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道中医』张万福医师医案|鼻炎,不仅仅是鼻子的问题

 经方人生 2023-04-22 发布于四川

【张万福医师医案】

患者:男,36岁,173cm 体重:80kg

主诉:长期鼻炎,春秋两季严重,春季尤其明显

  • 脉证

证:眼睛不舒服,光线强则感不适。晚上睡觉鼻子不通气,稍受凉鼻子不受控制流清鼻涕,早上受冷打喷嚏。晨起口苦,返水,早上闻到异味想干呕。清嗓子,喉咙干,咽喉异物感。早上痰多,痰黏。大便长期不成形,早上六点左右感觉腹痛就要去厕所,大便伴随腹痛。相对怕冷,怕风。冬天早上起床脚凉。手心潮。昨天感觉手指小麻木。

脉:
偏红 白腻 齿痕 颤抖

  • 辩证
阴阳:脉弦,定津液虚
寒热:口苦、咽干、舌偏红是有上热,受凉流鼻涕打喷嚏,相对怕冷怕风是表虚寒。排便的情况提示里也偏虚寒。总体可定寒热夹杂,上热下寒。
表里表、里、半表半里皆有证,以表和半表半里为主。
虚实:表虚比里虚更明显、上焦有痰饮。
  • 分析
从证上来看,患者主要是表证和半表半里证为主。
鼻炎,鼻子不通气,怕冷怕风,受凉后鼻子流清水鼻涕,打喷嚏,这些证都关联表证,以表虚寒为主。
眼睛不适,口苦,返水,喉咙异物感关联半表半里证。
这个患者的证还有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鼻炎长期都有,但春秋两季明显加重,尤其是春天很明显会变严重。而其它一些不适,像“受冷打喷嚏,口苦,返水,闻到异味想要干呕,喉咙干,早上痰多,痰黏。大便长期不成形,早上六点左右感觉腹痛就要去厕所,大便伴随腹痛。”都是早上明显,白天则有缓解,甚至白天就不明显了。
古人讲,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天的清晨就相当于一年的春天,二者是相似的,都是阳气由内到外,由里到表的生发时段,这个时候出现的问题往往在表里之间,也就是半边半里证可能较大。《伤寒论》本身就是类证思维,每年春秋两季鼻炎加重,可以作为少阳证“往来寒热”的类证,同理每天早上都会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如此类比。
  • 处方
柴胡 法半夏 黄芩 桂枝 干姜 芦根 桔梗 细辛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射干 红参 大枣 陈皮   
  • 反馈

鼻子流清涕,打喷嚏,腹痛,怕风,手心潮等证皆改善,手指麻木感未再出现。服药期间肚子有响声,放屁多。

后续原方加减,患者服十剂后反馈,鼻炎基本好了。

图片

图片

张万福医师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师从古中医明师刘希彦先生。常年研习中医经典,中医知识深厚,擅经方与黄帝内针并用。于外感内科疾病、青少年身心疾患、成人亚健康诊治有良好收效。习中国传统经典、吴派丝弦古琴及传统功法。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