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百练:风筝的故事(瞿瑞)

 一中大语文 2023-04-22 发布于福建

风筝的故事

瞿瑞

如果不是因为树梢上的那只风筝,我可能永远不会想起这件事。毕竟已经二十年过去了。

二十年前,我八岁,外公六十八岁。

在退休那天,外公忽然决定用木头做东西。

有一次,外公花了大半个月时间雕好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孔雀,终于忍不住炫耀给家人看的时候,外婆对他发起了严厉抨击。

“有这闲功夫不如给娜娜做一个学步车!”

当外婆念到第二十遍的时候,外公终于下定决心给表妹做一个学步车。在忙活了整整十天后,当着全家人的面,外公和外婆一起送出了涂着蓝漆的学步车。

外公把手揣在口袋里,站在门廊上。他看起来显得比平时要快乐,或许更恰当的描述是紧张和不知所措。这毕竟是他多年以来做的第一件有用的东西。我们全家人都聚在院子里,看着小姨刚满一岁的女儿坐在外公的蓝色学步车上,摇头晃脑,不断踢踏着两条细软的小腿。

亲戚们依次对外公的作品表达了夸赞,便忙自己的事情去了。直到表妹突然爆发的嚎哭惊扰了所有人。

外公向着哭声跑去,看见他的外孙女正坐在地上,脑袋卡在学步车的车架上,本该托举住她的身体的横梁则整个儿掉了下来。

这件事之后,外公彻底放弃了做任何有用东西的想法,专心回到了自己的领域。到了第二年夏天,外公做的动物木雕有长颈鹿、狮子、松鼠、凤凰、丹顶鹤、熊猫以及七八种名字拗口的上古神兽……而我就是那一年拜托外公给我做风筝的。

外公听了没什么兴趣,并建议我去商店买一个。

“那些都太普通了。”我抗议道,“我想要一个你做的仙鹤那样的风筝,你想啊,一个可以真正飞起来的仙鹤。”我把那只仙鹤从他的宝贝动物中挑出来,向他比划。外公凝视着那手掌大小的仙鹤,思考着。

“风筝可比这个大多了。”外公说。

我们根据手工书上的提示,做了一些改进。比如我们找不到竹条,就换成了木条,这样一来,因为木头不如竹子柔软,本该做成水滴形的仙鹤骨架就变成了菱形骨架,我们还加长了翅膀和腿。找来外婆的旧尼龙衬衣,当作仙鹤的皮肤绷在了光秃秃的木头骨架上。终于,这只仙鹤看上去随时都能飞了。

直到这时,我才提起学校举办风筝比赛的事。据我的判断,如果我一早说了,外公就不会帮我做风筝了。

“什么时候?” “周六。”

外公沉默了良久,用毛笔在仙鹤的腹部写上了我的小名“佩佩”,然后把风筝交给了我:“去吧,别和别人的风筝搞混了。”

比赛在学校后操场进行。当我走向队伍,我的同学果然如我所料,顷刻间全部围了上来,他们对这只风筝赞不绝口。我把仙鹤平铺在地上,拉着风筝线奔跑了起来。

我一口气跑出去很远,可最终,随着我的奔跑的停止,仙鹤无力地坠落下来,像一匹终于摆脱了缰绳控制的老马,终于停下了它疲惫的脚步……我大汗淋漓、筋疲力尽,但风筝丝毫没有一点起飞的意思,不管做出什么努力,它最终都会坠落下来。

走在回家路上,羞愧和悔恨让手里的风筝越发沉重,而我的名字——那个漂亮的毛笔字显得如此突兀,每一个笔划都像是一束滚烫的火焰,灼烧着我的眼睛和我的心。我抬手把仙鹤风筝扔进了河里。奔腾的河水很快浸湿了那只仙鹤,先是头和脚,然后是洁白的腹部,最后是翅膀——外公用整个下午一片片描绘出的褐色翅膀,还有那令人惊叹的柔软的金色翎羽。

但我没想到这一幕被外公看到了。他就站在桥头,背着手,当我看见他的时候他好像已经看了我一辈子那么久。我吓坏了,我不知道他在那里站了多久,又看了多久。

记忆中,这是外公一生中最后一次应别人的要求做东西。就这样,又过了二十年。

外公已经很多年不做雕刻了。他的腿无法走路,老年痴呆症也一年比一年严重,当我叫他“外公”,他在我脸上端详了好一会儿,好像在搜索着什么,然后终于开口叫我娜娜。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知道我是谁,是学步车上的那个外孙女?还是扔掉他的风筝的那个外孙女?

我用轮椅推着外公在公园里散步——我们已经很多年没像现在这样独处过了。草木开始由苍翠转为葱郁,微风送来对面楼上的炒菜声,遥远的狗叫声,小孩儿的嬉闹声……我和外公就那么并肩坐在初夏的微风里,我几乎有一种错觉,好像回到了宁静遥远的童年光景。这时,我忽然注意到对面的树梢上,一个金色的亮片,在微风中轻轻抖动。

“佩佩。”

我似乎听到外公叫我。我惊讶地看向他。

他伸出手,指着对面的金色亮片。有一会儿我没搞清楚那是什么东西。直到另一阵更猛烈的风吹来,那金色亮片作为局部带动了其他部分,并在风的猛烈吹动中现出全貌,于是我认出来了:那是一只翅膀。更准确地说,那是一只有着残破翅膀的凤凰形状的风筝。

“佩佩,”外公喊道。但并不是在喊我。我看见他开口的时候,那衰老无力的眼神,忽然被那金色风筝点亮了。

于是我想起二十年前的那个黄昏,我和外公如何站在河的两岸,如何目睹仙鹤“佩佩” 随着河水消失不见。我还想起自己当时如何惊惶失措,想起外公的背影是如何沉默——沉默地走向他寂静的暮年。

“佩佩。”

终于,在二十年后,我随着外公一起喊出了那个名字,就像认出一个失散了多年的老朋友。

(有删改)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采用倒叙手法,开篇用树梢上的那只风筝引发“我”对往事的回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避免了平铺直叙。

B. 祖孙二人依据手工书的提示,对仙鹤风筝进行“改进”制作,但这种行为也为下文在学校放风筝失败埋下伏笔。

C. “我”推着外公在公园散步,周围草木葱郁,微风轻拂,营造了“我”和外公独处时亲密无间、轻松愉悦的氛围。

D. 文中多次出现“二十年”,既强调了“风筝往事”时间久远,又连接了现实和回忆 ,使文章脉络清晰, 结构严谨。

2. 下列对文中外公形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外公内心向好,渴望被认可。做成学步车后他显得比平时都要快乐,但又紧张和不知所措。

B. 外公喜欢木雕,做事专注。他做成的小动物栩栩如生,但对自己领域之外的东西不感兴趣。

C. 外公性格固执,亲情淡漠。他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乐,可是对家人要求之事总推三阻四。

D. 外公感情内敛,不善表达。他在看到我将风筝扔进河里的时候,只是背手观望, 没有交流。

3. 为什么“我”认为一早说做仙鹤风筝是为了参加学校比赛,外公就不会帮“我”做了? 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6 分)

4. 文末外公三次喊“佩佩”,引起“我”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6 分)

【参考答案】

1 .C [解析]“亲密无间”错误,此时我和外公仍有隔阂。

2. C [解析]“亲情淡漠”错,外公比较重视亲情。

3. ①给表妹做学步车失败让外公彻底放弃了做任何有用东西的想法。②外公对做 风筝没兴趣并且确实不擅长做。③外公担心自己做的风筝去参加学校比赛失败的话会影响 “我”。

【评分标准】6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4. ①第一次喊,“我”惊讶外公叫对了我的名字和为什么喊我。②第二次喊,让“我”想起二十年前因扔风筝伤害了外公的惊惶和内疚。③第三次喊,说明“我”不再回避风筝往事,解开了心结,感到释然。

【评分标准】6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