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2021-13

 初丹德月 2023-04-22 发布于四川

《理想国》

当事物状况最佳时,最不易被其他事物改变和影响。

谎言是大家在涉及自身最重要的部分,自身最切身利益上最不愿意接受的东西,也是大家最害怕存在的东西。

恰当的爱应该是对美的合乎秩序的事物的一种有节制的感情。

复杂的音乐让人纵情,复杂的食品不利健康。质朴的音乐文艺教育会带来克制的欲望,同样的,质朴的体育锻炼才能带来健康。

真正的正义就是我们描述的那样,它关乎内在的“各做各的事”,即真正关于本身的事。这就要求正义的人灵魂里的各个部分不得相互干涉,做自己分外的事情。他要做到自己内心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首先要真正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做到自己主宰自己。

要平等地使用男人和女人,不区分使用,首先要求给予女人相同的教育。

谎言都是被统治者用来作为药物的,这样的话,大抵也是统治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撒的谎。

如果一个人只是知道很多美的东西,但不知道美本身,就算有人引导他认识美本身,他也未必可以做到。你觉得这种人的一生是在梦中呢还是清醒的呢?你想想看,无论是睡着还是醒着,他总把事物的形式误以为是事物本身,那他不就等于在梦里吗?

普通人对美的东西和其他东西的看法都会游移在绝对存在和绝对不存在之间。

因为一个自由人是不应该被迫地进行任何方式的学习的,毕竟身体上的劳苦虽不影响身体健康,但会影响学习的效果。

制度总是源于公民的习惯,可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习惯的倾向决定了它的倾向。

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过分的自由只能导致极端的奴役。

无法理解快乐,痛苦及两者中间状态真正含义的人,就是没有真正体验它们的人,这就是像他们对很多他们没有真正认识过的事物也存在误解一样。

无论什么东西身上其实都牵扯到3种技术,使用者的技术,制造者的技术和模仿者的技术。

我们就可以说正因为每个事物身上都有恶,因此事物总是被它身上的恶所毁灭了,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善是不可能去毁灭什么事物的,另外,介于善恶之间的“中”也是不会毁灭任何事物的。

灵魂不但是永恒的而且数量也保持恒定,它们不会减少,因为无一消亡,同时也不会增加,不朽的东西要是随意增加的话,势必就成了可朽的,那还有什么事物是真正意义上的不朽呢?

只愿大家无论如何听一听我的话,灵魂是不朽的,而且它能忍受一切恶和善。就一直这样追求正义和智慧吧,走着向上的路。一直这么做我们就可以得到自己的和神的爱,无论活着还是死后,都会如竞赛胜利者领奖一样,得到相应的报酬。我们才能因此在今生以及将来我们描述过的一千年的旅程中诸事顺遂。

这是一本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来阐述自己观点的书,看完后很感动,尤其最后几段话,真是苦口婆心的在劝导人们向善,保持正义。这种耗费毕生精力寻求真理,散播真理的人,其实就是在世的佛和神,他们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分享给所有人,并希望所有人和国家都能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是真实的被感动了。

看书的过程中经常忍不住感叹,其实人类发展几百上千年,思想上的进步真的并不多,公元前400多年的柏拉图就已经在倡导人们少吃甜食,男女平等,要锻炼身体,注重文艺教育等等很多在现代也没做到的事情了,兜兜转转,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依然在倡导这些事情,而且很多人还未做到。科技的迅猛发展并没有把人性本能上的欲望和恶遏制住,甚至反而放大了许多的恶和欲望,肥胖率,男尊女卑等等甚至越演越烈了。

哲学家总是在探寻事物内在本身的规律,而现代的商业社会似乎更多在关注事物外部浮光掠影的东西,人们被各种消费需求牵引着,不停的消费,不停的浪费,试图在消费中寻找快乐和意义,但最终换来的只是人财两空,除了一堆精美包装盒,一无所有。在这种浮躁的商业社会,其实我们更应该具备哲学家的思维方式,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这种嘈杂纷乱的事物中寻找真正美和真的东西,当具有哲学家的批判谨慎思维时,那些光怪陆离的事物才能显出它的真身。

柏拉图在书里描述的理想国到现在依然没有实现,现代人称其为乌托邦,一个“空想的国家”,多么悲观的一个定义啊,为什么人们相信它是空想的国家,因为人们对自己没有信心,不相信善终会制止恶,不相信我们配得上那样美好的国家。当降低了标准,似乎就可以理所应当的坠落了,反正是一个理想中的国家和状态,那就是永远不会实现的,也就谈不上什么负罪感了。

最后借用柏拉图在书中的话“就一直这样追求正义和智慧吧,走着向上的路。一直这么做我们就可以得到自己的和神的爱,无论活着还是死后,都会如竞赛胜利者领奖一样,得到相应的报酬”结尾,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