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2020-15

 初丹德月 2023-04-22 发布于四川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最近看的书是美国作家与哲学家罗伯特·梅纳德·波西格的《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同样把书中我觉得有意思的观点和内容分享给大家(以下文中划线句子为书中原文)。
 
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一旦想要求快,就表示你再也不关心它,而想去做别的事。

如果理性已经摧毁了自己的目的,那么它本身的结构势必要有所变化。

如今,由于人类知识的范围太过复杂,结果每个人都变成专家,然而却造成了彼此之间的疏离感。

要想出现一个真正前无古人的像哥伦布一样的发现,必须有全新的方向。""比如说?""比如说,进入超越理性的领域。

而实体的山往往能象征人们灵性长进的路。就好像那些在我们身后的山谷里的人们,大部分人望着灵性的高峰,但是一生从来不曾攀上过,只是听听别人的经验就已经很满足,而自己不愿意花费任何心血。有一些人则是靠着有经验的向导,他们知道最安全的路,因而能够很顺利地到达他们的目的地。

但是还有另外一批人,不但没有经验,而且不太相信别人的经验,想要走出自己的路。其中很少有人能成功,但是总有一些靠着自己的意志、运气还有上天的恩典而做到了。

那些成功的人要比别人更明白,其实登山并没有惟一或是固定的路线,有多少这样的人物就有多少条路。

如果你只是为了爬到山顶,这种目标是很肤浅的,维持山的活力是靠这些周遭的环境,而不单单只是山顶而已。但是当然,没有山顶,就不会有山的周围,是山顶界定了周围。

良质是一种思想和陈述的特质,我们不能经由思考的方式了解它,因为要给它定义是一种僵硬而正式的思考过程,良质是无法被界定的。这个定义其实就是拒绝给它定义,并没有引起学生的评论,因为这些学生没有受过正式的训练,不知道他写下来的句子其实是完全不合理的。如果你不能为某件事下定义,你就没有办法用理性的方法研究它的存在。于是你也无法告诉别人它究竟是什么。因而事实上在无法界定和愚蠢之间就没有差别了。当我说我无法界定良质,我其实就是说,我在研究良质这件事上很愚蠢。

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才能爬到最高。

要证明一个东西的存在,可以把它从环境中抽离出来,如果原先的环境无法正常运作,那么它就存在。如果我们能证明没有良质的世界运作不正常,那么我们就能证明良质是存在的。

"值得"就是一种良质的字眼,因为生命不再有价值或是目标。

一旦你被训练得轻视自己的喜好,那么当然你就会对别人更加顺服--变成好奴隶。

我们对空间与时间的概念也只是定义,是在它们处理事实的方便性基础上所做出的选择。

真正一列知识的火车并不是静止的状态,它总是要朝某个方向行进,而它的铁 轨就 称作良 质。

只有内心宁静,我们才能觉察到良质的存在,它超越了浪漫和古典的认知,将两者融合为一。无论进行任何工作,都必须具有良质。要想具有鉴赏力,了解如何完成高级的工作,体会和工作融为一体的感觉,就要培养内心的宁静。如此一来,良质才能出现在你的心中。

人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这本书很久之前就听朋友说起过,但一直没来得及看,最近刚好碰上,就一口气读完了。见到这本书的名字时就觉得很好奇,摩托车维修为什么会和禅宗有联系,作者到底想说些什么,带着好奇心看下去,果然,不止名字有意思,内容也非常有趣。
 
这本书记录的是作者本人的真实故事,虽然文中一直在提一个叫菲德洛的人,但书的最后,作者指出菲德洛正是他本人。作者带着自己的大儿子,还有两位朋友,一起骑摩托车从明尼苏到达加州,跨越美国大陆。朋友和儿子是来体验乡野风情的,但他除了体验美景,更多时候是在思考菲德洛和良质问题。
 
作者思考的“良质(Quality, Value)”,是一种介于科学(理性)与艺术(感性)之间的东西,即客观又主观,它不能单纯靠某种方式去定义,但又确确实实一直存在于每个人之间。书中的菲德洛(作者)为了研究出正确定义良质的方式,四处探寻,最终导致他走向精神分裂。
 
这趟摩托车之旅最终治愈了作者的精神疾病,他跳出自己的思想,以第三者的方式分析过去的自己。其实世界上最好的心理医生就是自己,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用中国古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彻底让自己走出来的一定是自己。
 
当然,这本并不是一本心理学书,也不是一本旅游指南书,更不是一本教你怎么修摩托车的书,它其实是一本哲学书。只是这本哲学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纯粹形而上的哲学书籍,而是一本借由维修摩托车和旅行来缓缓阐释哲学观念的书。
 
万物皆可修心,在一些人看来,修摩托车就是技术(科学)问题,但它其实同样也反应人的内心活动(非科学)。作者一直在找科学和艺术,主观和客观,理性与感性之间的一个第三介质,它即包含理性的部分,也包含感性的东西,而这种状态,就是良质(Quality, Value)。就像我们总会在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两者里站队,良质其实是二者融合的结果。
 
禅是修得内心的宁静,处理好理性与感性各自的度,便能修得宁静。维修摩托车既要有理性的科学知识,更要有感性的处事态度,把握好两者的关系,就能把摩托车修好。这里的修好摩托车指代一切世间事物,处理好人际关系,做好工作,锻炼身体等等,所有这些事物都是由理性和感性共同构成的,你内心宁静,正是因为你处置好了这些事物。
 
一只脚在现实主义中,一只脚在理想主义里,像阴影的两面,对比明显,但总是一同出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