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2020-21

 初丹德月 2023-04-22 发布于四川
《亲密关系》

最近看的书是美国休斯顿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罗兰·米勒的《亲密关系》,同样把书中我觉得有意思的观点和内容分享给大家(以下文中划线句子为书中原文)。
 
归属需要是人类长期演化的产物,逐渐成为所有人共同的自然倾向。

对自我实现的重视会让我们期望从亲密关系中获取比上一辈更多的东西——更多的快乐和享乐,更少的麻烦和付出。

亲密关系中的性别差异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般重要和有影响。

遗传在决定人们自信或友善的倾向时只起到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作用,大部分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

没有一项研究是完美的。再次提醒你,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都是有价值的。智慧需要时间的历练,但真理就在不远处,我们正不断向它靠近。

人与人之间产生吸引力最基本的假设是:他人的出现对我们有奖赏意义。影响吸引力的奖赏有两种类型:与他人交往产生的直接奖赏,和仅与他人有关的间接利益。

选择乐观的看待事物——认为伴侣已经做到最好——不断调整对伴侣的希望和标准以符合客观实际,我们就更加可能与当前的伴侣愉快相处。的确,伴侣一般都清楚我们在美化他们,但往往希望我们这样做——而作为回报,我们也从伴侣那里得到同样积极,善意的认知评价,这就是双赢。

奖赏和代价对亲密关系的满足和稳定都有重要影响,要想亲密关系兴旺繁荣,需要更多的奖赏而不是减少代价。

事实上,爱情和友谊的主要差别在于我们的想象——爱侣是迷人,神秘而且有吸引力的,而朋友则不是这样。

享受激情,但不要把它作为维持爱情关系的基础。培养与爱人之间的友谊。努力保持新鲜感;把握每一个与配偶共同进行新奇探索的机会。如果对爱人急迫的欲望渐渐演变为平静而深厚的情感,不要觉得奇怪或失望。这种幸福的结果可能会让你成为幸运的爱人。

酒精近视,指的是人们在醉酒后思考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会降低。这种受限的能力意味着他们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最直接和最明显的环境线索。

拥有金钱容易使人离婚,但贫穷也会引起紧张,损害婚姻。

伴侣双方越能自控(也就是说,他们一起明智决策和正确行事的能力越大),其亲密关系通常更顺利更满意。

当研究者要求100对婚龄维持了45年的满意夫妻解释他们成功的原因时,他们的回答是:
1.他们珍视婚姻,并认为婚姻是长期的承诺和忠诚;
2.幽默感非常有益于婚姻;
3.他们非常相似,在大部分事情上都能达成一致意见;
4.他们真正的喜欢自己的配偶,喜欢与配偶共度美好时光。
 
这本书大学时在学校图书馆看过一次,记得当时看完感触颇多,还很激动的和朋友一起讨论这本书里的观点,当时我们都还是刚入校园的懵懂少女,对亲密关系(恋爱)处在观望和好奇的阶段。时隔几年再来看这本书,带来的感触没有大学时的多了,大概因为真正经历过亲密关系了,现在觉得书中大部分的观点只是再次证明了我个人对亲密关系的理解是正确的而已。
 
亲密关系的开始源于对彼此的喜爱和欣赏(现代社会),没有相互吸引,也就不会开始。一旦确立关系在一起之后,除了享受这份爱,双方还需要共同用心维护这份爱,也只有这样,这份爱和关系才能走得更长远。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能收到很多关于爱情和婚姻的负面消息,谁出轨了,谁骗了谁,谁又离婚了,各种数据报告在告知我们离婚率有多高,离异家庭的孩子有多少等等。相信接收了这些数据和现象的每个人都会对爱情和婚姻产生无限的恐惧和怀疑,似乎当你刚找到一个理由告诉自己要相信爱情的时候,就会出现十个新的理由告诉你,爱情和婚姻是不靠谱的。
 
人们习惯索取,却不愿付出;习惯逃避,却不愿主动面对;习惯喜新厌旧,却很难一心一意。人类很多天生的劣根性会导致一段美好的关系走向毁灭,但即使知道这样,我们还是愿意前赴后继的跳入爱情和婚姻的殿堂中,为什么?大概就是靠着对美好的向往,和对人类理性和感性战胜本能的信心吧!
 
纵使清楚的知道随时会坠落,但还是义无反顾的投奔爱情,建立亲密关系,这大概是人类最英雄主义的一种作为了吧。且不说爱情和婚姻本身有多浪漫,其实这个决定本身就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我相信爱情,正如我相信这个世界会更好一样。相信自己的感觉,认真付出,用心对待,即使最后没走到一起,至少问心无愧。
 
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知易行难”,是啊,道理我们都懂,决心都是真的,承诺也是刻骨铭心的。那就祝福你和我: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这份亲密关系吧,像从未受过伤一样去爱另一半吧,既然不确定未来会怎样,那就用心感受每个当下好了.至少此刻,你们真心相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