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对待父母异常冷漠

 付春文苑 2023-04-22 发布于山东
从小离开父母,在养父母或者祖父母跟前长大的孩子,成年以后回到父母的身边,有的人却表现得冷漠无情。按说,无论怎么样,和父母之间那种血浓于水的感情不会差的,但还是有的人怎么也亲近不起来。
这个话题来源于前段时间看到一则视频“新闻”。
这人幼小的时候被人贩子拐走,父母寻找甚至为此失去了工作,几乎找遍了全国各地。最终通过寻亲栏目,志愿者帮他们找到,这时孩子已经临近高考,这期间得有十五六年吧。
找到孩子时,亲生父母激动地心情没的说,养父母却一脸无奈。他们就是因为婚后多年无子才从人贩子那里花钱买回的一个孩子。
当时“三方”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大都市的生父母说:找到就好了,孩子大了,以后可以两边跑,多照顾一下养父母。
孩子观点:养父母这边应该待得多一点吧!终归他们都年老,拉扯自己十八九岁不容易。
生活在大山旮旯里的养父母:先是后悔,不该让人家找到,因此而痛苦不已,后是一脸无奈,随孩子去吧。
相比来说,孩子虽然面临高考,成绩应该还不错,说明养父母全心供养这个孩子早已胜如己出。但是,他们当初就是过错方。

(图文无关,已稍作处理)
接下来,在孩子高考结束后搭上寻子快车回到城里父母身边。除了亲生父母给予的舒适生活以外,他还是跟亲生父母有距离感的,毕竟这是一个完全没有印象的地方。
这与女生出嫁还不一样,那是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先后亲密爱人接着有了相亲相爱的孩子组成一家人。
那两家人后来结局怎么样?其实我也不知道。让我们一起去想象吧!也许我们想象的结果与真实情况有区别,毕竟我们不是当事人。
首先不要着急,李老师以多年跟中学生相处的经验告诉大家,这与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有着很大的关系,男孩女孩都这样。不乏有些孩子严重些,那是小时候被父母忽视的人,长了就习惯独行。
这个时候,家长朋友们会觉得自己有一种无助的感觉,巴不得有个人站出来帮帮自己。
还有一个原因总说人家的孩子好
当然,家长的心理是巴不得自己的孩子应该集其他所有孩子的优秀之大全,总拿自己孩子的短柄跟邻居家孩子的优点来PK,而忽视了自己孩子的长处,别人家孩子的缺点咱看不到。
经常在孩子面前提及这现象,孩子会顶嘴:要人家的孩子去吧
估计很长一段时间,这关系又很难缓和了,他们怎么会和家长亲近呢?要钱的时候也不会改变态度,他认为应该的,必须给的。他们从课本上早就知道,家长必须供养孩子至成年。
你可别装作不知道:当家长把自家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的时候,孩子也会把自己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对比。逼孩子急了说出来会让家长生不如死的感觉都有。
盼星星盼月亮,一旦孩子长大成人懂事了,得到了他们做了父母的时候了。养儿方知父母恩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父母对待孩子不能“一碗水端平

能端平吗?永远不能,五个手指不会一样齐,功能也都不会同时用。我们做家长的,只是努力做到,尽量公平。就不会出现有儿女对父母冷漠不赡养了。
许多家庭矛盾都是因为这引起的,再加上孩子的不理解,难免会造成有些人对待父母的冷漠。
当然,身教胜于言教,良好的家教会从小养成孩子尊老爱幼的好习惯。
聪明的你,知道怎么回事了?关注我,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