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色大箕铺]大箕铺红色故事之五:驱毒会与天足会/万敬平

 黄石新东西 2023-04-23 发布于湖北





大箕铺红色故事之五:

驱毒会与天足会 

万敬平

大箕铺是大革命时期鄂东南地区农民运动最为激荡的地方之一,被之称为大革命的“风暴眼”。然而风起于青萍之末,首先起风引发风暴的是龙山文化促进会、曹家堍驱毒会、龙山妇女天足会和龙山青年协进会等4个民间组织。龙山文化促进会把马克思主义革命真理传遍大箕大地,龙山青年协进会与龙山文化促进会一脉相承,后来发展融入共青团(少共)组织。而真正掀起农民运动巨澜的,则是曹家晚驱毒和龙山妇女天足会。  
1924年7月暑假期间,曹大骏、曹振亚、徐策等龙山乡在汉青年学生运动委员会会员们遵照武汉地委的指示,再次回到家乡发展农民运动。这时曹壮父也带着同样的使命回来了。于是曹壮父、曹大骏、徐策、曹振亚、石继民等来到曹玉阶家,共同商量成立农民革命组织、开展农民运动问题。  
曹玉阶是曹壮父的长兄,当时已经40岁了,早就过了充满梦想的青春年华。他年轻时受曹亚伯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也曾有志外出求学,寻找救国救民道路,无奈他家大家业大,父亲年迈体弱,要他成家立业,挑起操持成家立业的重担。作为长子他只得放弃梦想,遵从父命。1921年曹壮父成立青年读书班,又重新点燃了他的青春之梦。此后每年寒暑假曹壮父回来,他都主动向弟弟请教一些革命问题。曹壮父见大哥有志革命自然十分高兴,经常向他灌输革命思想,并将一些革命书刊送给他阅读,还把他介绍给曹大骏、程俊、石继民等认识。1924年1月,曹大骏、石继民等发动成立龙山文化促进会,他成为最早的会员之一,并经曹大骏等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大箕铺也是鄂东南地区第一位农民党员。寒假收假曹大骏他们返校后,他又发展了曹钦民、曹汝实、曹树元、曹云善、曹树朴等十几名龙山文化促进会成员。曹玉阶将曹汝实、曹钦明等召集在一起,向曹壮父、曹大骏等汇报了促进会的发展情况。大家都觉得为宣传革命思想而宣传革命思想有些空洞,难以达到唤醒民众的目的。必须把宣传革命思想与解决农村存在的现实问题结合起,开展农民运动,这样的宣传才有效果,也更有意义,关键是要找到能够把农民群众团结起来的突破口。曹玉阶、曹汝实、李品芳等认为土豪劣绅都吸食鸦片,农民群众最痛恨鸦片,禁止吸食鸦片能够引起广大农民群众的共鸣。曹壮父当即一针见血指出:“鸦片是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武器,是北洋军阀政府剥削压榨劳动人民的工具,那就成立驱毒会,开展禁毒运动,把农民群众团结起来,同反动势力作斗争。”曹大骏、曹振亚等都表示赞同。曹玉阶、曹钦明、李品芳等分头到各村进行宣传发动,由于驱毒会以禁止吸食鸦片为口号和切入点,开展反帝反封建活动,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广大贫下中农和贫穷知识分子纷纷要求加入驱毒会,会员很快发展到90多人。  
1924年8月初,驱毒会在曹家堍祠堂举行成立大会,选举曹钦明为驱毒会会长,曹振亚为副会长,李品芳为秘书长,曹玉阶、曹树元、曹云善、曹泳如等为领导成员。会议还通过了由曹振亚起草的驱毒会章程,公开提出驱毒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反对吸食鸦片,这与大革命时期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目标是一致的。曹壮父、曹振亚等还为曹家堍驱毒会写了一首《戒烟歌》,用当地最流行的采茶调在会员中间传唱:  
“春夏秋冬四季天,外国运来鸦片烟,坑害青少年。  
鸦片本是外国草,卖给中国换黄金,害国又害民。  
口里含根苦竹棍,胸前拉盏镜子灯,毒药往下吞。  
一两银子一两土,熬煮三钱二分烟,管得两三天。  
走到路上发了瘾,涕泪流落到嘴边,句句叫老天。  
脱下身上毛蓝褂,当钱换来一口烟,可怜又可嫌。  
春夏秋冬四季天,鸦片毒害真不浅,民众齐动员,戒掉鸦片烟。”  
这首《戒烟歌》从曹家堍唱起,唱响大箕铺,唱响阳新大冶,唱响整个鄂东南,成为红色歌谣中的经典。  
曹家堍驱毒会成立后,在大箕铺一带开展了一场禁烟运动。驱毒会贴出告示,捣毁烟馆,强令土豪劣绅交出烟土和烟枪。劣绅曹国选自恃人多势众,根本不把驱毒会放在眼里,对前来收缴烟枪烟土的会员说,我自己花钱买鸦片吃关你们屁事,拒不交出烟土烟枪。曹钦明、曹玉阶带领会员把他押到曹家堍祠堂进行教育惩治,直到他低头认错,同意交出烟土烟枪,并出具保证书保证以后再不吸食鸦片才放他回家。这一事件极大地振奋了会员和农民群众的斗争热情。驱毒会初步打开了局面。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打击乡村中的封建势力,“驱毒会”组织了一次1000多群众参加的游行示威。游行的群众举着彩旗,喊着口号,从曹家晚出发,南到阳新县白沙铺,北到大冶县城关,沿途将小箕铺、大箕铺、三角桥、四斗粮数十余家烟馆全部捣毁,烟土、烟枪全部没收,集中销毁。从此,土豪劣绅们再也不敢公开吸食鸦片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气焰受到沉重打击和震慑。  
曹家晚驱毒会的成立是大箕铺人民革命斗争史上的重大事件,对大革命时期鄂东南革命形势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曹家晚驱毒会是在共产党人的启发教育下,以农村进步青年为主成立的反封建群众组织,驱毒会公开提出了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的目标,与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其次,曹玉阶、曹润如等驱毒会骨干成员在斗争实践中得到锻炼,很快成长为坚定的共产党员,为大冶阳新地区农民运动培养了领导和骨干力量。其三,曹家晚驱毒会是一个准农会组织,随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自然而然地融入大革命洪流之中,成为大冶阳新地区最早的农民协会。其四,驱毒会开展的禁毒运动,开湖北省农民运动之先河,在全省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1925年暑假,曹壮夫又回到了曹家堍,这次同他一起到来到大箕铺的还有共青团中央负责人、《中国青年》杂志编辑、中国农民运动早期导人萧楚女。他们一到曹家堍,就找曹玉阶、曹钦明、李品芳了解当地农民的生活情况、生存状态和农村革命斗争形势。曹玉阶、曹钦明详细汇报了相关情况特别是曹家堍驱毒会的活动情况。曹壮父、萧楚女对驱毒会组织发展和活动情况十分满意,但当萧楚女了解到大箕铺妇女的生存状况,得知妇女普遍裹脚、抱童养媳为主要婚姻关系时十分震惊,认为妇女解放在农村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他指出,妇女生活在最底层,受压迫最深重,农民运动没有妇女参加是不完整的,并指示成立妇女天足会,吸收妇女们参加农民革命运动,让广大妇女在运动中获得解放。曹玉阶、曹钦明、李品芳等立即分赴各村,挨家挨户进行宣传发动,动员妇女们参加自己的组织天足会。  
第二天早晨,来自大箕铺地区的100多名妇女聚集在曹家堍下角禾场,萧楚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妇女们本来有一双天足,却被迫缠成“三寸金莲”来让人观赏,这既是对妇女肉体的摧残,也是对妇女人格的侮辱。他还说:男人和女人本来是平等的,但这个不平等的社会造成了男尊女卑,妇女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不仅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也受到夫权、神权、族权“三座小山”的压迫,妇女们要获得解放,就要从参加天足会开始,从放开裹脚布开始,同男人一样起来闹革命,彻底推翻压迫在自己头上的“三座大山”和“三座小山”,创造一个平等的社会。他最后说:大脚本自然,怎能把它缠,剪掉长发闹革命,放脚莫迟延。萧楚女的讲话激发了妇女们压抑在心底的革命之火。她们奔走相告,激情澎湃,纷纷报名参加妇女天足会。妇女“天足会”提倡男女平等,反对孔孟之道,反对封建礼教,破除封建迷信,废除包办婚姻,禁止虐待妇女,号召乡村妇女放开裹脚,与男子一样参加劳动和社会活动,勇敢地站起来闹革命。凤凰村龚家湾龚秀莲,由父母包办婚姻嫁到三溪口,因夫妻感情不和,经常遭受丈夫毒打,她只能忍气吞声,听了萧楚女的讲话,第一个报名参加天足会,由于她在斗争中表现突出,被选为龙山妇女天足会会长,曹训被选为副会长,邹容、曹树英、曹本等、吕金莲、吕鹤、王枝、万国莲等为领导成员。他们后来都成长为大箕铺人民革命斗争的中坚力量。龚秀莲还被党组织选送到湖北省党务干部学校培训学习,后来成为阳新县首任妇联主席。  
为了把龙山妇女天足会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龚秀莲、曹训等还成立了放足队,在小箕铺、大箕铺、倪家铺、新铺(四斗粮)设立放足站,帮路过的妇女放脚、剪发和摘耳环,有时难免采取一些强制手段,闹出了一点笑话,但扩大了妇女天足的影响和声威。曹玉阶、曹钦明还帮天足会编写了《妇女歌》《放足歌》,普上采茶调,成立宣传队,在大箕铺各村巡回演唱。《妇女歌》歌词写道:  
“亲爱的姐妹们,共产党一成立,建设新社会。自由又平等,男女没高低。穿耳和裹脚,痛苦又伤悲。脚小难走路,生活难自理。要想谋解放,参加天足会,不穿耳、放开脚,肩挑背能驮。丈夫若虐待,同他来评理。夫妻相亲爱,生活有滋味。”  
《放足歌》唱道:  
“妇女何必爱细脚,细脚之人受折磨。做事如摸索,走路摇桨舵。一脚没走稳,痛得叫哎哟。转眼又一天,革命真快乐。参加天足会,大家都放脚。我与同志哥,共同做工作,不再受苦难,奔向新生活。”  
这些红色歌谣首先在曹家堍、大箕铺一带会唱,然后唱遍阳新大冶,唱遍整个鄂东南。妇女们唱着红色歌谣,勇敢地剪掉了长发,摘掉了耳环,放开了裹脚,加入革命行列,同束缚自己的夫权、神权、族权和各种封建势力相抗争,乡村中的封建思想、传统礼教和礼法制度在革命的洪流冲击下日渐瓦解,妇女们在斗争中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解放和自由。随着龙山妇女天足会的发展,大箕铺的妇女们纷纷解放出来,成为大箕铺地区农民运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龙山妇女天足会的成立,是大箕铺乃至湖北省妇女解放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龙山妇女天足会是湖北省最早成立的农村妇女革命组织,对推动湖北省妇女运动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万敬平,1961年生,大冶市人,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业余创作,在各级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百余篇。报告文学《保安湖写意》曾获文化部文艺报主持的全国报告文学二等奖(1998年度)。著有长篇小说《青春抛物线》、《命运相对论》。写过电视剧本。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法律顾问:刘太平  向其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