,生活过得不错,在大批“唯生产力论”的妖风下,这个社员就成了非常突出的“坏”典型。一天,工作队和公社书记带上大队、生产队干部一百几十人,浩浩荡荡开到这个社员家门前:“打倒六嫲暴发户!”“铲掉资本主义六嫲土围子!”等等的大字标语贴到他屋门上、卧房口、蚊帐上和他睡觉用的枕头上。接着开了一个“情绪激昂”的批判“资本主义暴发户”的现场会。最后还要他“挖修根”、“割尾巴”、“表态度”。无可奈何,他只好“低头认罪”。后来这个社员便把母羊、母兔、母鸡、母鸭、母狗先后卖掉或宰了吃了,唯独没宰掉母猪,“毛主席是鼓励社员养猪的”,“有毛主席说话做主,不怕。”他便毅然留下了猪嫲。……打倒“四人帮”后,去年公社干部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时,大家恍然大悟,总结了上当受骗的教训。所谓“六嫲暴发户”纯粹是林彪、“四人帮”推行的类似“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破坏生产的极左路线。于是,这位副书记便带上公社书记和大队、生产队干部,再到那位社员家里,向他赔礼道歉,替他摘掉“六嫲暴发户”帽子,平了反,并表扬他做得对,号召全公社向他学习。这位六嫲社员做梦也没想到上头会给自己翻案,他由衷感谢党中央把政策落实到这深山沟里,他更加痛恨那伙害人虫,表示一定要更努力搞好集体生产,也要发展家庭副业,为四个现代化多作贡献……

农村的面貌确实大大改变了。农产品多了,副食品显著增加,农贸市场旺盛,传统食品又出现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大不相同。去年晚造因受特早的寒露风影响,不少社队减了产,但是,社员自留地、开荒地上种的木薯、红薯、黄豆、花生等等,收成不少,家庭饲养业也迅速发展。我的侄子因子女多,劳动力少,仍是很穷困的,现在他家养了两只猪,三只大母鹅和一群鸡,还开了荒。所以虽然粮食减产,但家庭副业补上了,不见得紧张。我这次回到家人称为“胞衣迹”的出生地,就与上次回去大不一样,没听人向我叫苦。

走过湖寮河上段,我竟找不到那个富有神话的、行船人提心吊胆的险滩——曲滩了。小时候,外祖父(他是潮州的油纸伞工人)告诉我,潮州的湘子桥是用韩江上游的大量石头砌成的。一天,仙人韩湘子把石头化成黑色的羊群,沿着湖寮河边一路赶下来,准备赶到潮州去筑桥,当他赶石赶到曲滩,遇到一位具有慧眼的砍柴妇女,那妇女一看,呵呵大笑道:“你先生多古怪呀,赶石头干啥用场?”一言戳破,那被仙人化成的羊群立刻显出石头原形,不动了。自此,这本来就是弯弯曲曲的曲滩就又增加了无数黑色的圆形石头,象小毛猪似的布满河床,这曲滩就成为船家的险滩。

“曲滩在哪?”我问。

“那不是!”我的侄婿指着远处。

只见河水满涨,下面筑了水坝,乱石滩已被河水深深淹没。那里还有什么曲滩。再向滩边一看,一排白色的楼房映衬着碧绿的河水。噢,原来这曲滩已变成了水电站。

大埔原叫万川县,小溪涧多,河流也有几条,水力资源是丰富的,小水电站不少,这就使工业有了动力。这里出产的水轮机是不错的,附近几个专区农村都采用,还远销一些边疆省份。500标号的水泥厂和年产3,000吨的氮肥厂以及其他的厂如造纸厂、罐头厂、塑料厂等都史无前例地兴建起来了,其中氮肥厂的领导人还雄心勃勃,计划引进侨资和技术改建为尿素厂。这里的东山水电站的电力还伸展到几十公里外的陶瓷工业中心的高陂镇去。打倒“四人帮”后,瓷厂正在发展。这种早已销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陂陶瓷,正为四个现代化争取更多的外汇,我们参观了大批出口美国的青花瓷器。

图片

这个山区的山区,山确实太多,田太少,每人只有几分地。历史上被迫卖“猪仔”出洋谋生的华侨多,据统计现在国外约有二十万华侨,是粤东重点侨乡之一。批判了反动的“海外关系六条”、逐步落实了华侨政策之后,海外华侨及国内侨眷欢欣鼓舞,特别是听到祖国在搞四个现代化,海外的人都想回来看看,有不少华侨关心祖国和家乡的建设。新城附近一座大铁桥即将通车,它是一位华侨捐了30多万元人民币建成的。这桥一建成,公路就可通到深山公社去。此外还有几座华侨捐建的铁桥。他们对于祖国兴办水电站、医疗、教育事业都很热心,这个县去年的侨汇也比前年增长一倍。

毛主席、周总理曾看过粤东的汉剧,许多从前在闽西老苏区工作过的如邓子恢、张鼎丞等老一辈革命家都看过汉剧,周总理曾为广东有一个用普通话演唱的汉剧而表示高兴。这个山城是汉剧的根据地之一,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因而保存了自西北、中原而来的古汉剧特点。这个县历史上出过生旦净末丑著名演员不少,当年梅县、汕头两个不同语系地区的观众和新加坡、马来亚的华侨都是熟悉的。现在这个县有一个汉剧团,我们看了两个长剧,演出水平不低,很受群众欢迎。此外还有一个木偶汉剧团和各公社共有18个业余汉剧团,县文化馆正忙于春节举办业余汉剧汇演。“四害”除后,全县电影队有了新的发展,人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日益增长和提高,60年代初期建成的一间可容1,800观众的影剧院,已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了。附城公社正准备将礼堂开放,改为电影院。

图片

新城设在虎山坡地上,远处是碧绿的梅潭河,马路宽阔,楼房齐整,建筑的布局和结构,颇费心思。这天正好是集市,农贸市场上的东西多了,人群喜形于色,不易争得的安定团结局面,使人们在新长征中充满活力,一改十年动乱时期的冷落情景,真个是:

虎山跃跃梅潭碧,丛林莽莽烈士血。

埔北侯枫赤帜飘,三河坝上鏖战急。

春风喜渡万川关,绿野处处甘泉溢。

长征路上迈新步,但见人人情激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