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笔记—2020-4

 初丹德月 2023-04-22 发布于四川

《四姑娘的山水》

小金县四姑娘山/2017

这两张照片拍摄于2017年国庆,我们一行人背着帐篷和睡袋,从成都出发,前往四姑娘山。国庆长假哪里人都多,四姑娘山也不例外,但有90%的游客都是来“到此一游”的,刚进山的入口处人挤人,越往山里走人就越少,等彻底深入山里的时候,几乎碰不到什么人了。

我们在山里住了几天,除了有个晚上下雨把帐篷打湿了,以及同行朋友轻微高原反应以外,一切都很顺利。进山徒步露营对我来说,是暂时躲避城市喧闹的方式之一,山里没信号,没电,没人吵,人会很放松。我每次出远门都会带上相机,但近几年拍的没有过去多了,过了盲拍阶段,开始留意真正打动自己的画面和瞬间了。

进山几天都没拍什么照片,反而是一直四处走动,或者躺草地上晒太阳。最后,出山往回走的路上见到一个瀑布,水声很大,但瀑布不大,水从山崖上坠落下来,顺着山坡往下流,汇到谷底的河流里。真正吸引我的倒不是这瀑布,而是瀑布底下那些赤黄色的石头,它们很特别,尤其在当时昏黄的暮色下,自带很强的光泽感。或许是山里的水含有某些微量元素,导致石头出现了化学反应;也或许这里自古就有这种色彩的石头,只是被没见过世面的我撞见了而已。最后走的时候,我捡了一块这种石头带回成都,把它放在家里,就是四姑娘山。

山里的最后一天刚好赶上中秋,我们在河边的小亭子里扎了帐篷,枕着月光,听着水声,沉沉入睡。早上起来往出口走的路上,一回头刚好看到云层散去,初升的太阳照在幺妹峰的画面,就赶紧拍了下来。其实在山里的那几天一直阴雨蒙蒙,山都被厚厚的云层遮住了,最后要离开的那一刻,感觉四姑娘感应到我们了,它拨走云雾,把自己真实的躯体坦诚的展露在了我们眼前。

前拍山是拍山的雄伟,奇特,现在反而被山本身的纹路和层次所吸引。人生阅历决定了自己的审美,年少时看东西会被最亮的部分所吸引,现在看东西似乎能看得更多更深了。我能清楚得感受到自己每个阶段审美的变化。有意思的是:我是这个变化的造就者,也是变化最终的体验者,很神奇,也很期待。

如果足够相信,足够用心,世间万物,都会回应你。你觉得他(她/它)不懂你,只是因为,你还不够懂他(她/它)而已。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