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顺治有8个儿子,康熙非嫡非长,还有汉族血统,为啥能继承皇位?

 梅逸之 2023-04-22 发布于浙江

顺治有8个儿子,康熙非嫡非长,还有汉族血统,为啥能继承皇位?

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皇帝,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 一手打造康乾盛世,他便是千古一帝康熙。 而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顺治有八个儿子,为何是有汉族血统,还不是嫡长子,母亲家境也不显赫。 顺治驾崩后,康熙继承了皇位呢? 按理说,他成为满清政权,最高统治者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那他为什么还要继承王位呢? 

 1661年,顺治病危,国家一天都离不开统治者,因此确定继任者成为当务之急。 然而,顺治虽然有六个皇子,但老大才九岁。早年,顺治六岁即位,朝政为摄政王多尔衮。 如果不是多尔衮出事,他早就丢了王位,他甚至不想让小儿子重蹈覆辙。按照他的想法,此时国家尚未统一,政权不稳定。 最好从继承他的目的上,选择一位年长的王子,这样他就可以立即接管政府事务,确保政府的稳定。 这时,三级大臣站了起来,坚决抵制顺治的想法。 因为上三阶都是皇上亲自统领,地位极佳。 孝庄大臣和上三旗大臣都坚持认为,皇位继承人,也必须从中选择。 那么被纳入考虑范围的六个皇子,分别是九岁的皇儿子福全,八岁的皇三子玄烨,五岁的皇五子常宁。  三岁的皇六子奇授,两岁的皇七子隆禧和皇八子永干,皇五子常宁才五岁。 后面的几个皇子年纪更小,年纪小,就意味着不稳定性大。 说的难听点,这么小的孩子,能不能长大都是个问题? 

于是,福全和玄烨两位大皇子,就成了大家主要考虑的对象。 康熙之前得了天花,也只能留在宫外,由保姆照顾。 孝庄这边,他是蒙古人,早年谈起拥护蒙古血统深厚的太子。 他把福全和康熙当成普通的孙子,感情投入,一视同仁。 结果,直到顺治病危,蒙古王爷才开口说话。 所以对于孝庄来说,福泉和康熙没有区别。 所以在宠爱方面,福泉和康熙是绑在一起的,所以才会生生不息。 两人的父亲都是顺治,没必要比较。 顺治还健在的前几年,便一一询问福全,康熙,常宁的志向。 长宁年少无知,没有回答。 福泉表示愿意做贤王,就是啊,愿意做贤王。 康熙说,愿长效法父亲,尽力而为。 意思是他要效法父皇顺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实现这个目标。 那时的康熙才六岁,年纪轻轻就能说出这样的话,他的意志可想而知。 在心态上,福全略逊一筹。 但总的来说,他的出身优越感,完全超过了康熙的心理优势,应该是皇位继承人,但孝庄与三品大臣还在苦苦挣扎。 为什么是这样? 

原来,福全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他天生就有眼病。 在世人的心中,皇帝应该是完美的,至少形象应该没有瑕疵。 福全的出现,显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对于那些有意抹黑皇室的人来说,它甚至会成为一个突破口。 再这选择谁的问题,他们想到了,当时在青田间工作的,德国传教士唐若望。 他之前就在卫校就职,深受顺治信任。 现在他只有70岁,经验丰富。 他也是外国人,没有种族偏见。 也许啊,你能想出什么好主意? 果然,唐若望没有辜负大家的信任。 眼看着奄奄一息的顺治,他立即提议让皇上的三子玄烨,继承皇位。如此迅速果断,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提前买下了唐若望? 还是唐若望从康熙的脸上,看出了国王的计划? 当然,这都是负面的。唐若望给出的理由是,皇上的三子康熙已经患了天花病。 二儿子福全从来没有得过天花,所以总会有生病的风险。 然而,事实是,当时天花盛行。 所以,顺治同意了唐若望的话,三级大臣和孝庄也都愣住了。 于是康熙趁着自己得过天花,继位的可能性变成了百分百。 顺治驾崩后,于1661年2月17日康熙即位,年仅八岁。 没有人会想到,可怕的天花,居然开启了康熙的辉煌人生。 14岁掌政,16岁攻占鳌拜,27岁夷平三藩市之乱。收复台湾后,三征格尔丹,奠定了中国版图基础,开创了中国最后一个繁荣昌盛时代。关注我,一起分享更多人文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