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涛山水画里的对立与统一(六)

 虚室生白夜 2023-04-22 发布于浙江

『不向大观奇处索,却于此地把诗催』(这里的『此』疑为误)

今天这帧小品来自『山水图册』,该套画册共8帧,这是其中第七帧。

如何在一帧小品里表现一个傲然独立,与众不同的山峰?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构图方式。石涛类似题材也不止这一帧,但每一帧都有新意,有特色。

这也许是石涛格外令人注目的原因之一吧。

前面的四个山峰几乎低到不能再低,只为突出位于画面正中的、傲然独立的、唯一一个山峰。而为了显示这个山峰的主要与突出,石涛又用了最重的墨色进行局部勾皴。

画面中唯一的建筑物在这个山峰的腰处半隐半现,在建筑物两边是两丛点叶植物,植物的墨色依然很重,在墨青的衬托下,越发厚重。

石涛想表现的是『菊寒秋尽 红树千林』之景,所以画面的总体气息纯净而通透,中远景的点点红叶则大大提升了『秋高气爽』之感。

鲜艳的红树站成一排,墨青的点叶站成一排,隔着一条似有若无的河流,它们毫无共同点,完全是两个独立的世界;主峰傲然突兀,辅助山石平平无奇,这同样是两个独立的毫无共通的世界!

如何将它们统一在一个画面里呢?

石涛的方法很简单:尽最大可能用一样浓淡干枯的墨,也尽最大可能设一样的色!

而淡到几乎不可见的点笔则让这个统一近乎完美!

这帧小品里的点景人物也大可玩味,尤其前景的五个小人儿,有心的读者,您可以点评下他们。

『石涛是中国现代美术的起点,又是中国传统画论的集大成者』——吴冠中的这个评语也只有石涛才能匹配!

想换个高清图片,可惜平台不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