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春玲:这根心“弦”

 深浅视频 2023-04-23 发布于北京

全文长约 3000 字  阅读大约需要 6 分钟

这根心“弦”

文/李春玲

虽说人过四十知天命、半生风雨两鬓霜,但我内心里还一直不承认自己的实际年龄。可掰指一算,从我坐上离家的大巴车来京到现在,足足有20多个年头了。
那时候的我还是个爱做梦的女孩,向往农村一亩三分地以外的天地。也许是出生地的因素,骨子里就有一股子侠义劲,有着天不怕地怕的胆子,总觉得自己可以单枪匹马闯天涯。
从没出过远门的自己,拖着用蛇皮袋子装着的被褥,不顾父母反对,跟着邻家大娘和堂姐坐上了北上的大巴车,一路都在心中暗暗发誓:既然选择了退学这条路,就绝不后悔。
现在看来,那时候的自己确实太冲动了。毕竟是在青春期,乖巧的模样掩饰了叛逆,不管三七二十一,竟然没给任课老师和班里同学打声招呼,就趁住宿生周六下午返家时,眼含着泪急匆匆地用自行车驮着铺盖卷回了家。
内心要强的自己强忍着不哭,跟着父母去田间地头劳作,一改常态的样子让父母多少有点担心。尤其我母亲,话语里也多少对自己说过的言语表达出愧疚,但我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从此不再提上学这回事。
上个世纪90年代,涌动着农村青年出外打工的热潮。我为了躲开天天面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从堂姐处打听到有外出打工的机会,硬缠着母亲帮忙去说让我跟着。
说心里话,当时只想着远走他乡来逃避现实的生活,等我真坐上远行大巴车的那一刻,内心还是怕极了。只是自己强忍着,假装镇定,还开玩笑地给父母说:“放心吧,咱村里那么多出门打工的,人家都能可以,我也行,如果在北京混不下去我就去青岛……”
后来,虽说我早已在京落户安家,一家人平淡的小日子也过得还算幸福美满,但我内心还存有一根脆弱的弦。
就拿春节回家过年来说吧,回家前会兴奋得睡不着觉,在路上还想着和父母见面后的喜悦,开车在高速上恨不得服务区都不想停,一鼓作气开到家才好。到家后不管父母预备没预备吃的喝的,心里一下子都轻松了,有了稳稳的幸福感,在父母的身边谁还不是个孩子,肆无忌惮地各种聊各种说,恨不得把自己在外的一切都说给父母听,又像是从未离开过父母一样,事事都想让父母知道……
可当母亲在厨房里,守着着我和姐姐、妹妹,一遍又一遍地说着我弟弟今年过年回家,不但给钱还买东西,表现真不错;又说我妹妹还给我们几个买了衣服,事事想的真周全……
说着无心听着却有意,此时的我内心竟然有些蹦不住了,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说不出是吃醋还是委屈,心里默念道:难道我表现得不好?
妹妹看到我的表情,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哽咽着问道:“ 姐,你这是咋了?
母亲看到此景,没再接着往下说,像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只顾低头往锅灶里填着柴火。
也许,那一刻,母亲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顾不上翻炒锅里的菜,跑到堂屋,用纸巾捂着脸嘤嘤啼哭。
随着泪水朦住的双眼,过往的一些场景像是思维导图一样一幕幕浮现——
打工第一年过年我没有回家,把挣的工资一分不少邮寄了家,那时候月工资280元,谁又能体会到未成年的我在外过年是何种滋味?
知道家中建造前院的房子时,我把自己平时积攒的零花钱都转给了父亲。倒是父亲在喝点酒时不止一次提到:那几年真多亏了俺家小玲。
出门打工的前几年,我都会把工资毫无保留地邮回家里,直到自己找对象后快成家了才想着留存工资。我是因家贫退学的,知道妹妹弟弟从家要学费的不易。
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总想着能为家里减轻些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我结婚时,主动提出不在娘家宴请;在婆家办婚礼时,也自作主张没有要求父母前往;就连改口费,我都是自掏腰包让父母做了做样子。
我没提过让父母帮忙看孩子,就连我生娃坐月子,都以父母距离太远、家中无人照看为由没提过要求。
妹妹弟弟上大学期间,只要张口提学费和生活费,我都会从牙缝里挤出来给你他们。多少次,我都暗自告诫自己,他们没有生活费吃不上饭,我少吃一顿好点的就有了。
每月发工资时,我都会按时给父亲卡里转几百;父母有个小病痛,我还会单独再转些钱。
……
娘家如此、婆家也是如此,明明是自己想做的,也是自愿做的,我为啥还感觉委屈呢?想明白了,起身去洗洗脸,再次回到厨房里,饭菜已做好。
等晚上躺在被窝里,爱人竟然问我白天发生了什么事儿,我还是一言不发。等初四从娘家返京,我都不曾说自己因为什么难过。毕竟父母年纪大了,也不曾想着让我捎带些什么回来。因为年前我特意打电话让母亲帮忙买些红薯粉条,母亲还特意给我说她买了三十块钱的,我用从超市顺来的食品装了两包。我弟弟倒是张罗这张罗那的让我往回捎带,硬塞给我两包他从成都带回来的香肠。
因初三晚上有好友安排吃饭,我们一家三口整理好行李开车从村里去了郓城县城。离开时,父母都在家门口送行,我竟然没有像往常一样揪心难过,也未曾对视年迈的父母。
晚上在五妹家留宿,在我们外出吃饭的档口,五妹和妹夫预备好了初四一早的饺子。老家有句俗话,出门的饺子进门的面,五妹和妹夫包的韭菜鸡蛋馅饺子真好吃,让我到京后都有想吃韭菜鸡蛋饺子的冲动。
碍于情面,返京后第一时间给父母报了平安,虽说家里吃的喝的都没准备, 但有史以来第一次感受回到了属于我自己的家。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嫌没这没那,只是默默地预备着吃的喝的。我爱人好像看出来了其中的端倪,也不敢多说什么,还时不常问我想吃什么由他去买。
我没有像平时一样隔两天就给父母视频,打听初几这几天走亲访友的情况。两个星期后,我接到了母亲发来的视频,母亲在视频里说:“返京后是不是工作很忙?再忙也要注意身体。怎么也不给家里联系呢?我和你爸爸这几天就念叨你了。”
其实也就是我玻璃心,一直在农村务农的父母根本想不到我在意的这么档子事。
就在我写这点文学的时候,还像个孩子似的哭个不停,说不出是难过还是委屈。老早出门打工又远嫁的我像是父母丢弃的孩子,我拿自己当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可父母从没这么认为过,他们已经习惯了你早早的远行,因为你懂事、你有能力,你一直报喜从不报忧,所以他们也已习惯了,那个省事、懂事的孩子根本不需要被宠爱,不需要被呵护……。
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从十几岁外出打工,然后自己一步一步走,遇到这样那样的事,谁不希望父母能在身边陪着?就是帮不上忙,哪怕说一句温暖的话,“孩子别怕,有父母在呢,累了你就回家。”
可父母以来从没说过这样的话。
我是不是要求有点高了?用我爱人的话说:“翻篇吧,咱爸妈只是陪你长大,婚后的N多年,就由我陪着你,有不愉快、不顺心,可以给我说,我宠你、惯着你,让你感受到有人疼、有人爱,咱们有幸福的小家。”
其实,这根脆弱的弦,并一定需要父母来呵护。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外出打工的女孩羽毛已丰满,早变得强大,可年迈的父母却已经到了需要被呵护的年纪。
你还委屈啥?
我忍不住拨通家里的视频,问了句:“爸妈,你们想我了吗?” 0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