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渡边洋:在山东泰安缴械投降的日军第四十七师团长

 兰州家长 2023-04-22 发布于湖北

侵华日军将领渡边洋中将,最后一个军职是第四十七师团最后一任师团长,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该师团在山东泰安缴械投降,其本人参加了在济南举行的受降仪式,地点在济南大明湖畔的山东省图书馆。

文章图片1

山东省图书馆

渡边洋出生于1894年11月14日,1915年5月25日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7期步兵科,与楠山秀吉、辰巳荣一、木村松治郎、谏山春树、佐佐真之助、纳见敏郎、内田银之助、栗栖猛夫、井桁敬治、久野村桃代、布上照一等人同学。

1921年12月14日,渡边洋考入日本陆军大学校第36期,与宫崎繁三郎、大城户三治、谏山春树、河野悦次郎、河村参郎、中永太郎、马奈木敬信、有末精三、绫部橘树、鲤登行一、斋藤义次等人同学,并于1924年11月29日毕业。

文章图片2

日军骑兵

渡边洋曾长期在陆军参谋本部任职,1937年3月1日晋升步兵大佐后,被调到陆军大学校担任教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日本关东军曾与苏蒙军在诺门坎地区发生激战,在此背景之下,渡边洋于1939年8月1日被调到中国,出任第一师团参谋长,辅佐师团长冈部直三郎,一个多月之后,冈部直三郎调离第一师团之后,渡边洋又辅佐新任师团长横山勇。

1940年9月9日,渡边洋调任日军第四军司令部高级参谋,该军司令官为鹫津鈆平,参谋长为小林浅三郎,此时第四军仅下辖横山勇的第一师团、第8独立守备队、第5、6、7、13国境守备队及部分炮兵部队,驻守在齐齐哈尔一带担任防御苏联的警备与作战任务。

文章图片3

日军在中苏边境上

1941年7月7日,渡边洋出任第四军参谋副长,辅佐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同年12月1日晋升陆军少将后,又接替小林浅三郎升任该军参谋长,辅佐时任司令官横山勇,再次成为横山勇的参谋长,而横山勇是日本陆军中的“另类”,渡边洋能被横山勇看中,说明渡边洋也有过人之处。

1942年8月1日,渡边洋调任第十二师团步兵团长,统辖该师团步兵第24联队、步兵第46联队、步兵第48联队作战,他与师团长沼田多稼藏是同日赴任的,此时第十二师团隶属于关东军第一方面军第三军作战序列,除了担任防御苏联的警备任务,还要经常讨伐抗日武装力量。

文章图片4

日军进山讨伐抗日武装

1942年11月19日,渡边洋出任日本关东军第二方面军参谋长,辅佐司令官阿南惟几,该方面军司令部设在齐齐哈尔,下辖日军第四军和日军第六军等部队,期间阿南惟几于1943年5月1日晋升陆军大将。

1943年10月30日,日军大本营将关东军第二方面军司令部调往西南太平洋战场的新几内亚,并直属于日军大本营管辖,为了弥补指挥机构出现的空缺,遂又在沈阳组建了日本关东军第三方面军,由冈部直三郎出任司令官,渡边洋担任参谋长,渡边洋再度辅佐冈部直三郎,这是二人的第二次交集。

日本关东军第三方面军下辖第三十军和第四十四军,司令部直属第一零八师团、第一三六师团及独立混成第79旅团、第130旅团、第134旅团、独立战车第1旅团等,担负沈阳、辽阳、抚顺、鞍山、本溪、安东、四平、长春等地的对苏警备、防御与作战任务。

文章图片5

渡边洋

1944年10月26日,渡边洋晋升陆军中将,并被调回日本,接替大伯通贞出任第四十七师团长,该师团是以第67独立步兵群为基干,于1943年5月14日在日本弘前组建的,下辖步兵第91联队、步兵第105联队和步兵第131联队等三个步兵联队,以及山炮兵第47联队、工兵第47联队、辎重兵第47联队、通信队、兵器勤务队、卫生队、野战医院等部队。

1944年11月1日,日军大本营将第四十七师团调往中国战场作战,该师团也是最后一个从日本本土调出的师团,当渡边洋率领第四十七师团抵达湖南南部地区驻屯时,即被编入日军第六方面军作战序列,而接替冈村宁次出任该方面军司令官的,正是渡边洋的老上司冈部直三郎大将。

文章图片6

冈部直三郎

由于芷江机场战略地位凸显,对在华日军威胁极大,甚至威胁到日本本土的安全,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命令第二十军发起“芷江作战”,旨在摧毁芷江机场,此战役也被称为“湘西会战”、“雪峰山会战”和“芷江保卫战”。

1945年4月,驻屯在邵阳以南地区的第四十七师团,被编入了日军第二十军作战序列,参加了进攻芷江作战,并与菱田元四郎的第一一六师团作为主攻师团,此时担任第四十七师团进攻主力的,是以重广三马大佐的步兵第131联队为基干编成的“重广支队”,当时“重广支队”集结于黑田铺地区, 而船引正之的第六十四师团、堤三树男的第六十八师团和伴健雄的第三十四师团则作为助攻师团,日军企图以5个师团约10万兵马,完成对芷江的合围与聚歼。

文章图片7

湘西会战示意图

中国军队会战主力是王耀武统帅的第四方面军所辖的五个军,即施中诚的第七十四军、胡琏的第十八军、韩浚的第七十三军、李天霞的第一○○军及廖耀湘的新六军,战役始于4月9日而止于6月7日,战线长达200余公里,最终歼灭日军2万多人而取得决定性胜利,从此中国抗战由防御阶段转入反攻阶段。

1945年6月27日,在“芷江战役”中遭到重创的日军第四十七师团,被紧急调往华北方面军,并被编入细川忠康的第四十三军作战序列,渡边洋率领该师团从湖南湘潭启程,并向济南方向转进,一路上打打杀杀,及至到济南附近时,迎来了日本无条件投降。

文章图片8

李延年主持济南受降仪式

山东地区受降主官是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李延年中将,由他负责济南、青岛、德州等地区日军的受降,日军第四十三军司令官细川忠康中将,则被冈村宁次指定为山东地区日军的投降代表。

济南地区的受降仪式,定于1945年12月27日 举行,之所以选择这一天,是因为这一天是济南沦陷的日子,必须选择这一天雪耻,因此,济南地区也是中国战区最后一个日军受降地区,受降地点在山东省图书馆,这里也是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部。

文章图片9

日军投降代表

济南受降仪式于上午10时开始,渡边洋作为5名日军投降代表之一,紧随日军第四十三军司令官细川忠康步入受降仪式现场,在投降席上站立,并向受降席中方代表敬礼,然后才沮丧地入座,等候中方受降主官李延年的训令。

文章图片10

济南受降仪式现场

李延年宣读的受降命令书主要内容为:“自本日上午10时起,贵管应率所属青岛、济南、德州地区之日本陆军,向本副长官投降,并完全接受本副长官之节制指挥,不再受日本政府之任何牵制。”细川忠康阅后在命令书及受领证上签字盖章,由其参谋长寒川吉溢少将双手呈献给李延年,日军投降代表解下佩刀依次呈上,又都后退两步行鞠躬礼,象征日军彻底缴械投降,然后在引导官引导下退出受降礼堂。

文章图片11

日军投降代表走出礼堂

渡边洋的第四十七师团是日军第四十三军的主力师团,其个人参加了济南受降仪式,但他统领的日军第四十七师团官兵,则是在泰安缴械投降的,而他本人也没有被追责,其后经历不详,最终死于1997年1月18日,竟然活了103岁,这在侵华日军将领当中实属少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