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2018—25

 初丹德月 2023-04-22 发布于四川

读书笔记—2018—25

沟通圣经

 最近读的书是英国咨询顾问尼基·斯坦顿写的《沟通圣经》,书中针对生活中遇到的各个案例(打电话、面试、求职、会议、演讲、阅读、写报告等)介绍了详细的应对方法。因书中内容主要以具体的操作方法为主,因此本文没有单独列出书中具体某页的内容。

沟通,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提的很多。动物可以通过声音、身体触碰、气味等方式沟通,演化到人类,沟通的方式就更多了。大方向来说,可以概括为“听说读写看”,小范围来讲,沟通的方式就五花八门了,从“听说读写看”这五个大方向衍生出了很多小的分支。人类常常用五感六觉来形容自己,其中的六觉为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知觉,而这六觉就是人与人沟通时的通道。所有的沟通,都要借助这六个通道,脱离这六个通道,人类就无法与自己之外的另一个个体产生交流。

沟通这个词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实在不陌生,从刚出生的时候,父母跟你的互动,到现在每天跟同事、朋友、恋人、亲人,甚至陌生人之间的互动。如何达到有效的沟通、采取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沟通的目的是什么等等此类的问题会萦绕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良好的沟通方式确实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次不愉快的沟通,也可能造成极大的误会和错误。既然我们每天都在堤防错误的发生,我们就不得不下点功夫去研究“沟通”这门学问。

对我来说,一次良好的沟通,主要由四点组成:事先的准备,事中的认真,事后的靠谱以及相互的坦诚。事先的准备包括提前整理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和对方可能提出的相关内容,做好事先的准备,可以让双方在沟通过程中更容易被互相理解;事中的认真就是双方集中精力在此次沟通上,不三心二意,只有双方都认真对待此次沟通,沟通才会顺利延续下去;事后的靠谱就是双方把此次沟通的结果落地,如果只是说的时候头头是道,做的时候就没动静,那沟通也算无效;相互的坦诚是最重要的,双方在沟通的时候,如果不坦诚,所有的沟通就无意义了,所以坦诚是沟通之本,只有双方都说了真话,说了心里想说的话,才算是真的在沟通,此次沟通才能解决双方的问题。

当然,生活中有很多沟通本身就是无意义的,说者无心,听者无意,人们总觉得聚在一起要说点什么,哪怕没什么可说的,还是要东拉西扯,搞点什么话题出来。《沟通圣经》这本书中的“沟通”,主要针对我们生活中有目的性的沟通,商业为主。对于生活中大部分无意义无目的性的沟通,个人觉得倒可以坦然处置,不用把每次的沟通和交流都加以目的性和程序化。不过不管是正式场合带目的性的沟通,还是日常生活中无目的性的沟通,坦诚依然是不可或缺的。

当然了,在世界上生活了这么多年,每个人都会有一套自己的沟通方式和逻辑,不管是对应的专业书籍,还是相关领域大神的建议,都只是借鉴和参考,最终落地还要看自己。

今天成都的天气很棒,约上三五好友,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聊聊天,真不错。哪怕不说话,静静的躺着,也很棒,你看,有时候沟通,不需要语言和文字,待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沟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