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进化论看眼睛、光线和色彩

 宗子说 2023-04-22 发布于广东

色彩需要通过视觉被感知,在视觉与色彩之间,存在典型的协同进化现象。色彩是一个系统,视觉是另一个系统,光波则是维系这两个系统的重要纽带,是推动生命从黑暗走向光明的终极力量。

01

颜色感知三要素的性质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我们每天以多少种途径,又以多少种形式接触到光。从早晨一睁眼就照进眼睛的光,到手机的来电,再到我们在牙医那里照的X光,这些都是不同类型的光。而我们常常见到的不同的颜色,只不过是光的一小小部分的可见光而已。人类为了认识光,用“全光谱”的概念描述所有的类型的光,根据波长从长到短分为七大类:

  1. 无线电波(射电波):波长0.1km~100km

  2. 微波:波长0.1cm~10cm

  3. 红外光:波长0.01cm~700nm

  4. 可见光:波长400nm~700nm

  5. 紫外光:波长4nm~100nm

  6. X光(X射线):波长1nm~100nm

  7. 伽马光(伽马射线):波长小于1nm

虽然我们前面是用波长来衡量区分不同的光,波长越短,能量越强,波长越长,能量越弱。但对于光的波动还是粒子,历史上争论已久,也没有统一思想,直到爱因斯坦的出现,提出粒子说和波动说都有道理,光既是粒子,又是波,这就是所谓的波粒二象性。爱因斯坦称之为光量子,简称为光子。光,或者说光子,也是量子,同时用波和粒子的视角描述,你才能正确理解光。

爱因斯坦写出了一篇关于辐射的论文,后来发表在《物理学纪事》(Annalen der Physik)杂志上,题目叫作“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A Heuris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Radi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Light)。也就是说光以量子的形式吸收能量,没有连续性,不能累积。一个光量子激发出一个对应的电子。于是实验揭示出来的效应的瞬时性难题也迎刃而解:量子作用本来就是瞬时作用,没有积累的说法。也就是光电效应

当光子的能量大于电子逃逸所需的能量时,就会产生光电效应,而光子的能量大小只和光的频率有关。通俗地说,频率越高,或者说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就越高,所以紫外线的光子能量要高于红外线的光子能量。也就是说,紫外线更容易产生光电效应,红外线则很难产生光电效应。物理世界的光电效应,在生物世界同样适用。正是因为光电效应,动物的视觉才成为可能。

01.光是什么《颜色-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第二版)》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上)

02

眼睛的光电效应

视觉的本质,事实上就是发生在眼睛里的光电效应生物体内的大分子物质经常出现同分异构体,并且可以相互切换,前提是要给它们提供适当的能量。有时一个光子就可以导致共轭双键内的电子重排,同时完成不同结构之间的切换。视黄醛就是这样一种可以互相切换的同分异构体,只需要一个光子,就可以让它们在两种分子结构之间来回切换,其中一个叫作顺式视黄醛,对应的则叫作反式视黄醛。正是这种正反相对的奇特的结构特征,使视黄醛得以成为视觉进化的核心分子。

假设开始时没有光线射入,视黄醛为反式结构,和视蛋白结合在一起,一切都很平静。当黎明到来,太阳升起,亿万光子从太阳出发,跨越巨大的空间飞奔而来,刚刚照射到反式视黄醛分子,就立即通过电子重排将其切换为顺式视黄醛。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结构变化,却引发了强烈的连锁反应,因为顺式视黄醛和视蛋白完全不合拍,两者只能分道扬镳。

有了这种顺反异构的变化,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大脑。

为什么不同视锥细胞对光的响应不同

03

眼睛的进化

眼睛作为感光的器官,基因相当保守。我们说某个基因保守的意思,是指它很少出现突变,以至于在不同的物种中都保持着相似的序列和相似的功能。眼睛基因正是这样,可以跨越物种,诱导眼睛的形成。另外一个重要证据是,所有眼睛的感光系统都以视蛋白为核心,尽管不同的动物拥有不同的视蛋白,但它们全部来自同一个祖先。在眼睛基因和视蛋白两个重量级的证据面前,我们当然更倾向于相信单起源论。

眼睛里的结构大概也类似,主要起作用的包含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和传递电信号给大脑的视神经,但自然选择的结果却产生了以人和章鱼为代表的两种相反的排序,如下图显示,人眼的视神经竟然挡在视网膜前面,幸好视神经是透明的,也就是说光先穿过视神经才到达感光细胞上,这种选择是因为这类型眼睛敏感度高,考虑到血液的大量供能所选择的。而章鱼看起来合理一点,光先到达感光细胞的视网膜上。

04

可见光波长

为什么人眼对可见光敏感?或者说可见光波长为什么是400nm~700nm呢?

出于适用性考虑,我们不需要收集所有的辐射信号,而只需要收集性价比最高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但可以提供足够的信息,而且不会干扰我们正常的活动与休息。从节约信息量的角度考虑,没有哪种动物能够把感光能力做到极致,那几乎要求无穷多的感光细胞,对大脑信号处理能力的要求也近乎无穷大。对于任何生物来说,这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动物对于光波必须有所取舍。

我们对红外线的屏蔽,是一种被动屏蔽,因为红外线本身不足以激发感光反应;而对紫外线的屏蔽则属于主动屏蔽,晶状体和玻璃体是最重要的防护层,如果没有这些防护层,我们就可以看到紫外线。有些人的眼睛发生病变之后,比如一些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受损,对紫外线失去过滤能力,反倒能够意外获得紫外视觉,看到比紫色更紫的颜色。

排除了红外线和紫外线以后,你会发现,可见光的优势非常明显。它的能量约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50%,穿透力既不是太强,也不是太弱,足以影响有机物的化学键,和视觉系统发生典型的光电反应,把电磁波中的能量转化为有效的电化学信号,又不会对视觉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对于人类来说,可见光才是最适合的光线。

由此可见,我们的眼睛能够察觉可见光并不奇怪。

05

视锥细胞

那么视锥细胞是如何区分不同颜色的呢?

视锥细胞对色彩的感知离不开视黄醛,视黄醛必须与视蛋白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光电效应。不过视黄醛并不是只与一种视蛋白结合,而是与好几种视蛋白结合。视蛋白本身并不会接受光子,它们只是对视黄醛分子产生一定的扭曲作用。随着扭曲的程度不同,视黄醛就会与不同波长的光子起反应,所以每种视蛋白与视黄醛的复合体都有独特的吸收光谱。

与简并的光波相对应,视锥细胞也被分为三类。红色视锥细胞含有能够感受红光的视蛋白复合体,可以把红光信号转变为红色电信号交给视神经。同样的道理,绿色和蓝色视锥细胞也可以完成各自的光电信号转换工作。以人类为例,我们的视网膜中就含有三种视锥细胞,分别称为蓝色敏感细胞、绿色敏感细胞和红色敏感细胞。不同波长的光线,也就是不同颜色的光线,主要是红光、蓝光、绿光三种光线,将对应激活这三种敏感细胞。因此人类能够感受到三种不同的颜色,以及三种颜色的混合颜色,这就是所谓的三色视觉。

06

色盲为什么对黄棕色敏感

以前介绍过,哺乳动物大部分是色盲,因为在恐龙时代,

色盲的优势在于对黄色到棕黄色区间的光谱变化更加敏感。在人眼看来,黄色与棕黄色没什么不同,但哺乳动物能很容易地将它们区分开来,从而帮助它们识破天敌的伪装。也就是说,色盲的羚羊能够轻而易举地在枯黄的草丛中发现棕黄色的狮子。只要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立即明白,为什么哺乳动物会保留色盲性状,因为那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如果它们努力进化出了绿色色觉,却丧失了辨别黄色与棕黄色的本领,就更有可能倒在狮子的利爪之下。因为在许多环境中,特别是在非洲稀树大草原上,枯草期的时间相当长,以至于足以遏制三色视觉的进化。

人们眼中的世界为什么不一样

红—绿色盲之所以把红色和绿色都看成是饱和度比较低的黄色,除了由于红、绿两种感色纤维间的联结,使之无论是在红光或绿光的刺激下,都能同时产生兴奋并在大脑中产生黄色感觉外,还由于刺激来自同一个能源(红光或绿光)而降低了感红纤维和感绿纤维同时产生兴奋的程度,因此,在感觉上降低了颜色的饱和度。

参考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