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热解毒药:鱼腥草

 茂林之家 2023-04-22 发布于湖南

鱼腥草首载于《名医别录》,言其“辛,微温”,主“蠼螋尿疮”,“多食令人气喘”。较全面地介绍了鱼腥草的性、味,功用,主治和使用注意。《本草纲目》引陶弘景言“俗传食蕺不利人脚,恐由闭气故也。今小儿食之,便觉脚痛。”可见陶弘景对过食鱼腥草而致的“气喘”或“不利人脚”进行过分析或临床观察。《常用中草药手册》言:“清热解毒,治乳腺炎,蜂窝织炎、中耳炎、肠炎。”现普遍认为鱼腥草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广泛应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咳喘,热痢、热淋,痈肿疮毒等症的治疗。

《本草纲目》云:“其叶腥气,故俗呼为鱼腥草”。除此之外,其异名还有蕺、岑草、葅菜、蕺菜、臭腥草等。

中医

中药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北。鲜品全年均可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本品具鱼腥气,味涩。以叶多、色灰绿、有花穗、鱼腥气浓者为佳。生用。

本品性味辛,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

注意:1)本品含挥发油,不宜久煎。2)合成鱼腥草素的副作用一般轻微,口服后有鱼腥味,肌内注射时少数患者局部疼痛。阴道内给药时,个别病例会出现阴道充血。上述反应停药后均消失。但另有报道,应用鱼腥草注射液可引起过敏性休克乃至死亡,或引起大疱性药物性皮炎,应加以注意。

不良反应

鱼腥草首载于《名医别录》,言其“多食令人气喘”。《本草纲目》引孙思邈言“有脚气之人食之,一世不愈。”又引孟诜语“小儿食之,三岁不行。久食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陶弘景亦言:“俗传食蕺不利人脚,恐由闭气故也。今小儿食之,便觉脚痛”。由此可见,古人普遍认为鱼腥草不宜多食,多食有损人体。而现代普遍认为,鱼腥草无毒,副作用也小。民间用鱼腥草作蔬菜食或给猪作青饲料,虽食用大量,也未见有中毒及不良反应。合成鱼腥草素给小鼠灌服LD50为(1.6±0.081)g/kg。小鼠每日静滴75~90mg/kg,连续7天不致死。犬静滴38mg/kg或47mg/kg,无明显异常。解剖可见心、肺、肝、肾、脾、胃、肠等均无异常变化。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犬每日口服80mg/kg或160mg/kg,连续30天,对动物食欲、血象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但可引起不同程度呕吐及流涎。

鱼腥草注射液

鱼腥草注射液是取鲜鱼腥草2000g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初馏液200ml,再进行重蒸馏,收集重蒸馏液约1000ml,加入7g氯化钠及5g聚山梨酯-80,混匀,加注射用水使成1000ml,滤过,灌封,灭菌,即得。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效,药理作用主要有抗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过敏和平喘等。常用于治疗肺脓疡,痰热咳嗽,白带,尿路感染,痈疖等疾患。其不良反应主要为临床应用肌注时,少数患者有局部疼痛;阴道内给药时,个别病例出现阴道充血。上述反应在停药后均消失。临床应用个别也有引起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皮炎或药疹、过敏性紫癜、过敏性休克乃至死亡。早在1988年,人们已经注意到鱼腥草注射液可能会有严重不良反应,相应的监测也随之开展;2003年8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向社会通报了鱼腥草注射液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并提醒医生和患者慎用这类药品。

现代药理

中药鱼腥草主要含挥发油,黄酮类,多糖,生物碱,酚类化合物,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等。

中药鱼腥草所含鱼腥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以及结核杆菌等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非挥发性成分有抗病毒作用。能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此外,还有利尿、抗炎、镇痛、止血、促进组织再生和伤口愈合以及镇咳等作用。

版本:v1.0

时间:2023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