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汉梁孝王东苑景观研究

 sqgly122 2023-04-22 发布于河南

2021-02-18 01:15侯颖赵瑶瑶

摘要:梁孝王营建的东苑是西汉时期最具代表的私家园林。因园主的身份和地位,其也是当时唯一可以与皇家园林上林苑相媲美的诸侯苑囿。对历史辞赋、现存遗迹、文献记载和前人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表明,东苑中运用了“苑中苑”的造园手法,土石并用、叠石造山;引水为池、师法自然,个中建设无不精巧,且初现了园林的诗画意境;其中植物种植搭配收四时之烂漫,动物种类繁多纳四海之惊奇,美学与实用并重。

关键词:西汉;梁孝王;东苑;苑中有苑;叠石造山;山水园林

秦汉时期的园林在中国园林发展史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园林艺术经历了群雄割据混战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秦汉时期大一统帝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变革,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秦汉时期,皇家园林营建出现了高潮,同时私家园林也开始出现,但此时的私家园林营建大多数是仿照皇家园林,并没有明显区别于皇家园林的特点[1]。西汉时期梁国诸侯王梁孝王刘武于睢阳(今河南商丘)营建的东苑,是已知史料中记载的最早出现的私家园林。东苑,史称梁苑,别称兔园,后人也称梁园,为秦汉时期私家园林之典范,也是历史上见于文字记载的山、石并用营造假山之首例[1],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上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所以,东苑的研究对西汉时期皇家园林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居于东苑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描述其景物的辞赋,为后世研究东苑园林艺术留下了史料依据。目前,学术界对东苑作了一些研究,多数是从影响千年的汉梁文人集团和汉梁文化入手[2~4],也有少量学者对东苑的营造情况进行研究,如刘海燕对梁孝王东苑营建时间和地理位置的研究[5],李晔凌通过东苑景物研究秦汉时期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的特点[6]。但总体来说,对梁孝王东苑营造的园林景观研究相对较少。东苑营造年份距今久远,相关园林内容记载也甚少,经过考古发现和遗址开发可以粗略判断出东苑具体位置及营建范围,但关于其内容的研究路程依旧道阻且长。本文将依据历史上的辞赋、现存遗迹、史料文献记载和前人的研究,對西汉梁孝王东苑营建的园林景观特征进行分析。

1宫苑景观特色

1.1宫苑建设延续秦朝建制

汉朝的建筑营建遵循秦朝时的“政教”功能,通过建筑的形式来展现占有天下、统摄天下的思想。宫苑建筑常以复道相连,形成宏伟壮丽且集中的宫室建筑群,并且与较宽阔的苑囿区相分离,形成宫室区。所谓复道,是指楼阁或者悬崖上下两层通道。《史记》中记载东苑内“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7]。宋代王仲《南都赋》中以“飞阁层楼,动以百数”来描述东苑建筑群[8]。东苑规模巨大,以平台划分,东侧为山水园林区,西侧为宫室区,宫室建筑自睢阳旧城向东蔓延,以复道相连数十里。

1.2“苑中苑”的造园手法

汉代园林进入了以宫殿建筑为主、以山水和动植物为辅的发展时期,开创了“苑中苑”的造园手法,苑中有园,苑中有宫,苑中有观(馆)[9]。《西京杂记》中记载:“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宫,筑兔园”[10]。曜华宫是东苑中最豪华的离宫之一,据《商丘县志·文物》记载,其遗址位于今商丘县渔场南约150 m处[11]。《南都赋》中说:“于是乃作曜华之宫,拟阿房与林光,郁正殿之蜾蔂,巍然起乎中央”[8]。“曜”为日、月、星,比喻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足见曜华宫之华丽。曜华宫中有忘忧馆,《西京杂记》中记载:“梁孝王游于忘忧之馆,集诸游士,各使为赋”[10]。据传忘忧馆游士赋共有七篇,皆是对当时所能看到的小物作赋,展现出了梁孝王会宾客于忘忧馆所能欣赏到的东苑美景。

据记载,七篇赋分别为枚乘的《柳赋》、路乔如的《鹤赋》、公孙诡的《文鹿赋》、邹阳的《酒赋》、公孙乘的《月赋》、羊胜的《屏风赋》和邹阳代替韩安国所作的《几赋》。“忘忧之馆,垂条之木”,《柳赋》为众赋中的佳作,描述了忘忧馆周遭小景,有“羽族”即飞鸟和“蜩螗厉响,蜘蛛吐丝”等昆虫低鸣,在柳树丛中形成动景,颇具野趣[12]。由《鹤赋》可知,在忘忧馆里可以望见兔园中圈养鹤的鹤洲,《文鹿赋》亦然。

南朝江淹的《学梁王兔园赋》中说:“乃有绮云之馆,郝霞之台,其乐足以弃国释位,遗死忘归也”[13]。仅看“绮云”和“郝霞”之名,便可知其华丽。东苑宫室楼台的名字都颇具意境。东苑的文雅台遗迹位于今商丘古城城郭东南郊内侧,原为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来宋国习礼教学的地方,后梁孝王在此地建亭台楼阁,与司马相如等文人雅士在此处吟诵辞赋,颇有文雅之风,故得此名。三陵台顾名思义,原是宋国时三位王公的陵墓,后梁孝王营园,将位于苑内的3个陵墓土丘削平,建成了舞榭歌台。三陵台遗址位于今商丘市梁园区王楼乡[14]。

除此之外,《水经注·睢水》中还记载了一些其他的宫室池台,有依水而建的清冷台和钓台,还有为观赏豢养动物而建的蠡台和雀台,以及寥寥几笔带过的凉马台和女郎台[15]。这些台池又构成了小园,成为兔园的园中园,景中景。东苑仿皇家园林而建,拥有宏大的规模和宽广的面积,采取“苑中苑”的造园手法,在整体园景之中营造其他独特的景观,避免了内部景致过于单一,在统一中寻求变化,以形成空间对比。

2山水景观特色

2.1土石并用,叠石造山

秦汉时期,宫苑营建的相关文献中记载“积土为山”,这是中国造园史中造山的初级阶段。《西京杂记》中记载东苑“园中有百灵山,山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又有雁池,池间有鹤洲凫渚。其诸宫观相连,延亘数十里。奇果异树,瑰禽怪兽毕备。王日与宫人宾客戈钓其中”[10]。所谓“肤寸石”,是指用较小的石头与土相混合的叠山方式,而“栖龙岫”则类似于用石叠造的山洞[16]。王劲韬 [16]认为,从意象看, 这些“岩”“岫”的景观,已经与后期园林叠山相当接近。东苑亦是历史上见于文字记载的土、石并用营造假山之首例[1]。

园林土山设计要点讲究山观四面而异,山形步移景异和水穿山谷,水绕山间[17]。枚乘在《梁王兔园赋》中描述苑中西山,山下为茂林修竹,过竹林至山上有岩石巍巍耸立,峰峦拔地而起,“溪谷沙石,洄波沸日,源浸疾东,流连焉辚辚”[18],刚好满足水穿山谷,水绕山间的要求。赋中或有作者遐想,但不得不承认水绕山间的营山手法在西汉初期已成气候。此时期皇家园林营建也惯以高台拟山、池水环之来模仿自然山水,在下文中笔者多有解释。此外,枚乘还对西山之景进行了正面与侧面的描写,侧面百鸟争鸣一副喧闹场景与正面竹林及里的幽静,形成了动态与静态的结合与对比。虽未将“山观四面而异”之景描绘彻底,却也初见端倪,步入山间各处营造的自然之景略有不同,趣味盎然。

2.2引水为池,师法自然

魏晋南北朝时期被认为是园林发展史中的转折期,确立了仿照自然山水造园的原则。然而,根据相关文献记载,秦汉时期的工匠模仿自然山水的功底已达到了师法自然的地步。引水造景,激水为波是汉代造园的基本手法[19]。汉武帝仿照秦始皇创造蓬莱仙境,引水作昆明池,又在营建建章宫时确立了后世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基本格局。

梁孝王东苑营建早于建章宫,同时期的诸侯王营建园林也多有引水为池以营造水景的记载,只是其封国面积有限而不能营山。梁孝王地位高,东苑面积也堪比皇家,所以既有引水为池,也有营山,形成了山水园林的格局。《太平寰宇记》中记载梁孝王故宫内有钓台,谓之清冷台,下有池,号清冷池[20]。考古发现清冷池遗址位于今商丘古城西北6 km处[14]。台即模仿山体,其周围因筑台而取土引水,形成池环绕高台的“山环水抱”之势,这也是对神仙思想中“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的模仿。

2.3诗画意境初现

“意”是通过对造园之“境”的直观感受,借助前人的审美经验(诗文、书画等)积淀的审美意象,以触发创作灵感,构成特定条件下新的意象[21]。梁孝王喜文好赋,司马相如、枚乘和邹阳等西汉文学界的翘楚纷纷慕名而来,成为东苑的宾客,陪伴在王侧,欣赏东苑之景,留下了许多描绘东苑景物的辞赋。古人的诗词汉赋能让后人感受到东苑中园林景观所表现出来的意境之美。如枚乘的《梁王兔园赋》中对梁园的描述—“修竹檀乐,夹池水,旋兔园,并驰道,临广衍,长冗坂。故径于昆仑,垦观相物,芴焉子有,似乎西山”[18],描写了梁園的修竹、池水、复道及高峻险怪的逶迤山石,表现了梁园如诗如画的优美景致[22]。同时,东苑利用诗词或历史文人遗迹营造景观,如蒹葭洲和上述文雅台。整个东苑中楼榭、假山、洲渚等景观若断若续,初步体现了景观营造中诗画的意境。

3 动植物景观特色

《子虚赋》是司马相如在梁国作宾客游东苑时为讽谏梁王所作,赋中司马相如描述楚王游猎地云梦泽的自然景观,实则借此表当时天子诸侯之苑囿。其中描述的植物与动物应该是司马相如当时在东苑中亲眼目睹的景物:“衡兰芷若,芎藭昌蒲,茳蓠麋芜,诸柘巴苴。……苞荔,薛莎青薠。其卑湿则生藏莨蒹葭,东蔷雕胡,莲藕觚卢、菴闾轩于,众物居之,不可胜图。……其北则有阴林,其树楩柟豫章,桂椒木兰,蘖离朱杨,樝梨梬栗,橘柚芬芳;其上则有鹓雏孔鸾,腾远射干”[23]。由此可见东苑中动植物景观之丰富。

3.1观赏和游猎并重的珍禽异兽

东苑中豢养珍禽异兽种类众多,单是以所豢养的动物命名的小园便有众多,主要用于观赏和游猎。如虎圈台(即蠡台)圈养虎兽,雀台养孔雀,雁池、鹤洲、鸭滩等听名字便知其中豢养的动物。忘忧馆七赋中《鹤赋》和《文鹿赋》描述东苑朱槛中囚禁的鹤与庭下食槐叶的鹿。枚乘《梁王兔园赋》中的 “望西山,山鹊野鸠,白鹭鹘鸼,鹯鹗鹞雕,翡翠鸲鹆”和“斗鸡走兔,俯仰钓射,煎敖炮灸,极乐到暮”[18],分别表明东苑中可供观赏的鸟类众多,以及圈养的动物还用于游猎。梁孝王常带着侍从宫女在兔园中进行游猎活动,右手持鞭,驱逐禽兽。

3.2美学与实用并重的植物景观

对比《子虚赋》和《南都赋》可知,二者记载的植物物种大体相似,稍有偏差。东苑中种植的乔木树种偏多,其中多为果树;草本植物次之,其中多中草药和香草物种;灌木类在当时的运用比较稀少,基本以观赏和实用为主。

3.2.1修竹园的景观特色与审美意识

东苑中珍稀植物、花草果树众多,其中以竹为主的修竹园为后世所追捧。《水经注·睢水》中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水次绿竹荫渚,菁菁实望,世人言梁王竹园也,官收其利,因名官竹”[13]。《太平寰宇记》亦言:“修竹园在宋城县东南十里”[20]。《商丘县志·文物》记载:“在今城东南,人称梁孝王竹园,在今王墳乡陈坟村南,言睢水两岸向东南延伸约五公里,七米深处出土有竹根”[11]。秦始皇时营建上林苑的相关文献是在造园中运用竹的最早记载,但士人对于竹文化的情感在当时尚处于萌芽之中,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竹文化的文人情结才开始盛行。纵观整段历史,文人墨客对园景中竹林的描绘,大多与“幽”字相联。魏晋南北朝之后,受当时文化背景影响,竹林在园林中的作用多了精神层面的体现,与松、梅并列为“岁寒三友”,象征高洁品质。首次将竹记载于诗词中的是《诗经》,文中以松竹象征人丁兴旺。东苑中种植的竹林或有《诗经》中所表达的意思,或单纯为营造幽景,与如今广而见之的象征毫无关联。枚乘在《梁王兔园赋》中记载,兔园之幽美主要由竹林营造,因修竹之多,兔园甚至有个俗称“竹园”[18]。西山脚下的竹林幽深而显静态,与山上百鸟争鸣形成动静对比。由竹之幽深及西山之高峻,豁然开朗。可见西汉时期对于植物造景已经初具审美意识。

3.2.2植物种类多样的金果园

《商丘县志·古迹》还描述了金果园,其中种植各种果树。《南都赋》中记载:“其木则柽松楩柟,楸梧柘橿,欃檀木栏,栟榈豫章,华枫翠槐,古桧朱杨,云封雾锁,临谷被冈。其果则楂梨梬栗,素奈朱樱,紫枣来禽,吴桔楚橙。其草则蕙若兰茝,䕷芜荪茏,杜蘅菥蓂,江蓠芎䓖,庭蕉耸绿,阶药翻红”[11]。可见东苑金果园不仅果树种类众多,还有很多香草植物。除此之外,东苑中还引进了许多其他地方的珍稀树木,如吴国的桔树和楚国的橙树。今人修建的汉梁文化公园中也置一处金果园,种植有山楂、梨、桃、李、枣等若干果树,与文献中记载的种类大致相同。

4结论和讨论

梁孝王东苑因其园主特殊的身份和地位,成为了西汉时期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既有生成期皇家园林的宏大与豪华,也初步显现了后期私家园林中的诗画意境。梁孝王东苑在规划上“汉承秦制”,沿袭了秦朝时期皇家园林的特征,规模宏大,“苑中有苑”,可以和京都长安的上林苑相媲美。《南都赋》将其与阿旁宫、林光宫相媲美,足以说明其豪华程度。同时,梁孝王好文,门下文士众多,梁园辞赋文化繁荣,园中布景、题名已开始出现诗画意境。这是我国古代园林中值得关注的发展倾向。

时至今日,中国造园发展已经历两千多年,造园手法纯熟不似汉时那般局限。然而,东苑规模之大,设置之豪华,都属罕见,其影响亦历久弥远。仿当时之旧景易,复游人之境态难。应该加大对东苑园林景观的研究力度,借助今时先进的造园技术和造园思想,将古人辞赋中记载的东苑盛景更加完美地呈现在众人面前,为后世研究西汉乃至现在的园林艺术留下珍贵的资料。

参考文献:

[1] 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 李可亭. 汉梁文化的内涵与建构特征[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6,22(3):21-24.

[3] 韩坤. 汉梁文化的内涵与研究旨归刍论[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27(10):65-69.

[4] 陈维昭. 论汉代文人的苑囿叙事、都城叙事与俗乐运动[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40(3):1-8+155.

[5] 刘海燕. 西汉梁孝王东苑初探[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3):139-141.

[6] 李晔凌. 汉代私家园林考[J]. 兰台世界,2014(36):122-123.

[7] 阎道衡. 汉代梁国睢阳城考略[J]. 黄淮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94-97.

[8] 张衡. 昭明文选·南都赋[M]. 北京:中华书局,1977.

[9] 梁霄,周波. 皇家园林中“园中园”造园手法的运用[J]. 南方农机,2019,39(2):237.

[10] 葛洪. 西京杂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11] 商丘市商丘县志编辑委员会. 商丘县志[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12] 班固. 汉书·艺文志[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13] 江淹. 江文通集汇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4.

[14] 王增文. 西汉梁园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27(1):16-21.

[15] 郦道元. 水经注校正[M]. 北京:中华书局,1984.

[16] 王劲韬. 论中国园林叠山的专业化[J]. 中国园林,2008,24(1):91-94.

[17] 王晓俊. 园林艺术原理[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18] 费振刚,胡爽宝,宗明华. 全汉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9] 黄宛峰. 秦汉园林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92-96.

[20] 乐史,王文楚. 太平寰宇记[M]. 北京:中华书局,2007.

[21] 孟丹. 中国诗与中国园[J]. 中国园林,1997,13(3):39-42.

[22]尧荣芝. 梁孝王文人集团创作与地域环境的关系[J]. 中华文化,2011(6):70-74.

[23] 司马相如. 昭明文选·子虚赋[M]. 北京:中华书局,1977.

作者简介:

侯颖/1979年生/女/河南永城人/博士/商丘师范学院测绘与规划学院(商丘 476000)/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园林生态学、园林史

赵瑶瑶/1997 年生/女/ 河南洛阳人/山东师范大学(济南  250014)/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园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