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交点个数
2023-04-22 | 阅:  转:  |  分享 
  
2012 年 8 月 8 日

新课程 ·中学

案例展示

同底的指数函数与

对数函数的图象有几个交点

文 /张松年

函数 y=a

x

与 y=log

a

x( a>0, a≠1)的图象有几个交点?自 《普通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苏教版 ·数学必修 1》提出这个问题以

后,引起了中学数学教师的广泛关注 。

2006 年第 2 版 《苏教版 ·数学必修 1》第 80 页的例 5 和探究

的内容是:

例 5:分别就 a=2, a=

5

4

和 a=

1

2

画出函数 y=a

x

与 y=log

a

x 的图

象,并求方程 a

x

=log

a

x 解的个数 。

探究:当 0<a<1 时,方程 a

x

=log

a

x 只有一个解吗?

教材提示利用 Excel、图形计算器或其他画图软件( 教学过程

中一般用几何画板),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就 a=2, a=

5

4

和 a=

1

2

时画出函数 y=a

x

与 y=log

a

x 的图象,通过观察,发现:在这三种情

况下,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个数分别为 0, 2, 1,从而方程 a

x

=log

a

x

解的个数分别为 0, 2, 1。

作为探究,用几何画板演示,可以发现:当 0<a<1 时,函数 y=a

x

与 y=log

a

x 图象的交点个数可能是 1, 3,从而方程 a

x

=log

a

x 的解的

个数可能是 1,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两个函数的图象有 3 个公共

点的情况相当难演示 。

但问题是: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到底有几个交点?会不会有 4

个公共点?交点个数变化时,底数 a 的临界值是什么?怎样找底数

a 的临界值呢?

一 、几个基本结论

1.y=a

x

与 y=log

a

x 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图象关于直线 y=x 对称 。

如果函数 y=log

a

x 的图象与直线 y=x 相交,那么交点必定在函数

y=a

x

的图象上 。同样,如果函数 y=a

x

的图象与直线 y=x 相交,那么

交点必定在函数 y=log

a

x 的图象上 。

2.函数 y=a

x

是凹函数,它的图象在其任意一条切线的上方 。证

明如下:

由 y=a

x

,得 y′=a

x

lna, y″=a

x

( lna)

2



因为对任意的 x∈R,都有 a

x

>0,且( lna)

2

>0,所以 y″>0,

所以,函数 y=a

x

是凹函数 。

3.( 1)当 a>1 时,函数 y=log

a

x 是凸函数,它的图象在其任意一

条切线的下方;( 2)当 0<a<1 时,函数 y=log

a

x 是凹函数,它的图象

在其任意一条切线的上方 。

证明如下:

由 y=log

a

x,得 y′=

1

xlna

( x>0), y″=-

1

x

2

lna

( x>0) 。

因为对任意的 x∈( 0, +∞),都有 x

2

>0,所以当 a>1 时,有 lna>

0,所以 y″<0,所以,函数 y=log

a

x 是凸函数;当 0<a<1 时,有 lna<0,

所以 y″>0,所以,函数 y=log

a

x 是凹函数 。

二 、对函数 y=a

x

与 y=log

a

x 图象的交点个数情况的研究

1.当 a>1 时,函数函数 y=a

x

的图象与直线 y=x 可能相交,也可

能不相交 。

当 a>1 时,由于方程 a

x

=x 与 x=log

a

x 是同解方程,所以只要研

究方程 x=log

a

x 的解的情况,即 lna=

lnx

x

解的情况 。

设函数 f( x) =

lnx

x

,则 f′( x) =

1

x

·x-lnx

x

2



1-lnx

x

2



令 f′( x) =0,得 x=e。

当 0<x<e 时, f′( x) <0;当 x>e 时, f′( x) >0,所以,当 x=e 时,

f( x) =

lnx

x

有最大值

1

e



因此,当 lna>

1

e

时,即 a>e

1

e

时,方程 x=log

a

x 无解,从而函数

y=log

a

x 的图象在直线 y=x 的下方,函数 y=a

x

的图象在直线 y=x 的

上方,因此,函数 y=a

x

与 y=log

a

x 的图象没有公共点 。如图 1 所示 。

当 lna=

1

e

,即 a=e

1

e

时,函数 y=a

x

与 y=log

a

x 的图象恰有一个

交点 。如图 2 所示 。

当 lna<

1

e

,即 1<a<e

1

e

时,函数 y=a

x

与 y=log

a

x 的图象恰有两

个交点 。如图 3 所示 。

O x

y

图 1 图 2 图 3

O

x

y

O x

y

2.当 0<a<1 时,函数函数 y=a

x

与 y=log

a

x 的图象都与直线 y=x

相交 。

设函数 y=a

x

与 y=log

a

x 的图象在直线 y=x 外的两个交点为 A

( m, n), B( n, m),则直线 AB 的斜率为 -1。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y=-x+b,当 A, B 重合为点 P 时,直线 AB 为函数 y=a

x

与 y=log

a

x 图

象的公切线,且 P 在对称轴所在的直线 y=x 上 。

由 y=log

a

x,得 y′=

1

xlna





1

xlna

=-1,得 x=-

1

lna



所以,点 P 的坐标为[ -

1

lna

, log

a

( -

1

lna

)] 。

由 log

a

( -

1

lna

) =-

1

lna

,得

ln( -

1

lna



lna

=-

1

lna

,即 ln( -lna) =1,

即 -lna=e,解得 a=e

-e



此时,点 P 的坐标为( e

-1

, e

-1

),函数 y=a

x

与 y=log

a

x 图象的公切

线的方程为 y=2e

-1

-x。

( 1)当 e

-e

≤a<1 时,函数 y=a

x

与 y=log

a

x 的图象恰有一个交点 。

如图 4 所示 。

127

新 课程 ·中学

2012 年 8 月 8 日案例展示

由一道课本习题引发的探究

———谈三角分式的不动性

文 /刘 征



( 2)当 0<a<e

-e

时,函数 y=a

x

与 y=log

a

x 的图象恰有三个交点,

其中一个在直线 y=x 上,另两个在直线 y=x 两侧,关于直线 y=x 对

称 。如图 5 所示 。

图 4 图 5

O x

y

O x

y

三 、函数 y=a

x

与 y=log

a

x 的图象的交点个数与底数的关系

1.当 a>e

1

e

时,函数 y=a

x

与 y=log

a

x 的图象无交点 。

2.当 a=e

1

e

或 e

-e

≤a<1 时,函数 y=a

x

与 y=log

a

x 的图象恰有一

个交点 。

3.当 1<a<e

1

e

时,函数 y=a

x

与 y=log

a

x 的图象恰有两个交点 。

4.当 0<a<e

-e

时,函数 y=a

x

与 y=log

a

x 的图象恰有三个交点 。

参考文献:

单墫.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M].南京:江苏

教育出版社,2006:80-8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

《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数学第一册 (下) 》第 101 页 “复

习参考题 B 组 ”第 7 题( 1):求证

1+tan

2

A

1+cot

2

A

=(

1-tan

2

A

1-cot

2

A



2



笔者在上第四章 《三角函数 》的习题课时,给学生讲了这道

题 。结果出了些 “意外 ”,一节大课仅讲了这么一道小题 。但在这大

小之间,我和我的学生都得到了一次难得的 “人生经历 ”。

我和同学们首先共同完成了这道题的常规证法:证法一( 左

—右=0) 、证法二( 右→左) 。然后卖关子, “大家还有没有其他的证

法呢? ”学生七嘴八舌地谈起了自己的高见,其中也包括我想介绍

给他们的证法三:

1+tan

2

A

1+cot

2

A

=(

1-tan

2

A

1-cot

2

A



2



sec

2

A

csc

2

A

=

sec

2

A-2tanA

csc

2

A-2cotA



1

cos

2

A

1

sin

2

A

=

1

cos

2

A

-2

sinA

cosA

1

sin

2

A

-2

cosA

sinA



1

cos

2

A

1

sin

2

A

=

1

cos

2

A

( 1-2sinAcosA)

1

sin

2

A

( 1-2sinAcosA)



1

cos

2

A

1

sin

2

A



1

cos

2

A

1

sin

2

A



sec

2

A

csc

2

A

=

sec

2

A

csc

2

A

因为上式显然成立,所以原等式成立 。

这时,我故弄玄虚地说道: “大家看这个证法的第二步,

sec

2

A

csc

2

A

=

sec

2

A-2tanA

csc

2

A-2cotA

,是不是一个分式在它的分子 、分母上分别减去一个

三角函数值,整个分式的值不变 。”同学们看了看,惊讶地说: “还

真是的,这个分式不就是

sec

2

A

csc

2

A

吗? ”这时,我乘胜追击,总结道:

“从这一点上我们要意识到,在以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只是

就题论题,为了做题而做题,而要在做完题后,再反思一下,再观

察一下,再思考一下,看看通过这道题我们学到了什么?还获得了

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 ‘做了一道题,会了一类题,从而达

到减轻学习负担 ’的目的 。”然后心里美滋滋地打算讲第 2 小题 。

但我的话音刚落,一位学生就猛地站了起来, “老师,第三步

到第四步要是只提出

1

cosA



1

sinA

,就给这道题降次了 。”我仔细

看了看,还真是这样 。

1

cos

2

A

1

sin

2

A

=

1

cos

2

A

-2

sinA

cosA

1

sin

2

A

-2

cosA

sinA



1

cos

2

A

1

sin

2

A

=

1

cosA



1

cosA

-2sinA)

1

sinA



1

sinA

-2cosA)



1

cos

2

A

1

sin

2

A

=

1

cosA

-2sinA

1

sinA

-2cosA



secA

cscA

=

secA-2sinA

cscA-2cosA

看到了最后的这个结论,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结果很有探究

价值,于是便引导学生继续看这个问题,看看再有没有其他的发现 。

同学们有的做沉思状,有的拿起了纸笔开始运算,有的干脆

和周围的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

接着,一位学生发言道: “老师,

secA

cscA

=

secA-2sinA

cscA-2cosA

中的 2 可

以换成任意实数 x,这一点可以从黑板上的证明过程中得到 。”

我和其他同学经过短暂的思考,对这位同学报以了赞同的掌

声 。“很好, xxx 同学得到了一个很有意义的结论,给分式

secA

cscA



分子 、分母分别减去任意实数倍的 sinA 和 cosA,所得分式的值不

变 。我看这个结论可以叫做 xxx 公式了 。”

128

献花(0)
+1
(本文系磨菇yeygnn9...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