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专题】仰望星空 用画笔触摸和叩问历史的领军油画家——段江华

 王大根 2023-04-22 发布于湖南

名家专题

段江华
图片

在中国艺术阵营中,湖南艺术家素以一种勇于担当的精神和严肃的创作态度而为世人所称道。他们自觉地摈弃了艺术中那种调侃与戏谑的流行样式,埋头于艺术本体的探索与思想灵魂的叩问,从一种个人化的生存体验抑或集体记忆的文化反思中获得创作的灵感与动力,作品深沉、凝重而气势磅礴,浑厚中透出深邃与灵动,豪放中溢出苍凉与刚毅,饱含精神的厚度与视觉张力,释放出浓厚的湖湘文化品格。

在人才辈出、薪火相传的湖南艺术方阵中,就有这样一位用画笔触摸和叩问历史的领军油画家——段江华

图片

领军油画家

1963年,段江华出生湖南西部山城怀化麻阳。

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这一代人,从小便受到一种革命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熏陶。在他们的潜意识中,挥之不去的是那砸碎旧世界的抱负与“人定胜天”的理想。

图片

画家段江华

这给了他们一种历史的冲动,也赋予了他们一种激昂的性格。历史造就了一代人,也成就了他们共同的追忆。

然而,历史不是禁锢的死水,而是流动的长河。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揭示了时间流变、历史更替的真相。

图片

八十年代北京

八十年代以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那些浪漫的革命精神被物质主义的需求所取代,继而衍生出了一种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

图片

段江华  / 「 自画像 」

油画 2011年

恰巧就在这个时期,段江华幸运地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离开湖南,来到了北京求学。时代的变革与他的人生际遇相对应,使他敏感到了现实与历史的差异。来到北京,就是跻身到了现实变革的旋涡中心,而北京城的古老,尤其是遍布着众多革命时代的文化遗迹,又总是能够唤起人的历史回忆。

段江华正是徘徊在这样的一种矛盾之中,曾经一度奋起,也曾经一度沉默。黑格尔说过:“距离产生美”。美,是出走后的一种体验,如同苏东坡过了庐山发出的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出走就是一种解放,再回首,不可能归到原来的起点,而必然会经过思想的提炼,实际上,已经是意识升华后的认识。

图片
深邃而凝重

段江华九十年代创作了不少的作品,一个突出印象就是深邃而凝重。

图片

段江华  / 「 八一南昌起义旧址 」

油画 50x60cm 1997年  

这是一种悖论的进行时,跟整个九十年代的创作风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也使人联想到了丁方、朝戈等人的艺术。有人认为丁方和朝戈他们的艺术到了九十年代以后已经不合时宜了。因为那个特殊时代的原因,九十年代出现了“玩世”、“波普”思潮,但是如果仅仅只有这样一些内容,那么,这个年代难免不留有缺陷。

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更加关注于隐伏在九十年背后的那股潜流,关注像段江华这样一些艺术家所做的工作。由此看来,恰恰是因为还有他们这样一些艺术家的存在,这个时代的艺术创作才没有完全偏离于历史的重心。

图片

  段江华  / 「 王·后·2号 」

油画 200x200cm 1994年

1994年,段江华以他创作的获奖作品《王·后·2号》横空出世,一鸣惊人。

他在画作中表现出了对历史特有的眷恋,被评论家誉为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那是两个被时间风化的人物造型,运用了综合材料手段,其凝重的语言风格与当时流行的“波普”思潮形成鲜明反差,也由此奠定了段江华的创作基调——与深层的“历史意识”相关。

图片

段江华  / 「 圣地 」

油画 150x180cm  1998年  

“历史意识”是“85新潮”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将“历史意识”转换成创造新时代的能量,也使整个'85新潮'获得了文化启蒙的深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由于社会的转型,这种深度被逐渐排除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视野之外,继而为日常经验所取代。在这一转型中所涌现出来的代表人物,基本上都在北京,而且大都出在1989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段江华左右,比如刘晓东、赵半狄、方力钧、刘炜等等。有人曾把这些人表述为“新生代”,抑或更是以“玩世现实主义”来命名。但无论是“新生代”还是“玩世现实主义”,都是在有意识地挣脱“历史意识”的束缚,希望借助于社会的转型开拓一个文化创新的新局面。以此刻画出一种新的创作风尚,虽然有助于一代人文化面孔的呈现,但却给历史留下了难以愈合的断层。

图片

段江华  / 「 东方红·1949 」

油画 130x180cm  1999年

段江华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断层,但与他那些被归纳到“新生代”的艺术家们不同。

面对这个断层,段江华没有采取挥一挥衣袖的告别姿态,而是深入到时间的内部尽力去打捞历史沉寂的内容。这使他成了这些艺术家中独辟蹊径一种“另类”,他的作品《王·后·2号》就充分显示出了这种“另类”,之所以赢得大奖,原因可能也正在于它弥补了那个时代的断层。

图片

段江华  / 「 作品·2005·1号 」

综合媒材 200x240cm  2005年

某种意义上说,段江华的艺术是沿袭了“85新潮”的人文传统。比如他对画面深度的强调,尤其是他营造出来的那种庄严、静穆的气氛,都跟“85新潮”所提倡的文化内容相得益彰。

有人将六十年代出生的这一代艺术家说成是理想失落的一代,其实是略显片面、有失偏颇的。事实上,这一代艺术家远比人们眼中所看到的要丰富得多,至少段江华就提供出了一个不同的视角。

图片

段江华  / 「 作品·2005·2号 」

综合媒材 200x240cm  2005年

当然,段江华之所以能够保持住这种创作的深度,还有一个原因,也许与他1989年之后回到湖南有关。

有人曾经论述过这种中心与边缘的关系,一个是深度,一个是潮流。正是因为远离于喧闹中心的边缘状态,使段江华持有了冷静的思想,从而确保了历史思维的连贯。

图片

转折点

2006年,对于段江华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一年,他移师北上,重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北京。这意味着潜伏了多年的段江华将要浮出水面,把他所承接的那条文化线索展现给世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段江华  / 「 城楼·二 」

布面油画 97x130cm  2006年

也是在2006年,段江华的作品题材发生了一些细节上的变化。

首先是剔除了人物的影子,其次是由久远的历史内容转到了对近现代革命题材的关照。一些带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建筑物,成了他这一时期绘画的主体,而且均被他赋予了暮色苍茫的纪念碑意向。我们可以理解这是段江华向时代中心的一种靠拢,也是他从边缘转入中心后的一种心理体验。

正是因为北京那强大的政治磁场,激发了段江华早年的文化记忆,使他对历史的感悟由远而近,有了更加切身的认识,从而由原来持一种远距离的关照变成了当下近距离的反思。

图片

段江华  / 「 遗址NO.9 」 

200×300cm  2007年

再度来到北京的段江华,把自己的注意力投放在过去那些颇具意识形态色彩的建筑物之上,应该也有着类似苏东坡的感慨。

也就是说,表现这些历史性建筑,对于此时的段江华而言,绝不是简简单单地回到过去,而是站在今天的角度重新认识过去,吸取历史的教训,吸收过去的文化营养。所谓“当局者迷”,历史只有拉远了距离看,才能看的更全面,也才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

图片

段江华  / 「 坛NO.1 」

200x300cm  2007年

正是因为阔别,拉开了段江华文化反思的空间,而尔后的重圆,又加深了他对历史的认识。所以,段江华能够站在一个开放时代的窗口,重新来理解近现代中国革命的这部辉煌历史。

图片

段江华  / 「 坛NO.2 」

200x300cm  2007年

事实上,中国的这部近现代革命史,对于今天的世界而言,已经构成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只不过是因为我们身在其中的缘故,这笔遗产常常被我们自己所忽略。

这无疑造成了一种发展的断层,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历史就是在这样的断层中失去了理性反思的能力,从而再度演变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恶性循环。而段江华放弃那些久远的历史题材,来挖掘更为近处的这部革命历史,其出发点也许就是为了弥补今天这个物质发展的断层。难怪他要赋予这些带有革命色彩的标志性建筑以人去楼空的意向,因为这样会更加烘托出纪念碑的性质,从而加深我们对历史的联想。

图片

段江华  / 「 台NO.1 」

200x150cm  2007年

从段江华2007年以来的系列油画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对这类文化命题的思考和表达。

他的作品主题是关于“人类居住地”的意象,画面由城市、城墙、楼堂殿宇、纪念碑、祭坛等建筑和周围的环境组成,表现与人有关的存在问题,以及人与人造物之间复杂关系,和由此造成的人观看世界的态度,以及对人的命运和前途的预想。

图片

虚拟的“故事”和构造的“事件

段江华画中的建筑物常常孤立地被置放在暗色的空间。

“天如穹庐”,但那是晦暗的幽冥世界,压抑而阴郁;而它们赖以存在的土地表层裸露,如战争破坏后的瓦砾碎石一望无际,只冷冷地反射着铁色的光。那些曾经是高大坚固的建筑物,在这种空间显得无所依托而即将崩溃。这场景的暗调不是一般意义的夜色,它加强了情绪的绝望。

图片

段江华  / 「 殿NO.1 」

300X400cm  2008年

画中的建筑物常常孤立地被置放在暗色的空间。“天如穹庐”,但那是晦暗的幽冥世界,压抑而阴郁;而它们赖以存在的土地表层裸露,如战争破坏后的瓦砾碎石一望无际,只冷冷地反射着铁色的光。那些曾经是高大坚固的建筑物,在这种空间显得无所依托而即将崩溃。这场景的暗调不是一般意义的夜色,它加强了情绪的绝望。

天空流宕的微光,也不是午夜天空能够暗示的飘渺希望,而是恐惧和阴暗压力的狰狞显露,象征永恒黑夜的漫无涯际。这黑夜就如一座座庞大、空旷、无表情的墓场,死寂凝固,了无生机。好像无法摆脱的噩梦,体现着异化的人造物与人的生存关系的纠结。

图片

段江华  / 「 馆NO.5 」

200x300cm   2008年

透过这静止、凝固令人窒息的场景,仿佛看到的绵延中的人与自己营造的物体共同被一种不可知命运任性地淘洗和异化的结局。艺术家挖掘和想象时间痕迹的图像,并在这痕迹中注入历史时间意识流带来的“破坏性”意味。

由此演绎出“废墟”的图式。让这种“废墟”图式作为人类文化的瞬间定格,不仅以个人的方式展开对某种文化样式现状和轨迹的演绎,同时也表现一种对文化和历史的感知方式,联系着刻骨铭心的感情和思考。

图片

段江华  / 「 馆NO.6 」

97X130cm  2008年

这里当然不仅仅是有关“居住地”被“废墟”化的含义,不仅仅是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形成人造物自然地“废坏”的痕迹,而是此过程更多指向历史、文化、社会、种族的问题。

因为这些建筑物不仅仅表现了“人居住此”的痕迹,也体现了人对这些物体的态度和观念的痕迹。这里透析出的是一种文化意识和时间的关系,就是在更广阔的时间场域中观察人类文化行为得失和功过。从作品里,尤其是建筑物的形式,和周围环境关系,在其中的位置,象征意义,视觉作用等,能看出艺术家对此的分析和判断。

图片

段江华  / 「 楼NO.7 」

300x500cm  2008年

对人文历史的深度思考,并没有减低段江华对绘画形式表现力的探索。他前期作品将多种材料运用于平面的绘画,在传统的绘画材料如画布、颜色、油料中间,毫不犹豫地裱贴了粗糙、厚实的纸板和纺织品.这种综合材料的色泽和质地,改变了绘画的优雅与柔和,实际上画家是以一种强硬的方式,来改变了人们习惯性的欣赏心境,扭转对画面形象和艺术效果的习惯联想去向。在他的掌控下,高贵的“王与后”显出前所未有的感情张力。

近年以古今建筑为题材的作品,他没有在画面上添加异质材料。而是以一种个性化的方式涂刷、堆砌颜料。这种画法既强调了描绘对象,如砖瓦、土石与天空、云霓,在质与量上的对比,也赋予对象可以“触摸”的历史沧桑感。当人们在近处观看他的作品时,不能不被画家讲述的历史故事、建构的可“触摸”的历史场面所震撼。  

图片

段江华  / 「 馆NO.1 」

150×200cm 2009年

段江华描述的是虚拟的“故事”和构造的“事件”,但是从人类历史的过程,从千年文明难以寻找的整体,从断垣残瓦的遗存中,不正是表现了一种历史的真实?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想到可感知的世界昨天、今天和明天,既然古代文明是以那种“踪迹”的方式显现于我们,难道今天的文明不会以同样的方式显现于将来?

图片

段江华  / 「 馆NO.2 」

150×200cm   2009年

我们的画家很少在作品中追问洪荒宇宙的过去和未来,更不习惯探究古老文化的生成与泯灭。实际上数千年来,中国文坛一直可以听到“天问”的回响和“哀吾生之须臾……托遗响于悲风”的叹息。

在现世的物质实利引领人间万象的时候,段江华以他的绘画探索,拓展当代中国艺术的思想境界,使我们看到当代中国艺术家在文化深度方面的不懈努力。

图片

段江华  / 「 乐土NO.1 」

300X1000cm  2009年

历史本来是沉重的,有时会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如果说段江华的画带给人沉重的历史感,但那并不是他真正要表达的东西。

因为历史永远不是如此直白,而艺术也不会如此简单。他的《王·后二号》入选第二届中国油画展并获奖,对马王堆图像的叙述使他给了大家一个“沉重”的印象,这种风格的早熟也给他带来了艺术上的声誉。但是在此之后,尽管他有不同的作品参加过许多全国性的展览,人们对他的印象仍然停留在《王·后二号》的“沉重”上。或许是这件作品给了他太多的压力,一时让他无法超越,也或许是生活的“沉重”让他无法再次面对作品的“沉重”,他在一段时间内停下笔来。

然而,绘画是他挥之不去的心结,在他的生命中是唯一可能被随时唤醒的东西。在一次欧洲的艺术之旅以后,段江华决心重新拿起画笔,开始了艰苦的创作旅程……

图片

图文编辑:刘沙阳 卢阳

精彩 未完待续

......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